1.书法创作常用的古诗词名句对联

2.书法名言100句

3.书法名句

4.有哪些千古名句可作为中堂?

5.毛笔书法名言名句内容

6.古诗名句书法作品

7.唐伯虎的千古名句

千古名联集锦_千古名句对联书法欣赏

1、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喜书门联,但每次刚刚张贴就被别人偷走,某年除夕,他想出了一个防“贼”的妙法:在门楹上贴出这样一副对联: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偷联的人到王宅前一看,都摇头而去。初一清晨,王羲之又在上下联尾各续三字,遂成意义全新一幅佳作: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2、北宋文学家王禹偁幼时家贫,放学后常帮大人磨面。12岁那年,一位师爷命他以磨面为题做联一副,王禹偁即道:

但取心中正

无愁眼下迟

当地太守设宴时即席出句征对:

鹦鹉能言难似凤

满座宾客对答不出,次日消息传开。王禹偁知道后,当即对出下句:

蜘蛛虽巧不如蚕

3、宋人吕蒙正对当时严重的贫富不均现象愤愤不平。某年春节,一位穷苦人请他代写一副春联,吕写道: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横额:南北

春联贴出后引来了无数人围观。众人始觉其“怪”,继称其“妙”。这副春联妙就妙在它的“联外之意”:上联缺“一”,下联少“十”,正是“缺衣少食”的谐音:横批“南北”亦即意味着“没有东西”。作者以独特的修辞手法写尽了穷人的生存窘相。

4、宋代词人晏殊路过扬州时在大明寺里小憩,无意间看见壁上所书的一首诗很不错,经打问知道作者是当地人王琪,便请王来一起用饭。饭后二人在池边散步,其时正值遍地落红的春末,晏殊说:“有时想起一个佳句,比如我曾做出过这么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至今也没想出下联。”王琪应声说:“似曾相识燕归来。”不久,这一联句被晏殊写入他的词《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遂成千古名句。

5、北宋名相寇准与众友同游郊外,即景乘兴出句求对:

水底月为天上月

众友无句答对,杨大年刚好赶到,对曰:

眼中人是面前人

众友皆齐声喝彩。

6、宋人刘贡父善属对,王安石出句试之:

三代夏商周

刘对曰:

四诗风雅颂

王安石拍手叫好:“此天造地设也!”对句的妙处在于以“四诗”概括“风雅颂”:因为《诗经》中的“雅”诗又可分为“大雅”和“小雅”,与“风”、“颂”合起来恰成“四诗”。

7、梅尧臣以诗知名,但浮沉三十年而不得重用。到了晚年,他应欧阳修之邀参加《唐书》的修撰。成稿之后还未上呈皇帝,梅就病故了,士大夫们莫不叹惜。先前梅尧臣受命修《唐书》时,曾对他的妻子刁氏说:

吾之修书,亦可谓猢狲入布袋矣

刁氏笑道:

君于仕宦,又何异鲇鱼上竹竿耶

虽是夫妻日常对话,却自然成联,闻者皆称善对。

8、苏轼(号东坡)与黄庭坚于松下走棋,阵风吹来,松子掉落棋盘,东坡即景出句: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黄庭坚对曰: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9、苏轼一向恃才傲物,宰相王安石很器重苏的才学,但又觉得该杀杀他的傲气,有一年的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八月又是一个闰月,王安石即以此为题出了上联要苏轼答对: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苏轼苦思多日,终不能对出。直到几百年后才有一位无名氏勉强对出了下联(宽对):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10、一日,苏东坡邀黄庭坚来家作客。黄到门外,苏忙着出去迎接,两人就在门旁的柳树下攀谈起来。正在窗前捉虱子的苏小妹见此情景即戏语道:

阿兄门外邀双月

苏东坡笑对曰:

小妹窗前捉半风

按:“双月”谓“朋”,“半风”(“风”繁体作“风”)指“虱”。

11、一天傍晚,苏东坡对苏小妹说:“我出一上联,请你花一夜工夫对出下联。”遂曰:

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苏小妹苦思良久不能对出。因为“水仙子”、“碧玉簪”和“声声慢”俱为词牌名,下联亦须以词牌名为对,同时还要描绘出一幕情景,难度确实是很大的。正在搜肠刮肚之际,忽见女仆在月光下端酒菜送来,苏小妹灵机一动对出了下联: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按:“虞美人”、“红绣鞋”、“步步娇”也是词牌名。

12、苏东坡任职杭州期间常外出游山赏水。一日便服出游至莫千山时来到庙中稍息,庙中老道人见他衣着简朴,便视为普通游士,态度冷漠地说了声:“坐!”又对道童喊:“茶!”在谈话之间,道人发现来客颇有学识,便请进厢房叙话,并道:“请坐!”又呼道童:“敬茶!”当最终得知来客是苏东坡时,老道士连连作揖打恭并请他到客厅“坐坐!”。进了客厅,道人躬身示礼:“请上坐!”又吩咐道童:“敬香茶!”临别时,道人再三请东坡留下“墨宝”。东坡含笑挥笔书就一联: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老道阅后,羞惭不已。

13、金山寺和尚佛印和苏东坡一向友善,两人相遇常常互开玩笑。一天傍晚,二人泛舟长江之上,船小风轻,对月饮酒,十分畅快,酒过三巡,佛印向东坡索句,东坡手指江岸,笑而不语。佛印循指望去,但见岸上一农夫荷锄归村,身后一条黄狗正边走边啃一截剩骨。佛印顿悟东坡之意,乃呵呵一笑,将自己手中拿着的一把题有东坡诗句的大蒲扇抛入水中。二人彼此心用不宣,相视微笑。原来他俩用“形体语言”合做了一副精致诙谐的双关“哑联”:

狗啃河上(和尚)骨 (东坡出句)

水流东坡诗( 尸 ) (佛印对句)

14、一日,佛印对东坡大谈佛事,躺在帘子后边的苏小妹见佛印把佛法说得神乎其神,便很想“幽”这位和尚一“默”,遂题一上联并吩咐女仆拿出去交给苏东坡。东坡接过一看便朗声大笑,上联是: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东坡把上联交给佛印,佛印思索片刻即对出了下联: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这是一副“析字联”,对得十分巧妙。

15、据传,宋人梁皓(一作灏)屡考不中,仍不泄其气,奋发读书,终于在82岁时中了状元。在给皇帝的谢表中,梁皓附了一副很幽默的对联:

白首穷经,少伏生八岁

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

此联用了两个历史典故:汉代传授《尚书》的伏生成名时已90岁,姜尚(太公)辅佐周文王时年整八十。作者以此表达自己老迈得志的心情,十分贴切。

16、宋人洪平斋喜欢在文章中使用“而已”二字。某年,他给皇帝上书弹劾当朝宰相弄权纳贿,奏章中有这样的句子:“招权纳贿,倚势作威而已”,结果不仅未能“扳倒”宰相,反遭宰相忌恨,整整闲置了十年。洪平斋忿慨不已,遂在家门上书写一联:

未得“之乎”一字力

只因“而已”十年闲

17、南宋诗人尤袤和杨万里关系友善。淳熙年间,杨任秘书监,尤为太常卿,常常是低头不见抬头见。二人性情诙谐,喜欢互开玩笑。有一次碰面时,尤对杨说:我以一经句为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杨氏为我

杨万里应声道:

尤物移人

“杨氏为我”和“尤物移人”都是先秦经典中的成句,二位诗人巧妙地把它们引为联句,而“尤”、“杨”又分别是二人的姓氏。如此联句,确需才学“垫底”。

18、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游马苑,朱棣(其四子)与朱允炆(其长孙)同侍。太祖出句令对:

风吹马尾千条线

朱允炆对曰:

雨洒羊毛一片毡

太祖以为“气弱”。朱棣对曰:

日照龙鳞万点金

后一对句比前一对句气象雄浑得多。后来朱棣取代朱允炆登上帝位并把国都由南京迁到了北京。也许“马苑应对”一事已经显示出皇孙不是皇子的对手。

19、明人徐唏年轻时以吏员进身。他荣归故里时,当地官员率诸生郊迎,诸生以其不由科目出身,便有些态度不恭,地方官员大为生气,出句斥诸生曰:

擘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

“酸子”乃讥刺在场的酸秀才们。诸生久不能对。徐唏代答曰:

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人

诸生惊服,遂相率请罪

20、明代高则诚少负才名,有“神童”之誉,七岁时的某一天,高则诚身穿绿袍从学塾中归家,路逢官居尚书的邻居,尚书戏则诚曰:

水出蛙儿穿绿袄,美目盼兮

则诚见尚书身着红袍,即对答曰:

落汤是子着红袍,鞠躬如也

尚书听了,连连惊叹“后生可畏”。“美目盼兮”和“鞠躬如也”分别是《诗经》和《论语》中的成句,能在即景应对中迅速地引用,确实是需要学问和才气的。

21、明朝名臣于谦幼时即聪颖过人。一位僧人见小于谦头梳双髻,即出句戏曰:

牛头喜得生龙角

小于谦应道:

狗嘴何曾吐象牙

年龄稍大后,于谦头梳三岔髻,那位僧人见了,又出上联相戏:

三角如鼓架

于谦回击道:

一秃似擂槌

22、明人解缙小时就善对句。九岁时,父亲携他到长江边洗浴,父子把衣服脱了挂在江边一老树上。父亲即景出句曰:

千年老树为衣架

解缙随即对句曰:

万里长江作浴盆

23、某日,解缙的父亲与友人对弈,开局之前,友人吟道: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解父一时语塞,站在一旁的解缙应声替父解围:

地为琵琶路为弦,哪个能弹

24、解缙住的村子前有一座竹山,属同村的乡绅所有。有一年春节时,解缙在家门上贴了一副对联:

门对千棵竹

家藏万卷书

乡绅见了心中老大地不高兴,乃命家丁把竹梢全都砍掉。缙知乡绅用意,便于上下联尾各加一字:

门对千棵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乡绅见了更为气恼,再命家丁把竹子连根挖掉,缙闻知,在联尾再各加一字:

门对千棵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乡绅没“辙”,只好自生闷气。

25、一秀才不服解缙的才华,找到解缙,振振有词地道出一副“佳对”:

牛跑驴跑跑不过马

鸡飞鸭飞飞难比鹰

解缙对这种浅薄的人十分反感,遂笑着对那位秀才说:“我也送先生一副对联。”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6、明代程敏政极有才华,十多岁即被荐入京。宰相李贤欲招之为婿,便在一次宴会时手指案上的果品对程说:

因荷(何)而得藕(偶)

程明白李的心意,便答道:

有杏(幸)不须梅(媒)

李于是决定把女儿许配给程。

27、明代李东阳和程敏政一样少有才名。东阳6岁时和敏政一同去接受英宗的召见。过宫门时,年幼的东阳跨不过高高的门槛,英宗见状出句:

书生脚短

东阳应道:

天子门高

赐御膳时,英宗指着盘中的螃蟹说:

螃蟹一身甲胄

敏政对曰:

凤凰遍体文章

东阳对曰:

蜘蛛满腹经论

英宗又出上联:

鹏翅高飞,压风云千万里

敏政对:

鳌头独占,依日月于九霄

东阳对:

龙颜端拱,位天地之两间

英宗大悦,对左右说:“以后让他们一个做宰相,一个做翰林学士”

28、王洪是明代的闽中才子,幼时即善属对。一日有客登门,见王家正在庭院中建楼,便出上联让王洪对答:

地楼之上起楼,楼间无地

王洪见一群雇工正在院中掘井,便对曰:

天井之中开井,井底有天

29,明人曹宗7岁时去海滨玩耍,一渔夫以沙马鱼为题出联索对:

沙马钻沙洞,沙生沙马目

曹宗举目见近处有一头水牛洗澡,即对曰:

水牛食水草,水浸水牛头

渔夫很高兴,便赠一条大鱼给曹宗。

30、明人陆容任浙江布政使对教授(学官名称)陈震友善。在一次聚会饮酒的过程中,二人以属对相戏。陈震年少发秃,陆容嘲曰:

陈教授数茎头发,无法可施

陆容长着一脸络腮胡子,陈震抓住这一特征反唇相讥:

陆大人满面髭须,何须如此

这副属对妙在每句的后半部分:在浙江方音中,“茎”、“栉”难辨,“施”、“梳”不分、“何”、“胡”相近,因此“数茎头发”即谐音“数栉头发”,“无发可施”即谐音“无法可梳”。“何须如此”也就是“胡须如此”。陆容接着又以猿猴截木为话题出句:

两猿截木山中,这猴子也能对锯(句)

陈震应声对曰:

一马陷身泥内,此畜生怎得出蹄(题)

对毕,二人抚掌大笑。这副属对亦极为巧妙地运用了双关谐音手法,而且较前一副更令人解颐。不过这种比较“过头”的玩笑只宜于在关系亲密无间的友人之间一开.

书法创作常用的古诗词名句对联

中国之画与书法为缘,而多含文学之趣味。那么常见的书法名言有哪些呢?下面我给你带来的是书法常见名言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书法常见名言(经典版)

 1) 将能此笔正用,侧用,顺用,重用,轻用,虚用,实用,擒得定,纵得出,遒得紧,拓得开,浑身都是解数,全仗笔尖笔毫末锋芒指使,乃为合拍。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2) 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盖两端出入操纵之故,尚有迹象可寻;其中截之所以丰而不怯,实而不空者,非骨势洞达,不能悻致。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3) 笔正则锋藏,笔偃则锋出。宋.姜夔《续书谱》

 4) 发笔处便要提得笔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5) 古人作纂,分,真,行,草书,用笔无二,必以正锋为主,间用侧锋取妍。分书以下,正锋居八,侧锋居二,纂则一毫不可测也。明.丰坊《书诀》

 6) 古人作大字常藏锋用力,故其字画从颠到末,少有枯燥处。今往往多以燥理为奇,殊不知此本非善书者所贵,惟斜拂及挚笔令轻处,然后有此,所谓侧笔取妍,正蹈书法之所忌也。南宋.陈僬《负喧野录》

 7) 董文敏谓:书家虽贵藏锋,然不得以模糊为藏锋。盖以劲利取势,以虚和取韵。颜鲁公所谓如印印泥,如锥画沙是也。清.梁章距《学字》

 8) 惟管定而锋转,则逆入平出,而画之八面无非毫力所达,乃后积画成字,聚字成篇。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9) 笔在指间常欲其灵活,故能换笔。如遇转折处,不能换笔,势必生扭硬掣而过。其画必成侧锋,必成扁形。试观怀素草书,如惊蛇入草,屈伸自如,如铁丝一团,绝无偏侧。又观鲁公争座位贴,满纸皆成圆形,无一侧锋。古人云,鲁公皆用圈笔,实皆用换笔也。清.王墨仙《书法指南》

 10) 古人一点一画,皆使锋转笔以成之,非至起至掣曳之处乃用使转;古人一牵一连,皆旋转,正心着纸,无一黍米倒塌处。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11) 字划承接处,第一要轻捷,不着笔墨痕迹,如羚羊挂角。学者工夫精熟,自能心灵手敏。然便捷须精熟,转折须暗过,方知折钗股之妙。暗过处,又要留处行,行处留,乃得真快。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12) 数画之转接欲折,一画之自转贵圆;同一转也,若误用之,必有病,分别行之,则合法耳。清.笪重光《书筏》

 13) 锋既着纸,即宜转换:于画下行者,管转向上;画上行者,管转向下;画左行者,管转向右。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14) 要使笔锋行字画中,如入骨既立,虽丰瘠不同,各自成体。宋.李弥孙《筠溪集》

 15) 书之大要,可一言而尽之。曰:笔方势圆。方者,折法也,点画波撇起止处是也,方出指,字之骨也;圆者,用笔盘旋空中,作势是也,圆出臂腕,字之筋也。清.朱履贞《学书捷要》

 16) 圆以规以象天,方以矩以向地。方圆互用,犹阴阳互藏。所以用笔贵圆,字形贵方。圆乃神圆,不可滞也;方乃通方,不可执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17) 古人作书,落笔一圆便圆到底,落笔一方便方到底,各成一种章法。《兰亭》用圆,《圣教》用方,二贴为百代书法楷模,所谓规矩方圆之至也。

 18) 以转束言之,则内方而外圆;以笔质言之,则骨方而肉圆。此是一定之理。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19) 柔润则肥瘦皆圆,硬燥则长短皆扁。是故曲直在性情而达于形质,圆扁在形质而本于性情。清.包世臣《艺舟双辑》

 20) 圆笔使转用提,而以顿挫出之。方笔使转用顿,而以提契出之。圆笔用佼,方笔用翻,圆笔不佼则痿,方笔不翻则滞。近代.康有为《广艺舟双辑》

书法常见名言(最新版)

 1) 执笔低则沉着,执笔高则飘逸。清.梁献《执笔论》

 2) 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两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下笔点画波奈屈曲,皆需一身之力送之。东晋.卫铄《笔阵图》

 3) 把笔深浅,在于去纸远近,远者浮泛虚薄,近则瘟锋体重。唐.卢携《临池诀》

 4) 凡学书,欲先学用笔,,用笔之法,欲双钩回腕,掌虚指实,以无名指依笔,则有力。黄庭坚《论书》

 5) 所谓法则,恹压.钩揭.抵拒.导送是也。五代.李煜《书述》

 6) 执笔欲紧,运笔欲活,不可以指运笔,当以腕运之,执笔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知执。孙过庭有执.使.转.用之法:执谓长短深浅;使谓纵横牵挚;转谓钩环盘纡;用谓点画向背;岂偶然哉!宋.姜夔《续书普》

 7) 凡书要笔笔按笔笔提,辩按尤当于起笔处,辩提尤当于止笔处。书家于提按两字,有相合而无相离。故用笔重处正需飞提,用笔轻处正需实按,始免堕飘二病。清.刘颐载《艺概》

 8) 用笔须手腕轻虚。太缓而无筋,太急而无骨。唐.虞世南《笔髓论》

 9) 笔要巧拙互用,巧则灵便,拙则浑古,合而参之,落笔自无轻佻浑浊之病矣。清.秦祖永《绘事津梁》

 10) 书法在用笔,用笔在用锋。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11) 右军用笔内恹,正锋居多,故法度森严而入神;子敬用笔外拓,侧锋居半,故精神散朗而入妙。明.丰坊《书诀》

 12) 腕竖则锋正,锋正则四面势权全。次实指,制实则筋力平均。次虚掌,掌虚则运用便宜。唐.李世民《笔法诀》

 13) 思翁言:坡公所书《赤壁赋》全用正锋,欲透纸背,每波画尽处,隐隐有聚墨,痕如黍米,殊非石刻所能传。此皆用墨到极微妙地位,亦书家莫传之秘也。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14) 执笔在乎便稳,用笔在于轻健:轻则须沉,便则须涩,谓藏锋也。清.冯武《书法正传》

 15) 字有藏锋出锋之异,粲然盈褚,欲其手尾相应,上下相接为佳。宋.姜夔《续书谱》

 16) 用笔之势,特须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病且未去,能何有焉。唐.徐浩《论书》

 17) 乃悟用笔如锥画沙,使其藏锋,画乃沉着,当其用笔,常欲使其透过纸背,此成功之极矣。唐.韦续《墨薮》

 18) 所谓千古不易者,指笔之肌理言之,非指笔之面目言之也。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19) 学有规矩,字有体法;不然则笔意不精,字亦失乎格度矣。

 20) 一字之法,贵在结构:一笔之法妙在起止。结构之道,尤在乎笔法之精妙也。佚名《永字八法》

书法常见名言(热门版)

 1) 存意学者,两月可见其成;天性灵者,百日即知其本。东晋.王羲之《笔势论》

 2) 用笔生死之法,在于幽隐。迟笔法在于疾,疾笔法在于迟,逆入倒出,取势加功,诊候调停,偏宜寂静。其于得妙,须在功深,草草求玄,终难得也。唐.张怀灌《论用笔十法》

 3) 治之已精,益求其精,一旦豁然贯通焉,忘情笔墨之间,和调心乎之用,不知物我之有间,体合造化而生成也,而后为能学书之至尔。《书学详论》

 4) 凡事有志竟成......。清.梁献《学书论》

 5) 有天才者或未能精之,有神骨者则其功夫全弃,但有佳处,岂忘存录!唐.李嗣真《书后品》

 6) 余志学之年,留心翰墨,味钟,张之余烈,挹羲,献之前规,极虑专精,时逾二纪,有乖入木之术,无间临池之志。唐.孙过庭《书谱》

 7) 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8)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西汉学者扬雄

 9) 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刘熙载《艺概》

 10)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唐代诗人韩偓《草书屏风》

 11) 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12)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13) 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

 14) 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唐代诗人杜甫《醉歌行》

 15) 老夫之书,本无法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山谷文集》

 16) 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17) 心正则笔正。?北宋文学家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

 18) 近世士人多学今书,不学古书,务取媚好,气格全弱,然而以古并之,便觉不及;岂古人心法不传而规模形似,不足以得其妙乎。宋.周行己《浮止集》

 19) 学一半撒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亦不必全也。清.郑板桥

 20) 学者贵于慎取,不可遂为古人所欺。清.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

 

看了书法常见名言还看:

1. 常用书法名言名句

2. 关于练习书法的名言

3. 经典励志名人名言书法

4. 书法名言警句摘抄大全

5. 书法名言名句大全

6. 书法励志名句经典

书法名言100句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云水风度;松柏气节。

五车诗胆;八斗才雄。

不攻人短;莫矜己长。

风云论道;笔墨通天。

松风高洁;兰气幽芳。松风煮茗;竹雨淡诗。

荡思八荒;游神万古。

倚剑天外;射雕云中。

读古人书;友天下士。(包世臣)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五字联

一生勤为本;万代诚作基。

一亭俯流水;万竹引清风。(集兰亭序字)

一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几阁文墨暇;园林春景深。

三月桃花雨;一张风雪图。

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

天意怜幽草;人间爱晚晴。

六字联

凡物皆有可观;于书无所不读。

公生明偏生暗;智乐水仁乐山。

文情生若春水;弦咏寄之天风。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竹雨松风琴韵;茶烟梧月书声。

行止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争上游防下达;敦古道近人情。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七字联

一帘花影云拖地;半户书声月在天。

一庭花发来知己;万卷书开是古人。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论积贮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八字联

一物不知以为涤耻;遭人而问少有宁时。

一溪烟水月明如昼;十亩桑田谁并汉耕。

十步之间必有芳草;计月既望常见浮槎。

人生得一知已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综一代典成一家言。

虚能引和静能生悟;仰以察古俯以观今。

九字联

文章千古事聊以自娱;平生一片心不因人熟。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子孙。

为伦类中所当行之事;作天地间不可少之人。

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流水高山自有万里心。

喜有两眼明多交益友;恨无十年暇尽读奇书。(包世臣)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魏象枢)

十字联

一晌销凝帘外晓莺残月;无限清丽雨余芳草残阳。(集宋词句)

独上西楼天淡垂地;高斟北斗酒酣鼻息如雷。(集宋词句)

庭有余闲竹露松风蕉雨;家无长物茶烟琴韵书声。

笑索红梅香乱石桥南北;醉眠芳草梦随蝴蝶西东。(集宋词句)

银汉是红墙一带遥相隔;鸾境与花枝此情谁得知。(集宋词句)

满地横斜梅花正自不恶;一春憔悴杜鹃欲劝谁归。(集宋词句)

十一字联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人在画桥西冷香飞上诗句;酒醒明月下梦魂欲渡苍茫。(集词曲句)

千里归艎山映斜阳天接水;一声长笛雁横南浦月当楼。(集宋词句)

小楼吹彻玉笙寒自怜幽独;水殿风来暗香满无限思量。(集宋词句)

小院春寒燕子飞来窥画栋;空江岁晚柳花无数送舟归。(集宋词句)

云锁奇峰倚石好观沧海日;山登绝顶披襟堪挹洞庭风。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春色无边两岸青山遮不住;高朋满座一壶浊酒喜相逢。

莲界分明清净光中观自在;兰修咫尺伦常乐处悟菩提。

临泉画岫十里松风生笔底;把酒吟诗半帘花影舞樽前。

室有余香谢草郑兰窦桂树;家无长物唐诗晋字汉文章。

十二字联

一二亩瘦田雨笠蓑衣朝起早;两三间破房青灯黄卷夜眠迟。

大本领人当时不见有奇异处;敏学问者终生无所为满足时。(集圣教序字)

小楼昨夜东风吹皱一池春水;梧桐更兼细雨能消几个黄昏。(集宋词句)

书卷透梅香白雪青松多雅韵;友人聆曲意高山流水尽知音。

看梅子熟时个中人酸甜自得;闻木犀香否门外汉坐卧由他。(宋镕)

十三字联

无处觅残红试问东风春愁怎画;浮生等萍迹不知江左燕入谁家。(集词句)

学古之志未衰每日必拥书早起;干世之心已绝无夕不饮酒高歌。(申涵光)

试凭他流水寄情却道海棠依旧;但镇日绣帘高卷妨它双燕归来。(集宋词句)

春欲暮思无穷应笑我早生华发;语已多情未了问何人会解连环。(集词曲句)

酒醒帘幕低垂烛影摇红夜将半;雨过园林如绣东风吹柳日初长。(集宋词句)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集词句)

满身花影倩人扶我欲醉眠芳草;几日行云何处去除非问取黄鹂。(集词曲句)

楼上几日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西窗又吹暗雨红藕香残玉簟秋。

十四字联

一心履薄临深畏天之鉴畏神之格;两眼沐日浴月由静而明由敬而强。(曾国藩)

大江东去平楚南来一带江山如画;高柳垂阴老鱼吹浪依稀风韵生秋。(集词句)

门多桃李案少薄书别宦恐无此乐;前列生徒后盈丝竹今时复有其人。(李渔)

冷照西斜正极目空寒故国渺天北;大江东去问苍波无语流恨入秦淮。(集宋词句)

十五字联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罗衣特地春寒细雨梦回犹自听鹦鹉;殊乡又逢秋晚江上望极休去芙蓉。(集宋词句)

临流可奈清癯第四桥边呼棹过碧环;此意平生飞动海棠影下吹笛到天明。(集宋词句)

笑倦游犹是天涯万里乾坤不如归去;惊客里又过寒食一桩心事曾有诗无。(集词曲句)

酒酣鼻息如雷叠鼓清笳迤逦度沙漠;万里夕阳垂地落花飞絮随意绕天涯。(集宋词句)

最有味是无能但醉来还醒醒来还醉;本不住怎生去笑归处如客客处如归。(集词曲句)

十六字联

坐卧一楼间因病得闲如此散财天或恕;结交千载上过时为学庶几炳烛老犹明。(林则徐)

欣戚相同为人莫想欢娱欢娱即是烦恼;福命不大处世休辞劳苦劳苦乃得安康。(蒋士铨)

室所尚在志行远登高万程关学问;业必精于勤博文强时三余蛾术惜光阴。(朱兰坡)

十七字联

个中小寄闲情待移来五岳精灵供之几席;此处已非故国且分取南冠涕泪洒向花枝。(邓散木)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歌扇轻约飞花高柳垂荫春渐远汀洲自绿;画桡不点明镜芳莲坠粉波心荡冷月无声。(集宋词句)

戏抛莲菂种横塘新绿生时水佩风裳无数;猛拍阑干呼鸥鹭五湖旧约烟蓑雨笠相过。(集宋词句)

十八字联

关心夜雨疏帘费半盏寒灯为来日谋朝齑夕韭;

回首春风上苑剩一只秃管与诸君写近水遥山。(严问樵)

茅屋八九间钓鱼耕烟须信富不如贫贵不如贱;

竹书千万字灌花酿酒益知安自宜乐闲自宜清。(邓石如)

二十字以上联

庭余嘉荫室有藏书天下事随处而安既此是雕梁画栋;

卜得芳邻居成美境田舍翁问心以足漫言应列鼎名钟。(林青圃)

书法名句

1、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2、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

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4、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

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7、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8、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9、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1、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

12、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1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15、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6、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

17、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1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9、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0、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

2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2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23、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

24、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25、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26、蝉噪林愈静,鸟呜山更幽。

27、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8、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

2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0、山随平野近,江入大荒流。

3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2、笔秃千管,墨磨万锭。

3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3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5、拳要打,字要练。

36、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3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39、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

40、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41、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2、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4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4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6、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

4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8、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49、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50、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51、笔下龙蛇似有神。

52、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53、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露洲。

54、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55、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

5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57、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

58、不怕衣服有补钉,只怕心灵有污点。

59、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6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61、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

62、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63、打怕的人是的,敬怕的人是真的。

64、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

65、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6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7、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68、龙威虎振,剑拔弩张。

69、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7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流无人舟自横。

7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7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74、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75、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

7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77、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78、欲把西湖比西子,浓装淡抹总相宜。

7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80、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8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8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8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84、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85、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86、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87、见人不施礼,枉跑四十里;见人施一礼,少走十里地。

88、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9、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90、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9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9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9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9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9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9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无声之音,无形之相。

编辑推荐

书法名句

书法名句

1、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2、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西汉学者扬雄

3、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刘熙载《艺概》

4、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唐代诗人韩偓《草书屏风》

5、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6、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7、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

8、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唐代诗人杜甫《醉歌行》

9、老夫之书,本无法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山谷文集》

10、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11、心正则笔正。北宋文学家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

12、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13、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唐代书法家张怀瓘《书断》

14、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15、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16、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17、一点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壮士之折一肱。元末明初文史学家陶宗仪《书史会要书法》

18、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19、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艺概书概》

20、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21、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

22、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

23、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24、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25、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26、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范温

27、时时只见龙蛇走。唐代诗人李白

28、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朝梁皇帝萧衍

29、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30、疾风吹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李铎

31、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北宋书法家,画家米芾《海岳名言》

32、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33、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张怀声

34、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35、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朱文长《续书断》

36、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37、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38、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39、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晋代女书法家卫夫人《笔阵图》

40、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学书自成家说》

41、婉若银钩,源若惊鸾。索靖

42、怒猊抉五,渴骥奔泉。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新唐书徐浩传》

43、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44、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45、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46、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唐代诗人杜甫《饮中八仙歌》

47、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48、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49、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50、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51、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

52、书肇于自然。蔡邕

53、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54、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55、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56、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南朝梁皇帝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

57、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58、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59、字无百日功。

60、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61、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清代学者方玉润《星烈日记汇要游艺》

62、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面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王羲之传论》

63、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代书法家张怀瓘《书议》

64、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65、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西晋书法家索靖

66、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67、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

68、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唐代书法家孙过庭

69、字怕练,马怕骑。

70、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71、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唐朝开国宰相房玄龄《晋书王羲之传》

72、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朝梁皇帝萧衍

73、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虞世南《笔髓论》

74、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孙过庭

75、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穆《书法雅言》

76、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77、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南朝梁书画家袁昂《古今书评》

78、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嶤臃肿难为状。清代文人严允肇《洗象行》

79、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80、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

81、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82、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齐,便不是书法,但得其点画耳。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

83、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皆欲骨内相称,神貌洽然。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六体书论》

84、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85、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松年《颐园论画》

86、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87、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88、拳要打,字要练。

89、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书法名人名言

书法名人名言

1、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2、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3、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4、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5、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6、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7、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8、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9、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10、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11、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12、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13、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刘熙载《艺概》

14、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海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穆《书法雅言》

15、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16、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17、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18、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19、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20、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21、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22、字无百日功。

23、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24、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虞世南《笔髓论》

25、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26、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27、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28、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29、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30、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朱文长《续书断》

31、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32、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

33、拳要打,字要练。

34、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35、字怕练,马怕骑。

36、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

37、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38、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39、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松年《颐园论画》

40、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

41、书肇于自然。蔡邕

42、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43、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44、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45、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46、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47、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48、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孙过庭

49、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50、婉若银钩,源若惊鸾。索靖

51、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52、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张怀声

53、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书法名言100句》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 正能量金句名言短句集 专题。

有哪些千古名句可作为中堂?

书法名句

1、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2、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西汉学者扬雄

3、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刘熙载《艺概》

4、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唐代诗人韩偓《草书屏风》

5、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6、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7、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

8、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唐代诗人杜甫《醉歌行》

9、老夫之书,本无法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山谷文集》

10、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11、心正则笔正。北宋文学家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

12、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13、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唐代书法家张怀瓘《书断》

14、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15、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16、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17、一点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壮士之折一肱。元末明初文史学家陶宗仪《书史会要书法》

18、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19、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艺概书概》

20、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21、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

22、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

23、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24、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25、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26、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范温

27、时时只见龙蛇走。唐代诗人李白

28、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南朝梁皇帝萧衍

29、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

30、疾风吹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李铎

31、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北宋书法家,画家米芾《海岳名言》

32、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33、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张怀声

34、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35、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朱文长《续书断》

36、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37、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38、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39、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晋代女书法家卫夫人《笔阵图》

40、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学书自成家说》

41、婉若银钩,源若惊鸾。索靖

42、怒猊抉五,渴骥奔泉。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新唐书徐浩传》

43、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44、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45、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46、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唐代诗人杜甫《饮中八仙歌》

47、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48、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49、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50、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51、意在笔前,然后作字。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

52、书肇于自然。蔡邕

53、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54、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55、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56、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南朝梁皇帝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

57、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58、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59、字无百日功。

60、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61、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清代学者方玉润《星烈日记汇要游艺》

62、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面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王羲之传论》

63、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代书法家张怀瓘《书议》

64、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65、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西晋书法家索靖

66、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67、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

68、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唐代书法家孙过庭

69、字怕练,马怕骑。

70、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71、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唐朝开国宰相房玄龄《晋书王羲之传》

72、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朝梁皇帝萧衍

73、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虞世南《笔髓论》

74、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孙过庭

75、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穆《书法雅言》

76、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77、龙威虎振,剑拔弩张。南朝梁书画家袁昂《古今书评》

78、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嶤臃肿难为状。清代文人严允肇《洗象行》

79、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80、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

81、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82、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齐,便不是书法,但得其点画耳。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

83、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皆欲骨内相称,神貌洽然。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六体书论》

84、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85、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松年《颐园论画》

86、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87、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88、拳要打,字要练。

89、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中庸名句

中庸名句

1、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

2、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3、道不同,不相为谋。

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8、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9、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10、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1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2、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5、人有不为者,而后可以有为。

1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17、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皓,反求诸其身。

18、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19、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20、子曰:吾十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愈短。

21、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2、人莫知其子之恶。

23、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24、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25、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2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27、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8、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2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1、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3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3、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3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35、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庄子名句

庄子名句

1、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胠箧》

2、黄帝曰: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知北游》

3、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

4、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师》

5、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庄子杂篇徐无鬼》

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7、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8、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9、扁子曰: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民。《达生》

10、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

11、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山木》

12、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13、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1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15、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16、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17、去小知而大知明,去善而自善矣。《庄子杂篇外物》

18、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19、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20、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21、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

22、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23、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24、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

25、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齐物论》

26、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途中乎?吾将曳尾于途中。《庄子外篇秋水》

27、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28、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让王》

29、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人间世》

30、天能覆之而不能载之,地能载之而不能覆之,大道能包之而不能辩之。知万物皆有所可,有所不可,故曰选则不遍,教则不至,道则无遗者矣。《庄子杂篇天下》

31、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32、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大宗师》

33、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杂篇天下》

34、至言不出,俗言胜也。《庄子外篇天地》

35、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36、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外篇达生》

37、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逍遥游》

38、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39、小惑易方,大惑易性。《骈拇》

40、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遥游》

41、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42、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43、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44、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山木》

45、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46、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逍遥游》

47、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让王》

48、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49、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逍遥游》

50、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51、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52、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盗跖》

53、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刻意》

54、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55、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神之又神而能精焉;《庄子外篇天地》

5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57、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骈拇》

58、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庄子外篇天地》

59、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逍遥游》

60、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6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齐物论》

62、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刻意》

63、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骈拇》

64、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

65、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古典名句

古典名句

1、仁义信智礼,做出中国样!《水调歌头明志篇》

2、傲世人独立,清景一门绝。《风花雪》

3、不似接舆人不知,扭转乾坤太疯?《贺新郎》

4、才子如此闲悠,瘗无数天才竞自由。《沁园春志士不遇赋》

5、虽身残,江山也上,揽人间世态炎凉,开心胸斗志昂扬。《贺新郎》

6、有屁就放,大笑无妨。欲望适当,舞蹈健将!《养生主》

7、君来不同,君去不同!《一剪梅》

8、已绝世俗红尘臭,羽化登仙逍遥游!《残句》

9、冷面清秋,枉然凝眸,暗惊回首。《沁园春志士不遇赋》

10、为此突发狂态,近我者嗔!《一萼红》

11、无心画眉深,早起上妆懒。《卜算子冰心》

12、老骥伏枥兮志在千里,大风西狂兮人胜万象!《愧人子歌》

13、欲说还休,放翁追求,功名事在可封候。《沁园春志士不遇赋》

14、翩翩女人花,奈何无嫁衣!《女人花》

15、谁问生死薄,醉舞长安街!《残句》

16、清贫泪,谁持宝?《天娇谪仙人》

17、莫道离恨自无影,无言消瘦爱思量。《宝剑篇》

18、人无成就不明世,愿为鬼雄亦称首。《论英雄》

19、倾我所有泪,化作千古痴!《饮中八仙歌之再续前缘》

20、我自疯狂人自少,胸怀她笑心不老。《少年游》

21、弄眉一笑红颜老,他年谁知故乡遥?《道世二》

22、大丈夫当如此!是英雄,分我杯羹!《六州歌头汉赋》

23、敢问苍天是何苦,卧龙凤雏何不出?《小梅花硕鼠》

24、怎教奴家好生寒,天地不曾怜!。《卜算子冰心》

25、应是明月相知,与君风流画眉。《清平乐》

26、子美登高多奇志,抑郁心中不平凡。《论诗一》

27、一哭向天一啸地,何笑张郎非帝王?《宝剑篇》

28、自古人间凉遍!《六州歌头塞马平川》

29、世说风景好,常嫌风波恶。《残句》

30、不想我只笑苍天,却道苍天也笑咱!《浣溪沙》

31、醉到梦里报平安,何时把家还?《阮郎归》

32、太白逍遥把酒盏,胸中丘壑非一般!《论诗二》

33、若有所思泼墨里,鬼斧神工天然奇。《题桂林山水图》

34、胸怀日月,一杯豪情、吐然诺喝。《水龙吟拟醉态》

35、轻拟蛾眉笑几许?郎情难觅无归期。《蝶恋花无字中秋》

36、大风西狂,人胜万象。《愧人子天降》

37、相思最爱,倦慵冰姿,舒娇态,飞天美哉。《三姝媚》

38、抛开三千烦恼,红豆相思颗。《琵琶仙》

39、莫道君子意犹浅,相思不曾闲!《卜算子朝朝醉酒》

40、南风送,上青云,我辈岂是蓬蒿人?《钗头凤》

41、人去楼空,会心一笑,梳子寂寞老。《永遇乐》

42、不想碌碌无为,苟且偷生相。《水调歌头明志篇》

43、风流三分,醉意惘然,诗情惘然。《望海潮舞林佳话》

44、红叶不题相思苦,化作绿云笑浮生。《题红叶》

45、人生无人爱,不如不存在。《无题》

46、舞失流光兮缘茕影飘缈,独坐幽簧兮怅平生零落。《寻》

47、欲笺心事无思绪,人最风流,无字尚相思。《蝶恋花无字中秋》

48、瘗玉埋香死,月下葬花魂。《花魂》

49、不恨落花有意,恨流水如丝难剪。《水龙吟》

50、凉叶飘黄处,立得瘦清影。《临江仙狐仙子》

51、我不辩,变中求变,风中追风。《满江红》

52、枯枝孑然立,茫然一行者。《风花雪》

53、我不屈,要抗天!《六州歌头塞马平川》

54、累不曾闲,醉无人管,去无人恋!《戚氏》

55、闲云过也,雄心如苍狗!《小梅花硕鼠》

56、仪须端庄心须冰清。《一剪梅》

57、年少轻狂,只记得眉心一点。《薄兴》

58、花开花谢总无主,一任娇态憨。《卜算子朝朝醉酒》

59、击飞水云倚天剑,不朽人生多驰骋!《无题》

60、举杯唱《大风》,英雄泪,壮英雄。《六州歌头汉赋》

61、伯乐何惜,赤兔常有,明君可遇不可求。《沁园春志士不遇赋》

62、醉且醉得,枕一娇娘梦耳!《东风第一仗巧云传情》

63、可怜东风不惜花,可叹风姨不作嫁。《鹧鸪天》

64、过眼望去,怎也寄不得相思子。《长亭怨慢渐来兮》

65、蝶舞双飞梦一场,痴人未醒,卧花最钟意。《蝶恋花无字中秋》

66、壮志凌云起,拔箭当空射。《雨后出巡见狂风过》

67、难了横霄吹断,寄情处,叫诗拍案。《雨霖岭》

68、念红颜几番,指点于江山,壮我刑天!《六州歌头哀莫大于心死》

69、天地灵洞,弥有耳。《念奴娇》

70、滚滚红尘来,两两相望去。《女人花》

71、妾身为情,郎若为侬,拳权救苍生!《四张机》

72、春来春去自舞打,老死尊前笑哈哈!《狂兴》

73、举手与天竞自由,豪情纵,胸怀敞。《江城子壮志凌云篇》

74、丹心自古难冥灭,天生贾才又如何?《蝶恋花》

75、彼得三辩愧人子,预言未来我复活!《读圣经》

76、生死博得一纸名,富贵与我浮云行!《读水浒》

77、天若有情时,不会悬珠泪如此。《长亭怨慢渐来兮》

78、南北无东西,臭皮囊,佳人弥衡远,芳心歇!《迷神引》

79、惜缘难续梦易残,有谁知,秋千锁,泪痕笺。《夜游宫首句缺一字》

80、慷慨激昂,意气风发,千古几人龙气?《齐天乐》

81、明年约定还来此,离情别意在此枝。《话相思》

82、轻狂无知小儿丑,挂鱼终知羞。《高阳台东风破》

83、天蟾悄悄笑出口,泼墨逍遥谁妙手?《空中写意二》

84、我若大笑苍天抖,我若哭号志未酬!《遗训中秋》

85、独自坐屏前,网依旧,人已倦。《夜游宫首句缺一字》

86、留下我辈清闲人,不作居士作闲云。《为天下志士仁人作》

87、性情已为逍遥久,不做神仙亦风流!《无言》

88、抑郁不平兮闪灼文章,峻骨雄风兮谁人堪赏?《愧人子歌》

89、胸怀日月吾气魄,谁敢?气吞山河一线天。《定风波》

90、自引豪情喷发点,俯仰天地好轻闲。《咏雪》

91、想我慧心多久矣,安得匹夫凡眼识!《题桂林山水图》

92、出入微寒门,愿持清贫心。《无题》

93、非向美神借慧眼,想我明明用心专。《美感》

94、成王败寇非定数,是非黑白用心点。《美感》

95、纵然飞吻,纵然波横,天寒地冻纵相拥。《一剪梅》

96、梦鸢啼血,常使英雄和泪歌。《眉妩渐行渐远兮》

、讳道言痴,暗觑凌波,嗔若乘乘。《三姝媚》

98、清艳孤芳恋自赏,月下梅花谁梳妆?《宝剑篇》

99、多少我见犹怜?轻抚寂寞袄,相思终老。《眉妩》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 名言名句 。

毛笔书法名言名句内容

天道酬勤 孙中山家就挂着个 很气派 天道酬勤 上善若水 天道酬勤,是指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也就是多劳多得。出自 《论语》 的“天道”即“天意”“酬”即酬谢、厚报的意思“勤”即勤奋、敬业的意思,就是说“天意厚报那些勤劳、勤奋的人”。 所以总的意思是说:上天会实现勤劳的人的志愿。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我们只要不懈努力,最大限度的完善充实自己,千方百计的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就会有一个美好光明的明天。  叶根友书法天道酬勤“天道酬勤”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上天会偏爱勤奋的人们,多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更多的回报,也说明了机遇和灵感往往只垂青于孜孜以求的勤勉者。“天”指“上天”,“道”指“主张”,“天道”即“天意”,可以引申为客观的规律;“酬”可解释为“实现志愿”,即酬答、回报,“勤”为“勤奋”。就是说“天意厚报那些勤奋的人”。所以总的意思是说:勤奋的人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造句:只要辛勤努力,就不信没有天道酬勤的道理。你要相信天道酬勤,所以好好努力吧。天道酬勤,有付出就有收获! ://baike.baidu/view/19474.html?wtp=tt 我觉得学生挂这个比较不错

古诗名句书法作品

书法,是一门有法度的高级艺术。那么有哪些名言名句是用左毛笔书法的内容的呢?以下是我分享的毛笔书法名言名句内容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经典毛笔书法名言名句内容

 1) 意居笔先,形随法立。

 2) 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呼应,字字接贯,前后左右,自能一气相生矣。

 3) 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4) 熟能生巧,凡事皆然。书未熟而专事离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5) 秦汉之书,其巧处可及,其拙处不可及。

 6) 工夫深,结体自稳;天姿好,落笔便超。

 7)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8) 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清.松年《颐园画论》

 9) 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清.王妤

 10) 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11) 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12) 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清.刘熙载《艺概》

 13) 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唐.张彦远《法书要录》

 14) 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东汉.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15) 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16) 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清.刘熙载《艺概》

 17) 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明.项穆《书法雅言》

 18)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19)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20) 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清.刘熙载《艺概》

毛笔书法名言名句内容推荐

 1) 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2) 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3)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书亦如之。

 4) 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5) 心粗气浮,百事无成。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6) 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7) 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8) 握笔之法,虚掌实指。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9) 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10) 逆笔起,最得势。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11) 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12) 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13) 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14) 笔须凌空,固也。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15) 书贵熟,熟则乐。书忌熟,熟则俗。未能画平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16) 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17) 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18) 汉隶笔笔逆,笔笔蓄。起处逆,收处蓄。

 19) 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平直,不宜倾欹。

 20) 古碑贵熟看,不贵生临,心得其妙,藉笔以达之,方能神似。

毛笔书法名言名句内容精选

 1) 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得志不如得道。)?唐.孙过庭《书谱》

 2) 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3) 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清.松年《颐园论画》

 4) 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清.刘熙载《艺概》

 5) 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宋.朱文长《续书断》

 6) 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唐.虞世南《笔髓论》

 7) 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东汉.赵壹《非草书》

 8) 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元.陈绎曾《翰林要诀》

 9) 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10) 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清.刘熙栽《艺概》

 11) 夫书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务也。虽其为道,贤不肖皆可学,然贤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岂以不肖者能之而贤者遽弃之不事哉!?宋.朱文长《续书断》

 12) 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著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清.朱和羹《临池心解》

 13) 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明.项穆《书法雅言》

 14) 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明.项穆《书法雅言》

 15) 试以人品喻之,谋猷谙练,学识宏深,必称黄发之彦。词气清亮,举动利便,恒数俊髦之英。老乃书之筋力,少则书之姿颜。筋力尚强健,姿颜贵美悦,会之则并善,折之则两乖。融而通焉,书其几矣。若其规模宏远,意思窈窕,抑扬旋折,恬旷雍容,元老无少,难乎名状,如天仙玉女,不能辨其春秋,此乘之上也。初视虽少,强观实老,丰秀润,符束巍峨,引拂轻飏,气度凛毅,世所谓少年老成,乘之次也。--明.项穆《书法雅言》

 16) 夫人之性情,刚柔禀殊,手之运用,乖合互形。谨守者,拘敛杂怀,纵逸者,度越典则;速者,惊急无缊;迟重者,怯郁不飞;简峻者,挺掘鲜道;严密者,紧实寡逸;温润者,妍媚多节;标险者,雕绘太苛;雄伟者,固愧容夷;婉畅者,又渐端厚;庄质者,盖嫌鲁朴;流丽者,复过浮华;纤茂者,尚多散缓;爽健者,涉兹剽勇;稳熟者,缺彼新奇。--明.项穆《书法雅言》

 17) 余谓笔墨之间,本足觇人气象,书法亦然。?诸登善,颜常山,柳谏议文章妙今古,忠义贯日月,其书严正之气溢于楷墨?太白书新鲜活泼,呼吸清淑,摆脱凡尘,飘飘乎有仙气。?凡此皆字如其人,自然流露者。?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18) 虽学宗一家,而变成多体,莫不随其,便以为姿。质直者则挺劲不遭,刚狠者又倔强无润,矜敛者弊于拘束,脱易者失于规矩,温柔者伤于软缓,躁勇者过于剽迫,狐疑者溺于滞涩,迟重者终于赛钝,轻琐者染于俗吏。?唐.孙过庭《书谱》

 19) 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识安仁拜路尘。--元遗山

 20) 初学不外临摹。临书得其笔意,摹书得其间架。临摹既久,则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变通。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看了毛笔书法名言名句内容还看:

1. 励志毛笔书法名言

2. 励志书法名言名句

3. 励志书法名言警句

4. 关于练习书法的名言

5. 书法名言名句作品欣赏

6. 8字名言书法毛笔

唐伯虎的千古名句

我们平常学的古诗中,经常会有一些经典名句被流传下来,名扬千古,这些名句,经常被书法家们,拿来进行书法上的创作,那么这样的书法作品又会是怎样的书法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古诗名句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古诗名句书法作品欣赏

 古诗名句书法作品1

 古诗名句书法作品2

 古诗名句书法作品3

 古诗名句书法作品4

 书法艺术传播的基础

 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皇权统治之下,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多种文化并存的社会中,个体的生存仰赖于尚未深度?人化?的自然,即使是书家和文化人,其日常所需也只是经过简单劳动由自然提供的物品。书家和文化人很多居于乡野,天人合一的劳动方式和生活环境,天高皇帝远的现实和心态,自由作息的生活节奏,即使是身在都市或为官,其居住环境也是高度自然化的,其时间也充裕自由的,使他们成为一种诗意的存在者,中国因此成为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意的人在汉字的书写过程中,追求道法自然之美,使汉字书写走上自觉的艺术化之路。在文化方面,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和精美表现,它的产生、演变和传播不仅受整个传统文化的影响,还受到汉字书写文化中求速求易、求规范求通行和求美三重机制的塑造和制约。三个机制表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存在的一个重要文化基础是整个民族的书写方式,以及书家和受者对这种书写方式自觉的审美追求,书法艺术是汉字书写文化汪洋大海中激涌而起的美丽浪花。汉字书写的实用与审美相依互助,实用之途是其艺术化的深厚基础,实用并不排斥审美的追求,在实用性书写过程中融进了书者的审美眼光,同时,书家创作的精美书法艺术也不断向各种书者,包括实用型书者传播渗透,使整个民族的书写文化不断提升。可见,中国书法艺术并不是由少数人创作和传播的,它有深厚的、由各种层次的书者和欣赏者构成的民众基础,他们构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书法艺术创作与传播群体,保证了中国书法艺术创作传播活动的生生不息。

 在主体方面,书法艺术创作者和传播者的人生际遇、个人品性、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是书法艺术传播的微观基础。书法主体的存在背景与其生命相互激撞,使主体沉淀出独特的生命体验,使其书法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魅力。书家生于乱世还是和平时期,其人生体验是不同的,其书法艺术表达的内容和风格也是相异的。没有?安史之乱?中颜真卿家族的奋起抗敌,没有其侄战死沙场,便不可能产生笔墨之中浸透悲愤之情和力除叛贼之意的《祭侄文稿》。个人品性对书法创作欣赏也有明显的影响。书如其人,人变书亦变。苏东坡?思想变化经历了由入仕济世的儒家思想,到超脱出世的道家思想,而及自性唯我的佛禅思想过程?,因此,其后期书法追求写意,不尚法度和意蕴。一流书家的生命主体是多重本质的统一,他们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书文相通互兴,没有雄文伟篇,就很难有神品书法。正是《兰亭序》这样的美文,才催生了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书文相映,文华书美,是因为那一刻生命主体文和书意同生共绽的结果。

艺能无边事事难,诗酒趁年华。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人的生活,岂能尽如人意?含义:人的生活往往不会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进行,难免会面临一些不顺心的事情。世间万千事,皆由心生出。含义: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心态和思想所决定的。青山不老,绿水长流。青山不会老去,绿水会一直流动。比喻事物的变化和生命的延续。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如果能像初次相见时那样对待人生和感情,就不会有因为岁月变迁而感伤的情绪。人生就像下棋一样,局势变幻莫测,很难预测输赢。壮志未酬,他乡故人难得。有着远大的志向却还未实现,离乡背井后难得遇见故旧的朋友。

君子不器。真正的君子不拘泥于物质的桎梏,而是注重心灵修养和品德修养。游江上洲。和子女一起来到江边的洲岛上游玩,共同分享快乐时光。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借债喝酒常常都能找到,而能活到七十岁可是很少见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天生我才必定有所用处,即使千金散尽也能再度兴盛。

世事如书,我偏爱你这一句。含义:人生如同一本书,我特别喜欢其中的这一页,表达了对某个特定事物或经历的喜爱和珍视。世间万物,千变万化。含义:表达了世界万物无穷无尽的变化和多样性。画龙点睛。含义:指在一件事物的最后关键时刻做出精彩的补充,使之更加完美。天公疏离,人事古稀。含义:指天意未与人亲近,人世中不易遇见古稀之年的人。

唐伯虎的特点

多才多艺:唐伯虎既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也是一位出色的画家和书法家。他精通诗词、文章,擅长绘画和书法,还能精通音乐和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

幽默风趣:唐伯虎以他的幽默感和诙谐的言辞而著称。他的作品充满了俏皮、调侃和幽默的风格,通过文字和绘画表达了他独特的视角和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