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德经原文及译文

2.道德经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3.道德经经典名句及翻译

4.《道德经》翻译及赏析

5.道德经第一篇原文及翻译

道德经中的名句及翻译大全_道德经中的名句及翻译

《道德经·第一章》作者:老子,朝代:春秋。

1、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道德经原文及译文

 《老子》,又名《道德经》,又有一说法为《德道经》。以下是我精心推荐的《老子》 名言 名句翻译,欢迎阅读 收藏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老子》名言名句翻译: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第二章)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都知道怎么样算是善,这样就有了不善。?(傅佩荣)这是说明了某些概念是相对产生的。老子经常用这样的角度来看问题,如?大道废,有仁义。智惠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有些现在看起来合理的,有得则不是很合理。很显然,如果我们困在这样的逻辑中,不管我们作何种辩说,似乎都是徒劳。这个时候就需要?超越?。类似的话题在生活场景中时常会遇到。

 2、?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七章)

 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陈鼓应)在现代社会,我们当然不必标榜自己,要求做成圣人,但这种舒张胸怀的态度还是值得学习的。有时候泥于一得一失,看起来像是很务实很真实地活着,实际上却让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弹性。失去了弹性的生活怎么能持续很久?

 3、?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陈鼓应)?处众人之所恶?千万不能理解为做为大众所厌恶的事情。这是用水来比喻,说明谦下不争的道理。因为自然之道是?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的,所以处众人之所恶并不意味着被损害,反而预示着?拥有?的到来。这是老子的道理。

 4、?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

 这段话的意思是,?车轮上的三十辐条汇集到一个毂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合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陈鼓应)三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很好地说明了?无?的作用。?有?形的那部分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无?形的那部分很容易被忽视掉。但如今也许人们对老子的这个比喻太熟悉了,所以往往又走到以?无?形来否定?有?形的思路上。要知道,一个碗若没有那陶瓷的部分,便没有碗的概念。因此我们再用?相需为用?来概括这四句话。

 5、?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第十五章)

 这句话的意思是,?谁能在浑浊中安静下来,使它渐渐澄清?谁能在安定中活动起来,使它出现生机?(傅佩荣)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跟这有相通的地方。当局者容易迷,但并不意味着不能?清?。怎样才能从混乱中找到头绪,唯有镇定沉着。言之易而为之难,需要静下来。

 6、?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第十六章)

 这句话的意思是,?致虚?和?守静?的工夫,做到极笃的境地。万物蓬勃生长,我看出往复循环的道理。?(陈鼓应)不管我们怎么提倡超越,回到实际问题的时候,我们总需要比较实际的 措施 。?致虚?和?守静?是比较实际的建议,能做得来,但不是做做样子就好的,只有你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别人才能看得到你有超然的境界。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 文章 。

 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第二十二章)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彰显;不自己夸耀,反能见功;不自我矜恃,反能长久。?(陈鼓应)老子对这一点很看重,所以他在另外一个地方用肯定的语气又说了一遍,?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第二十四章)很明显这些警句都指向一个方向,怎样面对自我的问题。什么时候可以被称为果敢坚定?什么时候才叫刚愎自用?这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8、?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第二十四章)

 ?踮起脚跟,无法站得久;跨步前进,无法走得远。?(傅佩荣)一个人的才华展示就像用脚尖跳舞一样。用这种方式固然可以创造出美丽的 芭蕾舞 来,可是也只是在跳舞的时候才用脚尖,日常行走还是要遵循自然。?企者不立?,意味着我们必须有坚实的基础,哪怕是才华横溢,也要修炼基本功,使它自然充实,从而做到?企者不立?而时常可以立,关键的时候可以立。

 9、?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第二十九章)

 ?圣人要去除极端,去除奢侈,去除过度。?(傅佩荣)很多人觉得《老子》书中有很多智慧,但真的要去读时,一时却未必有切理厌心的感觉。其实,只有读完《老子》后,再返回来观察社会和身边的生活,我们才会真实地感受到老子的深刻。?去甚,去奢,去泰?,就是去掉过分的意义,看上去普通,但若作合适的联系我们就会感觉很有道理。比如我们在生意或者事业很好的时候,我们想进一步发展,往往做得很有野心。然而时势是变动的,当下有利的条件不会持续几年甚至一年。所以的时候不仅是个展开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个控制收缩的过程。

 10、?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第三十一章)这句话的意思是,?兵革是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要淡然处之。?(傅佩荣)这句话反映了老子反战的思想,同时也揭示了一个道理。很多人赞同把社会看作是像战场一样,充满了残酷和阴谋。虽然这种看法无可非议,但有些手段跟?兵革?是一样的,属于?不祥之器?。是要谨慎对待的。

 1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未微明。?(第三十六章)

 一种解释是,?将要收敛的,必先扩张;将要削弱的,必先强盛;将要废弃的,必先兴举;将要取去的,必先给与。这就是几先的征兆。?(陈鼓应)另外一种解释是,?将要收敛它,必须暂且扩张它;将要削弱它,必须暂且强化它;将要废弃它,必须暂且抬举它;将要夺取它,必须暂且给予它。这叫做微妙的启明。?(傅佩荣)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把老子的这句话看成是?权谋术?。前者以一种自然的心情静观事态的起落,后者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参与。也许这两个之间的差别已经给了我们很多积极的启示?

 12、?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第四十一章)

 ?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反而听来无音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形迹,?道?幽隐而没有名称。?(陈鼓应)这几个词最为人们所喜欢所熟知,原因可能各种各样,但有一种可能大概是因为他告诉我们有些事情在?数量?的层次上聚合是没有意义的,从?小?超脱到?大?的境界总是要等到一定的时候才能悟到。相信这一点,我们可以坦然面对很多挫折。

 13、?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第四十四章)

 您爱不爱?名?您好不好?财?您对生命如何珍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名声与身体,哪一个更亲近?身体与钱财,哪一个更贵重?获得与丧失,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爱惜必定造成极大的耗费;储存丰富必定招致惨重的损失。?你爱不爱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为它所累。

 14、?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第四十七章)

 ?走出户外愈远,领悟道理愈少。?(傅佩荣)这种解释似乎有点违反我们的常识,但若不拘泥于习惯的话,我们似乎感到其中也透着鲜活的气息。一个人不断地去追寻某个东西,越走越远,越走越深入,越来越专业,但他的兴趣和知识也就越来越集中,那么他所关注的范围相对来说就比较狭窄了。若我们承认知识是无限的,那么那有限的精力该如何分配?或者问一声,我们当前追求什么最合适?专业就是最好吗?专业就能代表我们前进的方向吗?

 15、?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第五十六章) 这句话的意思是,?塞住出口,关上门径;收敛锐气,排除纷杂;调和光芒,混同尘垢。这就是神奇的同化境界。?(傅佩荣)这句话老子也重复过,可见他很看重这种与世沉浮的生存姿态。我们说?与世沉浮?只是一般字面意义上的,实际上老子所理解的圣人或者入道的人有道而人不知的,他们的不被知只是世人看不出来罢了。其实,圣人也罢,俗人也罢,?和光同尘?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智慧。

 16、?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第五十七章)

 ?以清静之道治国,以诡奇的 方法 用兵,以不搅扰人民来治理天下。?(陈鼓应)这不仅是治国的道理,也是作为为人处世的借鉴。遇到难题,我们可以用智慧,出?奇招?来解决,但正常的时候,或者要作正大之事的时候,事业也保持一种正常的常态,就像老子曾经说过的?企者不立?一样,归于自然之道,方是天下归仁之时。

 1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

 这几句话没有任何难以理解的字眼,说明的道理也非常明了。荀子就曾经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他的学生李斯也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虽然学问的家数不尽相同,但同样的重视程度正了表明这句话内涵的延展性和智慧性。小可以喻大,近可以明远。

 1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七十四章)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民不害怕死亡时,怎么能用死亡来恐吓他们?(傅佩荣)同样这也是老子阐述治国之道的话。将大道理变成小道理,?死?是畏惧的,是人生存的底线,可以绝境中必须面对的。一旦天天面对这个绝境,便不复畏惧,死不再是人们的不可逾越的底线。也就是说,不要时时挑战他人的底线,也不要轻视别人的底线,否则您的自大将使您自己毁灭。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相关文章。

 19、?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第七十九章)

 这句话的意思是,?重大的仇怨经过调解,一定还有余留的怨恨,这样怎能算是妥善的办法?(傅佩荣)这是讨论解决怨恨的办法。一旦结上怨仇,其在双方心理上的影响是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经过调解,只是将显性的情感障碍变成隐性的罢了。怎样才能彻底消除呢?这也许是与人生存相始终的一个话题。只要是人,心理上的所遗留的恶劣感觉便不会轻易的消除,或者说补救的代价是无法预测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本着宽和的心态,在交往开始的时候,就控制导致结怨的因素。

 2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第八十一章)

 ?实在的话不动听,动听的话不实在。?(傅佩荣)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可能还相当普遍的,但未必尽然。?信而美?仍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

 《老子》名言名句翻译?经典名言欣赏:

 1.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2.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3.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4.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5.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6.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7.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8.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9.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0.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11.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12.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3.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14.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5.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6.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7.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8.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19.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0.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1.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22.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3.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24.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25.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6.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7.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道德经原文及翻译是什么?

道德经原文及译文如下:

《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一、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二、翻译: 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所以,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奥妙。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踪迹。实有与虚无只是说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

道德经经典名句及翻译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

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

所以,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奥妙。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踪迹。

实有与虚无只是说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

扩展资料: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翻译及赏析

 篇一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出处:《道德经》第八章

 翻译讲解:最善良的品性如同水一样,水是天地间善的极致,给万物提供滋养,而自己却安居其下而不与之争。

 感悟水是生命的源泉。这里用水比喻上善者的人格。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日记中写道:“做人应该像老子所说的如水一般。没有障碍,他向前流去;遇到堤坝,停下来;堤坝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为方形;容器是圆的,它成为圆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强。”

 2、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翻译讲解:不只看到自己,便能更明了世事;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更彰显自己;不自我夸耀,反而能成就功业;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因为不争,所以天下都难与之争。

 感悟“不争”被道家视为一种天道自然准则,它实际上是一种以不争为争的君子之术和处世之方。

 3、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出处:《道德经》第七章

 翻译讲解:天地长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其不是为自己而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感悟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以天地体现大道之品格而昭示人类社会。

 4、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翻译讲解:狂暴的飓风刮不一早晨,倾盆大雨下不一天。

 感悟老子主张“希言自然”,即少施教令是合于自然的。飘风、骤雨不能持久,故尔:*是不会持久的。

 5、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弛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出处:《道德经》第十二章

 翻译讲解:五颜六色使人眼花缭乱,五音(铿锵)使人听觉不敏,五味悦口使人口味败坏,驰马打猎使人心发狂,珍贵的财物使人偷和抢。

 感悟“五色”、“五音”“五味”本身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老子并非主张禁欲,而是反对纵欲。

 6、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常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出处:《道德经》第九章

 翻译讲解:把持拥有得多多的,不如适可而止。锤尖了又从而磨得锋利无比,不可能保持长久。满堂都是金玉,却无法永久的守藏。身处富贵而又骄纵无度,只能自取灾殃。

 感悟老子以盈满、锐利为譬喻,说明金玉满堂、富贵而骄者容易招来灾祸,主张“功遂,身退,天之道”。

 7、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译解委曲反能求全,弯曲则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破旧反能成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感悟以上六句是古代成语,老子主张用辩证的思想,来认识和把握社会生活的变化。

 8、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出处:《道德经》第十六章

 翻译讲解: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感悟只有符合于自然,才能体现主宰万物的道,只有符合于道,才能久远。

 9、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出处:《道德经》第十九章

 翻译讲解: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就能为道)。

 感悟老子提出素朴、寡欲的主张。丝不染为素,木未雕为朴,见素抱朴谓:不为外物所惑而失其本真。老子主张人不能没有欲望,但不可有贪欲,更不能纵欲。

 10、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翻译讲解:诚信不足,就会失去信任。

 感悟人无信不立,一个人不讲信用,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

 篇二

 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翻译讲解:大道永远顺应自然而无为,但没有一件事不是它所为。

 感悟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命题。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无不为是对无为的作用的评价。

 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翻译讲解:踮起脚跟不能久立,跨步过大无法远行。自以为有见识的人反而不明白,自以为是的人是非不分,自我炫耀的人不能见功,自高自大的人不会有长进。

 感悟体现了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只有不违背自然,不去强以为意,才能达到目的。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翻译讲解: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感悟此句为老子理论的纲领,阐述了老子“道”的理论中与天、地、人之间的基本关系。“道法自然”,指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都必须效法“道”,而“道”只是效法自己而已。

 4、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出处:《道德经》第二十六章

 翻译讲解:轻率就会失去根本,躁动就会失去主宰。

 感悟《老子校诂》云:“重谓寡欲自重,轻谓纵欲自轻,二者皆以治身言。静谓清静无为,躁谓急功好事,二者皆以治国言。”

 5、物壮则老。

 ——出处:《道德经》第三十章

 翻译讲解:事物达到强盛之时,也就走向衰老。

 感悟物极必反,盛极必衰。

 6、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出处:《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翻译讲解:要让其收缩,必先让其张大;要使其削弱,就先加强他;要废除他,就先让他兴盛,要想夺取他,就先给予他。

 感悟老子通过四对矛盾运动的分析,阐述了他的辩证法思想。他把这一原则归结为“柔弱胜刚强”,并认为作战和治国不能离开这一原则。

 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翻译讲解:能了解别人的称为机智,能认识自己的才叫聪明。能战胜别人只能说明有力气,战胜自己才叫刚强。知道满足者(总感到)自己富有,身体力行者(才说明)他有远大的志向。

 感悟此为老子精神修养论。了解自己,反省自己,战胜自己,实为做人之至要。“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实为千古名言。

 8、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翻译讲解:最方正的东西却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的声音听不到声音,的形象没有形迹。

 感悟此句老子意在解释为什么“道”的存在而常人难以理解。因为大道具有无限性,而常人的感官难以体察,是“无状之状,万物之象”。

 9、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翻译讲解:天下最柔的东西,反而能驰骋穿越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中。

 感悟“柔弱胜刚强”,这是老子对自然的感悟,深刻提示了“道”的本性。

 10、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翻译讲解:过分爱惜名声必带来大的损伤,过多的积聚财物,必定给自己带来不幸。知足的人就不会遭受耻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给自己带来危险,这样才可以长久平安。

 感悟常人多轻身而徇名利,贪得而至危亡。“知足”、“知止”应当成为人们在生活中奉行的一个原则。

 篇三

 1、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出处:《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翻译讲解:以正道治国,以奇计用兵,与民休息安定民心才能臣服天下。

 感悟治国须正,用兵须奇,顺应自然,才能达到无为而治。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用兵、平天下的基本策略。

 2、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出处:《道德经》第五十二章

 翻译讲解:察见几微叫做明,守持柔弱叫做强。

 感悟有为者当明察秋亳,而对外又能守持柔弱。

 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翻译讲解:最完善的,总让人感到有什么缺失的地方,但它的作用永不衰竭。最充盈的好像空虚,它的作用没有穷尽。最正直的好似弯曲,最灵巧的好似拙笨,最善辩的却好像有理说不出。

 感悟老子认为,事物达到的境界,其表现形式将归于自然。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出处:《道德经》第五十八

 翻译讲解: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感悟这是老子具有辩证思想的名言。要正确对待祸福,从不利中看到有利,有利中发现不利。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引用了这句话,说明了“好的东西可以引出坏的结果,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5、治大国若烹小鲜。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章

 翻译讲解:治理大国就像烹煮小鱼(一样的道理)。

 感悟这是老子关于治国的方略。毛传云:“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矣。”

 6、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翻译讲解:处理困难的事,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做大事要从细微处做起。

 感悟只有由易入难,积少成多,才能成就大事。

 7、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翻译讲解:天下的难事,必定发生于容易,天下的大事,必定起于细微。

 感悟对天下大事难事,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没有办不成的。往往有为的人,从不大而化之一做事,却成就了大事。小事不做,大事不成!

 8、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翻译讲解:做事要做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处理祸乱一定要在祸乱发生之前。

 感悟老子提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观点。事物在量变之中,但还未形成质变之前,有的尚处于萌芽状态,就要及早动手解决。

 9、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翻译讲解:合抱的大树,是从幼芽发起,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土积累的;千里远行,也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

 感悟揭示了量变与质变的深刻道理,只有从实际出发,一点点积累,才能成就大事。

 10、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出处:《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翻译讲解:对待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感悟做事贵在坚持。谁笑到最后,谁笑得。

道德经第一篇原文及翻译

分类: 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问题描述: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翻译一下,赏析一下

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

解析:

原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

其脆易泮,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译文

局面安定时容易维持,情势未明朗时容易图谋,事物脆弱时容易消解,事物微小时容易散失。要在事情未开始时就有所打算,要在祸乱未发作之前就早作预防。

合抱的大树,长成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堆垒于土坯;千里的远行, 开始于脚下。对于这些渐进的过程,如果妄逞权能而揠苗助长,就会导致失败;如果执意于某一情态而加抗拒,就会反而使局面失去控制。因此,圣人不妄逞权能,所以不会失败;不抗拒渐进的演变,所以不会使局面失控。人们做事,常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慎终如慎始,就不会有败事。因此,圣人要别人之所不要,不使稀贵的供应更形紧张;学别人之所不学,以便牵正人们的偏激过失。借此以辅导万物行于其自然而不强加干涉。

评析

本章紧承前章,是对如何保持系统化工程的合意稳态的论述。老子认为系统在稳态时容易维持,异变在微弱时容易散失,所以,他认为要以预防先于治疗的原则来保证系统合意稳态的维持,并通过这种稳态的保持来求得工程目标的渐进实现。对渐进的演变过程,老子既主张保持警惕以防微杜渐,加以利用以求事业的成功,又主张加以因顺以保持平稳的演变,并要求圣人充分发挥他的调节指向作用以保证事态的匀称自然发展。

在现代系统理论角度看,一些渐进的量变因素,特别是那些处于系统反馈盲区之中的细小量的积累,往往造成最难以避免的突变。对这种渐进的演变,如果执意于原先的稳态而人为地加以抗拒,就会导致系统势能的蓄积,把系统推向高势位使突变前景更不确定而增长了局面失控的危险。所以,老子的“执者失之”、“无执故无失”的说法是非常有道理的。老子所提出的或防微以杜渐、或积少以求成、或顺变以自保的处置方略不失为对渐变过程所可能施行的正确方略。

本章提出的“慎终如始”地“辅万物之自然”说是老子一系列思想的高度概括。通过见微知著的“味无味”,并通过投身介入的“辅万物”,使之“之自然”而退步抽身,构成了“为无为”的入世、在世、出世三步曲。通过审慎的介入以求得悠闲的退出是道者的一大理想;不求独揽大权,但求天下安康,成了道者的人生准则。

道德经第一篇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

赏析:

这个颇带东方神秘主义的名词,在《老子》一书中频频出现,它有时似乎在显示宇宙天地间一种无比巨大的原动力;有时又在我们面前描画出天地混沌一片的那种亘古蛮荒的状态;或展示天地初分,万物始生,草萌木长的一派蓬勃生机,如此等等。

从老子对“道”的种种构想中,我们完全可以体味到他对“道”的那种近乎虔诚的膜拜和敬畏的由来。老子对“道”的尊崇,完全源于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诚信,这完全有别于那个时代视“天”和“上帝”为绝对权威的思想观念。“道”,对老子来说,仅仅是为了彻底摆脱宗教统治而提出的一个新的根据,它比“上帝”更具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