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彤弓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大多数人都有喜欢的诗句,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句诗的出自哪句诗词。在诗词写作时要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想要提升孩子的语言文字能力,可以阅读经典古诗词。那么,你见过的田园诗句有哪些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诗经:彤弓”,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1、彤弓弨兮,受言载之。

2、后以示区别。《前出塞》是写天宝末年哥舒翰征伐吐蕃的时事,意在讽刺唐玄宗的开边黩武,本篇原列第六首,是其中较有名的一篇。诗的前四句,很象是当时军中流行的作战歌诀,颇富韵致,饶有理趣,深得议论要领。所以黄生说它似谣似谚,最是乐府妙境。两个当,两个先,妙语连珠,开人胸臆,提出了作战步骤的关键所在,强调部伍要强悍,士气要高昂,对敌有方略,智勇须并用。四句以排句出之,如数家珍,宛若总结战斗经验。然而从整篇看,它还不是作品的主旨所在,而只是下文的衬笔。后四句才道出赴边作战应有的终极目的。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诗人慷慨陈词,直抒胸臆,发出振聋发聩的呼声。他认为,拥强兵只为守边,赴边不为杀伐。不论是为制敌而射马,不论是不得已而杀伤,不论是拥强兵而擒王,都应以制侵陵为限度,不能乱动干戈,更不应以黩武为能事,侵犯异邦。这种以战去战,以强兵制止侵略的思想,是恢宏正论,安边良策;它反映了国家的利益,人民的愿望。所以,张会在《杜诗府粹》里说,这几句大经济语,借戍卒口说出。从艺术构思说,作者采用了先扬后抑的手法:前四句以通俗而富哲理的谣谚体开势,讲如何练兵用武,怎样克敌制胜;后四句却写如何节制武功,力避杀伐,逼出止戈为武本旨。先行辅笔,后行主笔;辅笔与主笔之间,看似掠转,实是顺接,看似矛盾,实为辩证。因为如无可靠的武备,就不能制止外来侵略;但自恃强大武装而穷兵黩武,也是不可取的。所以诗人主张既拥强兵,又以制侵陵为限,才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很有体会地说:上四(句)如此飞腾,下四(句)忽然掠转,兔起鹘落,如是!如是!这里说的飞腾和掠转,就是指作品中的奔腾气势和波澜;这里说的兔起鹘落就是指在奔腾的气势中自然地逼出拥强兵而反黩武的深邃题旨。在唐人的篇什中,以议论取胜的作品较少,而本诗却以此见称;它以立意高、正气宏、富哲理、有气势而博得好评。

3、亿万斛粮食好好储藏。

4、作者:杜甫

5、式微,式微,胡不归?

6、。言:句中助词。藏:珍藏于祖庙中。

7、於:叹词。皇:光耀。

8、拉弓要拉最坚硬的,射箭要射最长的。

9、彤弓:漆成红色的弓,天子用来赏赐有功诸侯。弨:弓弦松弛貌。

10、《诗经:彤弓》

11、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12、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四句,在周颂的另一篇作品《载芟》中也一字不易地出现,其情况与颂诗中某些重复出现的套话有所不同。在《丰年》中,前两句是实写丰收与祭品(用丰收果实制成),后两句则是祭祀的实写;《载芟》中用此四句,却是对于丰年的祈求和向往。看来,《载芟》是把《丰年》中所写的现实移植为理想,这恰恰可以反映当时丰年的难逢。

13、日监在兹。

14、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15、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16、酬:互相敬酒。

17、我有嘉宾,中心好之。

18、彤弓弨兮,受言櫜之。

19、命不易哉。

20、序云:《丰年》,秋冬报也。报,据郑玄的笺释,就是尝(秋祭)和烝(冬祭)。丰收在秋天,秋后至冬天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以洽百礼),是很自然的。不过,这种活动(庆祝祭祀)恐怕不会是定于每年秋冬举行的,前面已经说过,当时不可能每年都获丰收,而此诗题为《丰年》,若在歉收乃至灾荒之年大唱颂歌,则成了滑稽的自我嘲弄。

21、保持天命真困难。

22、黍:小米。稌:稻。

23、全诗三章不涉比兴纯用赋法,语言简练而准确。虽是歌功颂德,却不显得呆板,叙说跌宕起伏使全诗透露了一丝灵气,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感受。

24、莫说高高在上面,事物由它定升降,

25、原文:

26、诗的最后三句,直陈武王继承文王遗志伐商除暴的功绩,将第二句无竞维烈留下的悬念揭出,在诗歌的语言运用上深有一波三折之效,使原本呆板的《颂》诗因此显得吞吐从容,涌动着一种高远宏大的气势。可以说,此诗是歌功颂德之作中的上品。

27、据古代的铜器铭文(如《宣侯矢簋》)及《左传》等书的记载,周天子用弓矢等物赏赐有功的诸侯,是西周到春秋时代的一种礼仪制度。《彤弓》这首诗就是对这种礼仪制度的形象反映。《毛诗序》说:《彤弓》,天子赐有功诸侯也。可见《彤弓》一诗的主旨是歌颂周天子举行宴会,将彤弓赐予有功诸侯之事。

28、命不易,形式上为纯客观的叙说,目的则在于强调周王室是顺承天命的正统,群臣必须牢记这点并对之拥戴服从。对群臣的告戒在无曰以下三句中表达得更为明显,其中陟降只能是由周王室施加于群臣的举措,而日监在兹与其说是苍天的明察秋毫(上面此诗的原文翻译如此,是出于文从字顺的考虑),不如说是强调周王室对群臣不轨行为的了如指掌,其震慑的意旨不言而喻。

29、《诗经:武》

30、恶来,醢九侯,脯鄂侯,囚西伯(即周文王),微子数谏不听而亡去,比干强谏而被剖心,箕子佯狂为奴亦遭囚。纣王的倒行逆施,令百姓怨愤,令诸侯寒心。因此,周武王伐商,是一场反抗暴政的正义战争,是符合民意、顺应历史潮流的壮举,它必然得到上至贵族下至平民的普遍拥护与欢迎、响应。此篇《颂》诗对周武王完成克商大业的赞美,尽管是站在周王朝统治者立场上的,但也是同时代民众心声的反映,令人感到真实可信,不像后世郊庙歌词虚应故事的陈词滥调那么惹人厌烦。

31、译文:

32、难以主宰自己命运的时代,人们祈求神灵保佑的愿望尤其强烈,《丰年》既着眼于现在,更着眼于未来,与其说是周人善于深谋远虑,不如说是他们深感缺乏主宰自己命运能力的无奈。

33、右:通侑,劝酒。

34、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35、注释:

36、遏:制止。刘:杀戮。

37、谷场边有高耸的粮仓,

38、缉熙:积累光亮,喻掌握知识渐广渐深。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说文》:缉,绩也。绩之言积。缉熙,当谓渐积广大以至于光明。

39、挽:拉。

40、《诗经:敬之》

41、三章与第一章意思基本相同,只是在个别字词上作了一下调整,反复吟唱,个别字句的调整一方面避免了简单的重复,给读者造成一种一唱三叹的感觉,不断加强对读者情绪的感染,另一方面也强调了细节的变化。如周天子对有功诸侯开始是中心贶之,继而中心喜之,最后发展到中心好之,主人的心理变化仅仅用个别不同的字的调整就衬托了出来。再如宴会场面从一朝飨之到一朝右之再到一朝酬之,个别字词的变化既说明了文武百官循守礼法的秩序,又可以看出热烈的气氛不断升级。

42、烝:献。畀:给予。祖妣:男女祖先。

43、钟鼓既设,一朝飨之。

44、钟鼓乐器陈列好,终朝劝酒情意厚。

45、赏析:

46、酿成美酒千杯万觞,

47、我有这些好宾客,喜欢他们在心头。

48、《诗经:丰年》

49、注释:

50、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

51、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52、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53、于皇武王!无竞维烈。

54、我有嘉宾,中心喜之。

55、暮色昏暗天将黑,为何不能把家回?

56、注释:

57、显:明白。思:语气助词。

58、廪:粮仓。

59、射人先要射马,擒贼先要擒住他们的首领。

60、中心:内心。贶:郑笺:贶者,欲加恩惠也。马瑞辰《毛传笺通释》:贶古通作况,《广韵》:况,善也。中心贶之正谓中心善之。

61、群臣辅我担大任,示我治国好德行。

62、这篇寓言式的小说所揭示的人生处境,大概适合于所有的小人物的生存将况。小人物没有大多的奢望,没有无止境的野心,只求食饱穿暖居安。他们的纯朴忠厚与愚昧无知并存,如鲁迅笔下的阿q一样,划船便划船,椿米便椿米,即使叫坐下也只敢站着。他们只管埋头拉车,从不抬头看路。所以鲁迅说他之所以写阿q,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63、确实有文德啊,周文王,

64、嗣武受之,胜殷遏刘,

65、钟鼓既设,一朝酬之。

66、光耀啊,周武王,

67、克:能。厥:其,指周文王。

68、诗经式微

69、注释:

70、暮色昏暗天将黑,为何不能把家回?

71、在现在来看,身为小人物而敢于发牢骚,并且牢骚之辞竟可录入书中,成为经典,来教育后代,包括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这是一个很值得玩味的现象。它让人想到,千方百计要维护自己统治的人,把不满自己统治的言论记录下来传给后世,究竟是愚昧还是一种权谋?

72、每日监视这下边。

73、红漆雕弓弦松弛,赐予功臣插袋里。

74、能把后代的基业开创。

75、当然,《颂》诗的本质决定了它必定具有一定的夸饰成分。武王伐商,诗中声称是为了遏刘,即代表天意制止暴君的残杀,拯民于水火。但战争是残酷的,所谓圣人号兵者为凶器(《六韬》)是也,牧野之战,《尚书-武成》有流血飘杵的记载,《逸周书-世俘》亦有馘魔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的说法。所以崇尚仁义的孔子不免对之感到有些遗憾,说:《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他老先生的话也不能说没有启发。

76、孔:很。皆:普遍。

77、竞:争,比。烈:功业。

78、彤弓弨兮,受言藏之。

79、我有这些好宾客,赏爱他们在心底。

80、显:美好。

81、这首小人物不堪苦役而发牢骚的小诗,让人想起卡夫卡的一个短篇小说《万里长城建造时》。广大民众得到命令去修筑长城,据说这是来自遥远京城中皇帝的圣旨。京城遥远得难以想象,皇帝是谁也不知道,更不明白何以要修筑长城,反正不得不修。

82、允文文王,克开厥后。

83、胡:为什么。

84、《前出塞挽弓当挽强》

85、擒:捉拿。

86、微:非,不是。故:为了某事。

87、注释:

88、钟鼓既设,一朝右之。

89、赏析:

90、日:每天。监:察,监视。兹:此,下土。

91、想我这个年轻人,敢不听从不恭敬?

92、亿:周代以十万为亿。秭:数词,十亿。

93、翻译:

94、洽:配合。百礼:各种礼仪。

95、我有嘉宾,中心贶之。

96、命:天命。易:变更。此句谓天命不是一成不变的。

97、佛:通弼,辅助。一说指大。时:通是,这。仔肩:责任。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尔雅》:肩,克也。《说文》:仔,克也。二字同义。克,胜也,胜亦任也。郑笺:仔肩,任也。

98、钟鼓乐器陈列好,终朝酬酒情意密。

99、在唱出开头两句颂歌后,诗人笔调一转,饮水思源,怀念起为克商大业打下坚实基础的周文王来。文王(即西伯)被纣王囚禁羑里,因其臣闳夭等人献宝物给纣王而得赦免,他出来后献洛西之地请求纣王废除炮烙之刑,伐崇戡黎,建立丰邑,修德行善,礼贤下士,深得人心,诸侯多叛纣而往归之。他为武王的成功铺平了道路,使灭商立周成为水到渠成之事,其功德不能令人忘怀。允文云云,真是情见乎词。

100、为酒为醴,烝畀祖妣。

101、克绍基业而又有所巩固发展的考虑,其善意用心无可厚非,却并不合乎实情。

102、止住残杀战胜殷商,

103、红漆雕弓弦松弛,赐予功臣家中收。

104、醴:甜酒。

105、各种祭典一一隆重举行,

106、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

107、允:信然。文:文德。

108、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109、不是为了官家事,怎会顶风又饮露!

110、他的功业举世无双。

111、诗一开头没有从热烈而欢乐的宴会场面人手,而是直接切入有功诸侯接受赏赐的隆重仪式,将读者的注意力一下就集中在诗人所要突出描写的环节上。彤弓弨兮,受言藏之。短短两句既写出所赐彤弓的形状和受赏者对弓矢的珍惜,又间接表达了受赏者的无限感激之情。这样开头看起来有些突兀,然而正显示了诗人突出重点的匠心。我有嘉宾,中心贶之的我代指周天子。按照叙说逻辑,这两句本应居于开头两句之前,诗人安排在开头两句之后,补充说明事情的原委,不仅没有产生句子错位的混乱感觉。而且使全诗显得曲折有致。周天子把自己的臣下称为嘉宾,对有功诸侯的宠爱之情溢于言表。中心二字含有真心诚意的意思,赏赐诸侯出于真心,可见天子的情真意切。钟鼓既设,一朝飨之,从字面就可以看出宴会场面充满了热烈欢乐的气氛,表面看是周天子为有功诸侯庆功,实际上是歌颂周天子的文治武功。

112、不、止:皆为语词。聪:听。马瑞辰《毛传笺通释》:谓听而警戒也。承上敬之敬之而言。

113、不是为了老爷们,怎会污泥沾满身!

114、在祖先的灵前献上。

115、当:应当。

116、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

117、日有成就月有进,学问积渐向光明。

118、苟能:如果能。

119、耆:致,做到。尔:指武王。

120、一朝:整个上午。飨:用酒食款待宾客。

121、经验,表示要好好学习,日积月累,以达到政治上的成熟,负起承继大业的重任。但是,群臣却不能因此而对成王这位年幼的君主轻略忽视,甚至可以玩之于股掌,成王并没有放弃对群臣陟降(此处偏重于降)的权力,也没有丝毫减弱国家机器日监在兹功能的打算,更重要的是,成王的律己,是在以坚强的决心加速自己的成熟即政治上的老练,进而加强对群臣的控制。年幼而不谙朝政的成王,群臣对之或许有私心可逞(但还会存有对摄政周公的顾忌);而逐渐成熟的成王,决心掌握治国本领而努力学习的成王,群臣对之便只能恭顺和服从,并随时存有伴君如伴虎的恐惧。诗中的律己也就产生了精心设计的震慑。

122、红漆雕弓弦松弛,赐予功臣庙中藏。

123、《诗集传》都把《闵予小子》、《访落》、《敬之》、《小毖》看成组诗。小序认为依次表达嗣王朝于庙、嗣王谋于庙、群臣进戒嗣王、嗣王求助,似乎是按预定写作计划一气呵成;《诗集传》则认为此(《闵予小子》)成王除丧朝庙所作,疑后世遂以为嗣王朝庙之乐。后三篇放此;均说此四篇完成于一时。这四篇确为内容乃至人物都相关的一组诗,但并非作于一时:前两篇当作于武王去世、成王即位之初;《小毖》作于周公归政之后;《敬之》则应作于二者之间的某一个时期,此时成王已有了在周公辅佐下执政的一段经历,正处于自冲动走向成熟的过渡途中。

124、赏析:

125、陟降:升降。《尔雅》:陟,升也。士:庶士,指群臣。一说士,通事。

126、敬之敬之,天维显思,

127、继承者是武王,

128、译文:

129、我有这些好宾客,赞美他们在心上。

130、櫜:装弓的袋,此处指装入弓袋。

131、《式微》

132、耆定尔功。

133、岂:难道。

134、小心谨慎莫忘记,上天监察最明显。

135、《访落》、《敬之》、《小毖》这一组诗,诗中由闵予小子、维予小子、维予小子到予述及的成王自称,可以体现成王执政的阶段性,也可看出成王政治上的成长和执政信心的逐步确立。这一组内容相关而连贯的诗,虽然不是有预先确定的创作计划,但其连续的编排则应是由删诗的孔子确定的。《尚书》中自《金滕》以下诸篇,叙及周公、成王,与这一组诗具有相同的时代背景,对照阅读,可增进理解;《史记》中的《周本纪》与《鲁周公世家》有关部分,也可参照阅读。如果只读《诗经》的注解,虽然也能读懂原文,但恐怕难以得到深刻的、立体化的印象。

136、完成大业功绩辉煌。

137、万亿及秭。

138、中露:露中,露水之中。

139、列国:各国。

140、杀人要有限制,各个国家都有边界。

141、前面已经说过,此时的成王,已逐步走向成熟,他在《敬之》中要表达的有两层意思:对群臣的告戒和严格的自律。

142、式:语气助词,没有实义。微:幽暗不明。

143、嘉宾:有功诸侯。

144、齐天洪福在万户普降。

145、注释:

146、就:久。将:长。

147、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可以了,

148、丰收年谷物车载斗量,

149、赏析:

150、嗣:后嗣。武:指周武王。

151、钟鼓乐器陈列好,终朝敬酒情意长。

152、我国古代称国家为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可见当时农业的重要地位。人民的生存依赖农业生产,政权的稳固也要以农业生产为保障。上古的西周,绝对是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农业的收成在当时必然是朝野上下最为关注的头等大事。由于生产力发展的限制,当时农业基本上还是靠天收,《小雅-大田》所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的喜悦以及《甫田》描写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的迫切心情,便是最好不过的证明。并非每年都能获得丰收,因此,遇上好年成,自然要大肆庆祝歌颂。《丰年》应当是遇上好年成举行庆祝祭祀的颂歌。

153、稌),贮藏粮食的高大仓廪,再加上抽象的难以计算的数字(万、亿、秭)。这些静态汇成一片壮观的丰收景象,自然是为显示西周王朝国势的强盛,而透过静态,读者不难想像静观后面亿万农夫长年辛劳的动态。寓动于静之中,写来笔墨十分经济,又给读者留下思想驰骋的广阔天地。不过,在周王室看来,来之不易的丰收既是人事,更是天意,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丰收归根结底是上天的恩赐,所以诗的后半部分就是感谢上天。

154、译文:

155、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156、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157、载:装在车上。

158、小子:年轻人,周成王自称

159、疆:边界。

160、译文:

161、维予小子,不聪敬止。

162、赏析:

163、赏析:

164、侵陵:侵犯。

165、译文:

166、敬:通儆,警戒。

167、式微,式微,胡不归?

168、长:指长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