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卖布不带尺_________存心不量( )

2.形容事到临头的歇后语

3.骑驴看唱本(歇后语)是什么

4.本人需要20个谐音歇后语

5.井底之蛙一一歇后语

6.班门弄斧的歇后语

歇后语一年级带拼音_歇后语,一年级

歇后语:三岁小孩一一天真烂漫 。

天真烂漫?

拼音: tiān zhēn làn màn

解释: 天真:指心地单纯,没有做作和虚伪;烂漫:坦率自然的样子。形容儿童思想单纯、活泼可爱,没有做作和虚伪。

出处: 宋·龚开《高马小儿图》:“此儿此马俱可怜,马方三齿儿未冠。天真烂漫好容仪,楚楚衣裳无不宜。”

举例造句: 他的性情又是那样天真烂漫,笃实敦厚。 ★邹韬奋《经历·“难兄难弟”的又一个》

拼音代码: tzlm

近义词:天真无邪、活泼可爱、天真烂缦

反义词:?老成持重

歇后语: 三岁小孩

灯谜: 烟花凌空时;五彩云霞空中飘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儿童等

英文: be rather quiyotic as simple as a child

故事: 南宋灭亡后,画家郑思肖隐居在苏州的一家寺庙里,在寓所里挂上“本穴世界”的横匾以表示对大宋的思念。他画一卷长一丈多的墨兰,题上“纯是君子,绝无小人”。人们见了便赞不绝口,一致夸他画得天真烂漫,超出物外。

卖布不带尺_________存心不量( )

存心不量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

存心就是故意的意思,不良谐音不量,就是说卖布一般都有尺,因为卖布都是按照尺寸来卖的,他不带,就是故意不量布了,所以叫存心不量。

卖布不带尺,就是卖布的时候存心不量布了,“存心不量”取谐音为“存心不良”。

卖布经验丰富,随便一扯布就行了,就是俗语“胡扯”了。歇后语)卖布不带尺---答案为:另外卖布不带尺----打一作家名。答案为:作家:“胡适”。

卖布经验丰富,随便一撕布就成了,就是“胡撕”,取谐音为“胡适”。歇后语名称:卖布不带尺,歇后语拼音:màibùbùdàichǐ。歇后语释义:存心不良(存心不量),歇后语示例: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形容事到临头的歇后语

存心不量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

存心就是故意的意思,不良谐音不量,就是说卖布一般都有尺,因为卖布都是按照尺寸来卖的,他不带,就是故意不量布了,所以叫存心不量。

卖布不带尺,就是卖布的时候存心不量布了,“存心不量”取谐音为“存心不良”。

卖布经验丰富,随便一扯布就行了,就是俗语“胡扯”了。歇后语)卖布不带尺---答案为:另外卖布不带尺----打一作家名。答案为:作家:“胡适”。

卖布经验丰富,随便一撕布就成了,就是“胡撕”,取谐音为“胡适”。歇后语名称:卖布不带尺,歇后语拼音:màibùbùdàichǐ。歇后语释义:存心不良(存心不量),歇后语示例: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骑驴看唱本(歇后语)是什么

形容事到临头的歇后语

形容事到临头的歇后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历史沧桑的沉淀、淬炼、凝聚成绝妙的语言艺术,而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以下分享形容事到临头的歇后语。

形容事到临头的'歇后语1

到水边才脱鞋 ———— 事到临头;死到临头

关公走麦城 ———— 最后一着;死到临头;骄必败;最后一招;大难临头;败在眼前;吃亏全在大意;末日来临;一蹶不振

鹤年堂讨刀伤药 ———— 死到临头

狐狸撞[猎]枪 ———— 死到临头

狐狸撞在[猎]枪上 ———— 死到临头;该死

火烤蚂蚱 ———— 死到临头

鸡窝里的蚂蚱 ———— 死到临头;心惊肉跳;战战兢兢

老鼠上了老鼠夹 ———— 死到临头;死在眼前

闻着棺材唤儿香 ———— 死到临头

闻着棺材味儿香 ———— 死到临头

武大郎肚子痛 ———— 死到临头;死在眼前

扎了脖的鸭子 ———— 死到临头,嘴还蛮硬

歇后语《事到临头抱佛脚》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语:事到临头抱佛脚

拼音:shì dào lín tóu bào fó jiǎo

释义见[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例如

现在,事到临头抱佛脚,一家一户,再要联合起来修渠建渡槽,已经来不及了,来不及了!

形容事到临头的歇后语2

1、王八肚子上插鸡毛——龟(归)心似箭

2、上午栽树,下午取材——心太急了;性太急

3、懒大嫂赶场——中间不急两头忙

4、馋狗等骨头——急不可待

5、火绒子脑袋——沾火就着

6、烫了屁股的猴子——急红了眼

7、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8、手榴弹的脾气——一拉就火

9、菩萨跺脚——妙(庙)极(急)了

10、急性子动手——说干就干

11、春草闹堂——急中生智

12、牛踩瓦泥——团团转

13、兔子上树——赶急了

14、三月栽薯四月挖——急不可待;急于求成

15、拉石灰车遇到倾盆雨——心急如焚

16、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17、急需的图章——刻不容缓

18、急惊风碰着个慢郎中——干着急

19、赶水牛上山——逼到头上了

20、曹操杀蔡瑁——操之过急

21、急水滩里的鹅卵石——磨掉了棱角

22、脑门上着火——急在眼前

23、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24、椅子底下着火——烧着屁股燎着心

25、兔子逼急了——还会咬人哩

26、大槐树底下等情人——急不可待

27、鸡屁股里掏蛋——急性子

28、吃了秦椒烤火——里外发烧

29、热中送扇雪中送炭——急人之所急

30、到水边才脱鞋——事到临头

31、腊月里打赤膊——心火太重

32、急救车撞了救火车——急上加急

33、上午栽树,下午乘凉——急不可待

34、狗等骨头——急得很

35、栽完树就想乘凉——急性子

36、哑巴有理说不清——干着急

37、火烧湿竹子——直爆

38、硫磺脑袋——沾火就着

39、阎王搓麻绳——结(急)鬼

40、炒虾等不得红——性太急;真性急

41、火烧到额头——迫在眉睫

42、晒干的爆竹——有火就大叫

43、掉进开水锅里虾——急红了眼

44、着火挨板子——两头发烧

45、诸葛亮唱空城计——急办法

46、哑巴喊救火——干急说不出

47、油锅里煮豆腐——越煮越燥

48、扭紧了发条的闹钟——憋得足足的

49、眉毛上挂炮仗(爆竹)——急在眼前;祸在眼前

50、灯盏无油——火烧芯(心)

51、说着风,便扯篷——太性急了

52、鼻子上冒烟——急在眼前

53、救火没水——干着急

54、急水滩头放鸭子——一去不复还;一去不回头

55、人急跳窗户——不是门

56、筒车打水——团团转

57、船上失火——急坏岸上人

58、蜜蜂蛰人——逼急

59、沙漠里盼水喝——干着急

60、急性子碰到慢性子——你急他不急

61、消防龙头打不开——干着急

62、急性子作客——说来就来

63、巧他爹打巧他娘——巧极(急)了

64、没有庙会了——别挤(急)

65、急救车碰上了救火车——急上加急

形容事到临头的歇后语3

第1篇:形容很着急的歇后语

馋*等骨头------急不可待

炒虾等不得红------*太急

春草闹堂------急中生智

大槐树底下等情人急不可待

掉进开水锅里虾------急红了眼

鸡屁股里掏蛋------急*子

碰着个慢郎中------干着急

急救车碰上了救火车------急上加急

急救车撞了救火车------急上加急(比喻特别紧急)

急需的图章------刻不容缓

救火没水------干着急

拉石灰车遇到倾盆雨------心急如焚

蜜蜂蛰人------逼急

脑门上着火------急在眼前

热窝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热中送扇雪中送炭------急人之所急

三月栽薯四月挖------急不可待;急于求成

沙漠里盼水喝------干着急

上午栽树,下午乘凉------急不可待

上午栽树,下午取材------*太急

烫了屁股的猴子急红了眼

消防龙头打不开------干着急

哑巴喊救火------干急说不出

哑巴有理说不清------干着急

栽完树就想乘凉------急*子

唱空城计------急办法

第2篇:关于形容着急的歇后语

上午栽树,下午取材——心太急了

王八肚子上*鸡毛——龟(归)心似箭

手榴*的脾气——一拉就火

牛踩瓦泥——团团转

火烧到额头——迫在眉睫

火烧湿竹子——直爆

火绒子脑袋——沾火就着

灯盏无油——火烧芯(心)

没有庙会了——别挤(急)

扭紧了发条的闹钟——憋得足足的

油锅里煮豆腐——越煮越燥

炒虾等不得红——真*急

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到水边才脱鞋——事到临头

*等骨头——急得很

兔子上树——赶急了

说着风,便扯篷——太*急了

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吃了秦椒烤火——里外发烧

赶水牛上山——逼到头上了

晒干的爆竹——有火就大叫

着火挨板子——两头发烧

阎王搓麻绳——结(急)鬼

船上失火——急坏岸上人

椅子底下着火——烧着屁股燎着心

硫磺脑袋——沾火就着

腊月里打赤膊——心火太重

筒车打水——团团转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本人需要20个谐音歇后语

骑驴看唱本-歇后语是走着瞧。

解释:骑驴看唱本,就是骑着驴边走边看,所以就是边走边瞧,也就是“走着瞧”。

走着瞧

拼音: [ zǒu zhe qiáo ]

释义:谓试看事物发展结果究竟怎样。表示一种胸有成竹、预料到事物必然结果的不让步的语气。

引证:老舍 《骆驼祥子》五:“这样想好,他看大家一眼,仿佛是说:咱们走着瞧吧!”

扩展资料:

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例如:

水仙不开花——装蒜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百川归海——大势所趋

蝎鳓虎子掀门帘儿---露一小手儿

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例如:

炒了的虾米—— 红人(仁)

揍鸡毛—— 壮胆(装掸)子

冬瓜皮做甑子—— 不争(蒸)气

豆芽炒虾米(小虾)—— 两不值(直)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百度百科—歇后语

井底之蛙一一歇后语

ba:巴掌长疮——毒手 巴掌穿鞋——行不通;走不通 巴掌上摊煎饼——巧手;好手 扒了皮的癞蛤蟆——活着讨厌,死的还吓人 扒了墙的庙——慌了神 芭蕉插在古树上——粗枝大叶 芭蕉开花——一条心;紧相连 芭蕉叶上垒鸟窝——好景不长 疤瘌眼长疮——坏到一块了 拔草引蛇——自讨苦吃;自找苦吃 拔葱种海椒——一茬比一茬辣 拔节的高梁——节节高;节节上升 拔浪鼓——两面光 拔了的闹钟——专做提醒人的事 拔了萝卜——窟窿在 拔了萝卜栽上葱——一茬比一茬辣 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拔了毛的鸽子——飞不了 拔了塞子不消水——死心眼 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跋脚驴子追兔子——赶不上;撵不上 跋脚马上战场——有死无活 跋子拔萝卜——歪扯 跋子踩高跷——早晚有他的好看 跋子打围——坐着喊;坐地呐喊 跋子赶马——望尘莫及 跋子上台——立场不稳 把鼻涕往脸上抹——自找难看 把肥料浇到莠草上——劳而无功;有劳无功 把脸装进裤挡里——见不得人 把人赶到墙根下——走投无路 把娃娃当猴耍——愚弄人 把妖猜当成菩萨——善恶不分 靶场上的老黄忠——百发百中 霸王别姬——奈何不得;无可奈何 bao:包办的婚姻——身不由己;不由自主 包单布洗脸——大方 包公的尚方宝剑——先斩后奏 包公的铡刀——不认人 包公断案——认理不认人 包公放粮——为穷人着想 包公杀亲侄——先治其内,后治其外 包公审案子——铁面无私;六亲不认 包公铡皇亲——法不容人 包脚布上飞机——一步(布)登天 包脚布上生虮子——好角(脚)色(虱) 包脚布做鞭子——文(闻)不能文(闻),武(舞)不能武(舞) 包脚布做夹扣子——又臭又硬;臭硬 包脚布做围脖——臭一圈儿 包元宵的做烙饼——多面手 包子吃到豆沙边——尝到甜头 包子咧嘴——美出馅了 包子熟了不揭锅——窝气 包子张嘴——露馅 苞谷棒子生虫——专(钻)心 苞谷面糊——没多大油水;油水不大 雹子砸了棉花棵——光杆司令 宝囊里取物——手到擒来 宝塔顶上的宝葫芦——尖上拔尖 饱带干粮晴带伞——有备无患 保险柜挂大锁——万无一失 保险柜里安——暗藏杀机 报国寺里卖骆驼——没有那个事(寺) 报时的雄鸡——不用催 报纸上的社论——句句讲真理

班门弄斧的歇后语

歇后语:井底之蛙一一目光短浅。

井底之蛙

拼音: jǐng dǐ zhī wā

解释: 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出处: 《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举例造句:?井底之蛙,所见不大;萤火之光,其亮不远。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五回

拼音代码: jdzw

近义词:?一孔之见、坐井观天

反义词:?见多识广

歇后语: 井底的癞蛤蟆

灯谜: 最没见识的人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见识少

英文: a frog in a well

故事: 很久以前,一只生活在废井里从没有跳出井来的青蛙,有吃有喝,觉得很满足。一天他好奇问路过的海龟天有多大。海龟告诉他天是如何如何广阔,青蛙不能理解海龟所描述的,总认为天只不过井口那么大。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班门弄斧的歇后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歇后语名称:班门弄斧

歇后语拼音:bān mén nònɡ fǔ

歇后语释义:自不量力

歇后语示例:班门弄斧——自不量力

拓展阅读:班门弄斧的成语故事

据考证,唐朝柳宗元《河东先生集·王氏伯仲唱和诗序》就有“操斧于班郢之门”的句子。这一句中的班,指的是春秋末年鲁国的著名工程技术家公输班。斧子是他经常使用的工具。郢,指的是春秋时楚国郢都某一个对掌握用斧技术的工匠的技巧有充分了解的人。柳宗元说自己为王氏兄弟的诗集写序,就象在公输班和郢人面前使用斧子似的不自量力,这是一句自谦的话。宋、元时期,曾流行着“鲁班门下弄大斧”之类的说法。元代关汉卿的杂剧《金线池·楔子》中有“兄弟对着哥哥根前,怎敢弄斧班门,徒遗笑耳”的对白。在这里,“弄斧班门和“班门弄斧”就只有词序上的不同了。但人们通常以为这句话始于明代无名氏《题太白墓》这首诗,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死后葬在安徽当涂县长江边上的石矶,来往江边的人,即使不会作诗,也要在墓前写几句。因此便有人写了“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来讽刺那些好在行家面前炫耀自己的人们。总之,“班门弄斧”这句常用的成语,由来已久。

公输班(有的书也把班写成般或盘),鲁国人,所以又称鲁班,也称公输子。关于他的故事,见于《墨子》、《管子》、《孟子》等书。他出身于贵族,致力于工程技术,发明了不少新式武器,改进过生产工具,有巧人、巧匠之称。鲁国虽然最早实行封建改革,可是,在公输班生活的年月里,鲁国的国君却比较保守,不能适应当时急剧变化的新形势,公输班的才能在鲁国得不到施展。于是他就离开了鲁国,南下游历到新兴的楚国,曾为楚国打败越国作出了贡献。由于他将自己的技术为那些雄心勃勃的封建统治者扩展他们的霸业服务,所以便遭到与他同时的另一位在工程技术方面也有很高造诣,但在政治上却主张发展生产,反对战争的墨子的强烈反对。因此,现今流传下来的先秦古书中有关公输班的.故事,多见于有关墨家的记载,并与墨子的事迹联系起来。

据说,公输班到楚国时,楚国正在和越国打仗。楚国处在长江上游,越国处在长江下游。楚国进攻时,是顺流而下,退却时是逆流而退,有利时进攻,不利时退却就难。越国恰恰相反,进攻时逆流而上,退却时,顺水后撤,有利时进攻,不利时退却很迅速。越国因此多次打败楚国。公输班为楚国发明了一种在水上作战的新式武器“勾拒”,帮助楚国多次打败越国。可是,墨子出于他的“非攻”主张,对于公输班这个重明,却持反对态度。

传说,公输班又削竹片和木料作成木鸢(冤),可以在天上飞三天三夜不落下来,他自以为这是再精巧不过的了。墨子却很瞧不起地对他说:“你作木鸢的贡献,远不如车匠作车辖的贡献大。车匠一会儿工夫就能用三寸木料削成车辖,车辖是载重五十石的车子上不可缺少的零件,依我看来,有利于人民生活需要的发明创造才是真正的技巧!”墨子没有想到,公输班的这个发明,是人类征服空间世界的一次重大尝试哩!

《墨子》上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楚国准备攻打宋国,公输班特为楚国制造了攻城用的云梯。这时,墨子正在齐国,听到这个消息,他就日夜兼程从齐国赶到楚国去劝阻。他走了十天十夜,走得脚上打了泡,又磨起了一层厚茧,但他也不在意,只是从身上撕下一块衣裳把脚上的裂口包扎了一下,又继续赶路,一气走到了楚国的都城郢都。

一到郢都墨子就去找公输班,公输班见他来了,就客气地问道:“老先生远方来此,有何见教?”墨子说:“北方有人侮辱了我,想托你去杀掉他……”公输班一听,很不高兴。墨子连忙说,“我送你千金作报酬如何?”公输班生气了,回答说:“我从来是义不的!”墨子听了,直起身来,向公输班拜了两拜说:“请听我说,我在北方,听说你造了云梯,准备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过呢?楚国多的是土地,缺少的是人手,杀掉一些自己所缺少的人手,去争夺一些自己已经多余的土地,不能说这种做法明智。宋国没有罪,无缘无故去攻打它是不仁,你明明知道,却不争辩劝阻,不能说是忠,争辩了没有达到劝阻的目的,不能说是强。你的义是不杀少的人而杀众多的人,这不能说是有见识。”一席话把公输班说得无言以答。墨子说:“那么你就别干了吧!”公输班说:“我已经跟楚王说过了。”墨子说:“那你就带我见楚王去!”公输班说:“好!”于是墨子就去见楚王。

楚王接见了他,墨子说:“现在有一个人,放着自己的轿车不坐,却想去偷邻居的破车子;放着锦绣不穿,却想偷邻居的短毡袄;放着好米好肉不吃,却想偷邻居的糠糟,这个人是怎么回事呢?”楚王说:“这个人一定是患了偷窃病了。”墨子说:“楚国的云梦泽里,满是犀、兕、麋、鹿,长江和汉水里的鱼、鳖(别)、鼋(元)鼍(陀)比什么地方部多,宋国却是连野鸡,兔子、鲫鱼都没有,比起来这不是同好米好肉和糠糟—样吗?楚国有高大挺直的松树,纹理细密的梓树,坚实的楠木,芳香的樟木,而宋国连长成材的树都没有,比起来不是同锦绣和短毡袄一样吗?所以,照我看来,大王攻打宋国,不是同样的没有什么道理吗?”楚王说:“不错,不过,公输班已经替我把云梯造好了呀1我不打宋国不行!”

于是,墨子又去见公输班。墨子解下身上的带子当作城墙,用写字的小木片作武器,和公输班进行守城攻城的对抗演习。公输班九次变更自己的攻城武器,墨子九次都把他挡住了。公输班攻城的器械都用尽了,墨子守城的办法还多着哩!公输班没有办法了,只好说:“我知道怎样制你,但是我不说。”墨子也说:“我知道你要怎样制我,我也不说。”楚王问墨子是啥意思?墨子说:“公输子的意思不过是把我杀掉。他以为杀死我,宋国就守不住了。可是他不知道我的弟子禽滑厘等百人,已经拿着我的守城工具,在等着楚国去攻打。就是把我杀死了,也没有用。”楚王看到当时攻宋,没有取胜把握,只好放弃了攻宋的打算。

公输班经过这次和墨子的较量,也认为帮助楚国去攻打宋国不对。墨子说服了公输班和楚王之后,便回去了。走过宋国的时候,正碰上下雨,就在宋国的城门洞里避雨。守门的人,因为提防楚国来攻打宋国,怕混进奸细,也没有开门请他进去。他也没有向宋国人炫耀他的功劳。

通过这些故事,使我们看到春秋末年,生产力的水平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一批创造先进技术的人物,而先进技术往往最先运用在军事方面,公输班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至于后世相传的公输班,却成了带有神话色彩的人,被工程建筑方面的各行各业,为木匠、泥瓦匠、铁匠、石匠尊奉为祖师,称他为“鲁班爷”,附会了不少神话传说。作为一本历史读物,我们就不去叙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