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经典名句中关于法治_古今中外法治名言
1.20条生意经典格言
2.做生意的名言名句
3.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谁?
4.关于荣辱的诗句名言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手抄报内容
6.国学知识竞赛选择题及答案
7.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诗人李白被流放夜郎,在白帝城得知大赦的消息。一句“轻舟已过万重山” 淋漓尽致地表达他重获自由的欣喜之情。就在李白到达这里500多年前。刘备兵败猇亭,退守白帝城,却是忧愤不已沮丧之极。
公元223年的春天,临终前的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你的才能远胜曹丕十倍,一定能安邦治国,完成我兴复汉室的愿望。你要辅佐刘禅,但 “如其不才” 你可以自己选择合适的人。刘备的托孤之言让诸葛亮泪如雨下。臣尽 “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君臣之间的信任与承诺就这样最终成就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
刘备死后诸葛亮花了五年时间发展生产,恢复国力,重新与东吴结盟,平定南中的叛乱。解决了这些后顾之忧,诸葛亮开始率领大军一次又一次翻越秦岭,向曹魏发起攻击,就是要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夙愿。
当蜀汉大军集结汉中,准备第一次北伐的时候,魏延向诸葛亮提出分兵五千,出子午谷,十日内便可直抵长安城下。诸葛亮则认为此举太过冒险,他选择最远的一条线路,也就是出祁山,夺取陇右三郡,再相机进攻关中。结果因为马谡失守街亭,使得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许多人认为因为没有纳魏延的建议,诸葛亮失去了“北定中原饮马河洛” 最为有利的一次机会。也有人因此质疑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说他 “空劳师旅无岁不征,未能进咫尺之地”,这样的说法,似乎更是印证了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 “应变将略非其所长” 的评价。
陈寿认为诸葛亮 “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这个观点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很多论者据此分析,诸葛亮的军事谋略比较欠缺。而五次北伐最终劳而无功则是明证。“奇谋为短”,是指欠缺出奇制胜的谋略。那么如果真如陈寿评价的那样,诸葛亮还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那个智计百出、稳操胜券的诸葛亮吗?那个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七擒孟获,空城计的主角,不是手摇羽毛扇的诸葛亮又是谁呢!
可以看出,这些经典的情节并非罗贯中凭空虚构的。三国之后,人们对诸葛亮推崇备至,在历代文人和民间艺人的共同作用下,赋予孔明的色彩越来越浓重。的作者罗贯中根据这些野史传闻特别是《三国志平话》的相关情节对史实进行移植或者是重构。即使纯粹虚构的情节,也编排得大致符合情理,正是用了这样的艺术手法,达到了美化和神化诸葛亮的艺术目的。
清代批评家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有三绝。其中他称诸葛亮为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是为智绝。毛宗岗把中的诸葛亮概括为智慧绝顶之人。既准确又深得人心。但是,离开,回归 历史 。诸葛亮还是那个靠锦囊妙计,决胜于千里之外的人吗?诸葛亮的智慧又到底体现在哪里呢?
公元207年,屯兵新野的刘备,三顾茅庐结识了比自己年轻二十岁的诸葛孔明。二人见面,有一段精彩对话,后人称为“隆中对”或者”草庐对”。其中,诸葛亮清晰地分析了天下大势并且制定出具体战略。那就是首先夺取荆州,再取益州,然后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待时机成熟,从荆、益两州分兵北伐,天下响应。“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历史 上,魏蜀吴三国鼎立,并非势均力敌。尤其是曹魏和蜀汉之间的实力对比相距甚远。曹魏占据的经济最为发达的中原地区,户籍人口超过440万。而蜀汉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只占据益州一地,户籍人口不足百万两国军力对比更是悬殊。既然如此,诸葛亮却始终坚持北伐的军事战略,其用意究竟是什么呢?
就在诸葛亮去世三十多年后,有人对他屡次北伐却不能建功的原因依然不能释怀。当时,东吴一个名叫张俨的官员与晋臣袁准在洛阳有过一番讨论。 历史 上的这次对话非常有名,被后人称作七问七答。张俨问道 “以诸葛亮的杰出才能,为什么总是劳而无功?” 袁准回答 “诸葛亮以持重为本,而在军事上的应变,则非所长,故不敢用其短。”袁准说,诸葛亮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他屡次北伐最终未能成功的根本原因还是曹魏、蜀汉两国的实力对比太过悬殊。袁准也说道了,蜀军的长处轻锐,但是缺乏良将。俗话说,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其实反映的就是蜀汉的人才、军事力量、国力都要弱于曹魏。后世有论者认为,当时相对弱小的蜀汉应该闭关守险。如果坚守这样的方略,蜀汉不仅江山稳固,百姓也可以安居乐业同享太平。
诸葛亮屡次北伐,连年用兵的做法显然是穷兵黩武。将蜀汉本就不强的国力消耗殆尽。建兴5年即公元227年,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上了一道奏表,在奏表的结尾,诸葛亮说“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就要告别陛下出师北伐,我一边写表,一边流泪,真不知该说些什么。这道奏表就是流传千古的《出师表》。
如果我们要探究诸葛亮坚持北伐的动机,《出师表》应该是最好的切入点。“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应该说这就是他北伐的精神力量也是诸葛亮后半生一切活动的精神。
《后出师表》不仅因为有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名句而名垂青史,更为重要的是诸葛亮在表中明确提出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的政治主张。也正是这种拥戴正统、匡复汉祚的春秋大义,高度契合中国儒家传统思想的最高政治以至于九百多年后南宋诗人陆游感慨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至今保存在南阳武侯祠中的《前后出师表》相传是抗金名将岳飞手书。公元1138年,岳飞在北上抗金途中夜宿武侯祠。那一晚秋雨绵绵,寒风萧萧岳飞夜不能寐。他起身掌灯,遍观祠内先贤文辞。当看到诸葛亮的《出师表》,岳飞心驰神往,泪如雨下。不禁挥笔抄写起来
南宋名臣文天祥抗元被俘,在押解北上途中,他难掩激愤之情,写下了《怀孔明》:
至今出师表,读之泪沾襟。
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
文天祥在他那首流传千古的《正气歌》中说道: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文天祥所说的正气是传统 社会 的道德基础。“时穷节乃见” 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因此说,是文天祥将诸葛亮和《出师表》提升到中华民族灵魂的高度。
蜀汉与强大的曹魏、东吴对峙并立长达40年之久。如若褪去诸葛亮算无遗策通天晓地的七彩光环,还原 历史 真实的话,他的稳固,民心所向的根源是什么?在这一方面,诸葛亮的过人之处又在哪里?
都江堰是中国水利史上最伟大的工程。诸葛亮入蜀之后,革除了以往都江堰工程维修主要由民间自行承担的做法。专设堰官,并且成立一支1200人的巡堰队伍,将整个灌区的维护、浚修以及防洪监管一并纳入到国家管辖范围之内。公元223年9月。诸葛亮颁布了这样一道法令:按九里堤捍护都城,用防水患。今修筑浚告尔居民,勿许侵占损坏,有犯治以严法。这是中国治水史上第一部防洪律法。也是诸葛亮入蜀以来颁布的众多律法之一。“有犯治以严法”逐渐成为百姓与官员无不遵晓的国家意志。因此,张俨与袁准讨论诸葛亮治蜀得失的时候袁准称赞他“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总结诸葛亮平生功业时也有评价“行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公元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禅让,成为西晋的开国之君,史称称晋武帝。司马炎对诸葛亮向来钦佩。在向曾经追随诸葛亮北伐的谋臣樊建询问这位汉丞相治理国家的智慧究竟体现在哪里时,樊建非常确定地回答,那就是“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足感神明”。当马谡违反军令,失守街亭。诸葛亮没有因为对马谡的栽培赏识而徇私枉法。不仅是“挥泪斩马谡”,而且上书后主刘禅“请自贬三等”,主动将街亭战败的责任归咎于自己。
临刑之前,马谡留下一封遗书。他说,“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 ,我马谡虽死无恨,虽死无怨。秉公执法,绝无私念,惟有公正,才能做到赏罚分明。这就是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东晋著名史家习凿齿由衷感叹“诛之而不怒,天下有不服者乎”自秦汉以来,没有人能像诸葛亮那样善用法治。
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中非常精彩的一个章回。刘备来到卧龙岗的诸葛草庐,抬头便见中门上大书一联,“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待不多时,孔明从睡梦中醒来。口吟诗曰“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罗贯中笔下的寥寥数语。一个仙风道骨儒雅自信的诸葛孔明就跃然纸上。不过,根据东晋人裴启的《语林》记述,诸葛亮的形象是“乘素舆著葛巾执白扇,指挥三军,众军皆随其进止。”与相比,真实 历史 中的诸葛亮显然要简单朴素得多。
早在《三国志》问世之前,陈寿就已经编成《诸葛亮集》二十四篇。在上表晋武帝司马炎时他说,蜀汉在诸葛亮的治理下,“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 直到诸葛亮去世后,百姓还在追念他。至今梁益二州的百姓赞叹,追述他的话还能传到耳朵里。
1700多年,过去巴蜀大地还能时常看见白巾缠头的农人。如果追问缘由的话,很多人会说,这是祖先传下来的是为丞相诸葛亮戴孝,因此子孙相沿,直到今天。
成都武侯祠闻名天下。当人们慕名而至是才会发现,武侯祠大门上的匾额题字,却并非武侯祠,而是汉昭烈庙。本该具有一千七百多年 历史 的刘备庙,在百姓口中不知何年何月竟成了家喻户晓的武侯祠。民国年间,还有人为此赋诗:
门额大书昭烈庙,
世人都道武侯祠。
由来名位输功烈,
丞相功高百代思。
成都武侯祠实际上是一个君臣合祀的庙。“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诗人李白用鱼水的关系来形容刘备和诸葛亮肝胆相照的千古佳话。刘备礼贤下士的气度,诸葛亮一诺千金,士为知己者死的气概,是无数后来者心向往之。君臣合祀也正是这种美好意愿最恰当的体现。
武侯祠西侧就是刘备的惠陵。这是诸葛亮亲自为刘备选择的风水宝地。中国历代帝王都把宫殿、陵墓的营建视为头等大事,而且往往极尽奢华。而在诸葛亮治下,蜀汉的惠陵成为中国封建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小者之一。
修建在定军山脚下的武侯墓则更是朴素。因为诸葛亮在临终前曾遗命“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殓以时服,不需器物”,诸葛亮在这里下葬之后,连坟垄都没有。据说是当地百姓自发捧土添坟,才有了这隆起的墓冢。三十年后曹魏镇西将军钟会在征蜀途中曾专程到诸葛亮墓前祭拜,并且下令任何人不得在此砍伐树木。这两株汉桂守护着武侯墓已经一千七百多年了,至今依然枝繁叶茂,花开时节,十里飘香。后人撰写的对联今天读起来依然令人动容“水咽波声一江天汉英雄泪。山无樵十里定军草木香”。
公元234年的秋天,渭河之滨的五丈原,诸葛亮与他的老对手司马懿,在这里已经对峙长达百天。无论诸葛亮如何挑战。畏蜀如虎的司马懿就是坚守不出。连年征战,事无巨细的操劳,诸葛亮终于倒下了,享年五十四岁。
倘若以成败而论,诸葛亮终究没能达成他的理想,使得后人为之扼腕叹息。但是,从27岁初出茅庐,近三十年励精图治,呕心沥血。诸葛亮不仅开创了蜀汉的 历史 ,也开创了三分天下的局势。他的人格和美德更是足以成为后人景仰的千秋楷模。故此,钱穆先生认为,诸葛亮是中国文化传统中理想人格的化身。他说有了一个诸葛亮,全部三国 历史 就光明了,一切都变成有色彩,有意义。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五百多年后,诗人杜甫来到成都,在友人的扶助下,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这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他目睹国事艰危,生灵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他来到武侯祠为自己,也为后人,写下了一篇悲凉的千古绝唱。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六年后诗人又辗转夔州,看到白帝城的先主庙与武侯祠毗邻而建相依相伴由此怀想二人君臣际遇同心一体终成三分霸业,感慨之余再留诗篇:
诸葛大名垂宇宙,
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
万古云霄一羽毛。
20条生意经典格言
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培 根
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浜投痰纳嗤贰?——弗莱格
重复是学习之母。 ——狄慈根
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利希顿堡
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劳
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B.V
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笛卡儿
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 ——洛 克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日·法拉兹
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
贝勒斯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普列汉诺夫
*勤奋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意大利)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郭沫若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真心英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雨果
**励志名句**
01、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02、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03、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04、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05、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06、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07、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08、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09、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10、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11、人生伟业的建立 ,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12、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13、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14、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15、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
16、一个人最大的破产是绝望,最大的资产是希望。
17、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18、如果寒暄只是打个招呼就了事的话,那与猴子的呼叫声有什么不同呢?事实上,正确的寒暄必须在短短一句话中明显地表露出你对他的关怀。
19、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20、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21、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
22、没有一种不通过蔑视、忍受和奋斗就可以征服的命运。
23、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24、没有天生的信心,只有不断培养的信心。
25、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26、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27、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
28、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29、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吧!
30、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31、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32、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26.三思而后行。——《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译: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太贪玩,放松要求便会一事无成;做人行事,必须谨慎思考,考虑周详才会有所成就。任性、马虎、随便只会导致失败。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译: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有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译:努力学习却不感到满足,教导别人不感到厌倦。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译: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译:想看到更远更广阔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层楼。想学到更多更深的知识,你就要比原来更努力。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译: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抓紧时间勤奋学习,到老了想读书却为时已晚。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52.学不可以已。——《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5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58.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59.好学而不贰。——《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6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秦伯》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6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6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6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6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6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66.差之毫厘,缪以千里。——宋·陆九渊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6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6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7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7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7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83.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语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8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家安定,繁荣起来。
8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8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89.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9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9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
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小人之间的交往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9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9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史记》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10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译: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举动,小乌鸦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
(1).劝人珍惜光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一寸光阴一寸金,存金难买存光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告戒人要诚信
1.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翟,战国思想家
2.内外相应,言行相称。
--韩非,战国哲学家、教育家
3.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屈原,战国诗人
4.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周,战国哲学家
5.人背信则名不达。
--刘向,汉朝经学家
6.伪欺不可长,空虚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
--韩婴,汉朝诗论家
7.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畅泉,晋朝隐士
8.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程颐,宋朝哲学家
9.多虚不如少实。
--陈甫,宋朝哲学家
10.以实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
--杨简,宋朝学者
11.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德莱赛,英国作家
12.言忠信,行笃敬。
--论语
13.欺人只能一时,而诚实却是长久之策。
--约翰雷,英国学者
14.生命不能从谎言之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德国诗人
15.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16.对己能真,对人就能去伪,就像黑夜接着白天,影子随着身形。
--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家
17.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西赛罗,古罗马政治家
18.人如失去了诚实,也就失去了一切。
--黎里,英国散文家
19.诚实最好的政策。
--弗兰克林
20.人若能摒弃虚伪则会获得极大的心灵平静。
--马克吐温
(3).劝人宽容,凡事要看得开
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
(4)坚强的意志\坚定的决心
我成功是因为我有决心,从不踌躇。拿破仑一世 名言警句
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宽容、忍让、和善。-《人性的弱点》 名言警句
使你疲倦的不是前面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佚名 名言警句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名言警句
(5)关于爱情
真正的爱就要把疯狂的或是近于*荡的东西赶得远远的。柏拉图 名言警句
(6)关于修身
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宋)欧阳修 名言警句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 名言警句
品德,应该是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法)孟德斯鸠 名言警句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名言警句
(7)人要时常自省——认识自己
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日本)
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德国)
天上的繁星数得清,自己脸上的煤烟却看不见。(马来西亚)
给自己唱赞歌的人,听众只有一个。(日本)
莫笑别人背驼,自己把腰挺直。(苏联)
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每个人都知道鞋子挤脚的地方。(拉丁美洲)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不会评价自己,就不会评价别人。(德国)
如果你指挥不了自己,也就指挥不了别人。(美国)
当面怕你的人,背后一定恨你。(英国)
回答者:奇妙星空 - 秀才 二级 2-10 20:54
其他回答 共 1 条
[学习学习]名言警句精选(音序排列)
B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
还有其它: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吃一堑,长一智。(古谚语)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一刻值千金。(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
富贵不能*,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G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H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J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L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M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N
做生意的名言名句
1.生意是为社会大众贡献服务的,因此,利润是它应得到的合理报酬。
2.不可一直盯着顾客,不可纠缠罗嗦。
有些人会一直刻在记忆里的,即使忘记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但是每当想起他时的那种感受,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3.地点的好坏,比商店的大小更重要;商品的好坏,又比地点的好坏更重要。
一个人总是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仰望和羡慕着。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眼里。
4.商品排列得井然有序,不见得生意就好,反倒是杂乱无章的小店,常有顾客登门。
5.把交易的对象都看成自己的亲人。是否能得到顾客的支持,决定商店的兴衰。
7.要把顾客的责备,当作“神佛的话”,不论是责备什么,都要欣然接受。
最难抑制的感情是骄傲,尽管你设法掩饰,竭力与之斗争,它仍然存在。即使你敢相信已奖它完全克服,你很可能又因自己的谦逊而感到骄傲。
6.销售前的奉承,不如售后服务。这是制造“永久顾客”的不二法则。
人生最重的事,不是您此刻站在何处,而是您此后要朝阿谁标的目的,只要标的目的对,找到路,就不怕路远。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变幻的世界,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的选择,其实,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选择。每当我们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交警是我们自己,自己选择要去的方向。在人生中,人生所给予我们的是有限的,属于我们的,我们要珍惜,不我们应得的,那就别去强求,有时放弃才是我们最好的选择。人生绽放光彩时,总是在我们做出完美的选择。
8.不必忧虑资金的缺乏,该忧虑的是信用不足。
9.购要稳定,简化。
10.只花一元钱的顾客,比花一百元的顾客,对生意的兴隆更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力。
11.不要强迫推销。不是卖顾客喜欢的东西,而是卖对顾客有益的东西。
12.要多周转资金。一百元的资金周转十次,就变成了一千元。
13.遇见顾客前来退换货物时,态度要比原先出售时更和气。
生涯即人生生涯即竞争,生涯规划就是个人一生的竞争策略规划,即人生规划。生涯要规划,更要经营,起点是自己,终点也是自己,没有人能代劳。
14.当着顾客的面斥责店员,或夫妻吵架,是赶走顾客的“妙方”。
15.出售好商品是件善事,为好商品作宣传更是件善事。
16.要有这样坚定的自信和责任感:如果我不从事这种销售,社会就不能圆满活动。
17.对批发商要亲切。有正当要求,就要坦诚地原原本本地说出来。
18.即使赠品只是一张纸,顾客也是高兴的。如果没有赠品,就赠送“笑容”。
19.既然要雇店员为自己工作,就要在待遇,方面订立合理的制度。
做生意经典名言
1. 开店学习的不仅是做生意,还更应该学会做人;
2. 开店收获的不仅是钱,还丰富了人生的经验和阅历;
3. 开店再忙,也别忘关心自己的健康,关心你身边的家人,有身体才有一切,有爱才有幸福;
4. 感谢你的客户,感谢支持你的亲人,感谢帮助过你的人,不管生意好与坏,感恩的心要常在;
5. 关注报纸,关注电视,关注网络,关注你身边的人群,流行的趋势自在其中。
6. 选址时多跑点路,盘店时多问些人,开店后可以少费点心,
7. 服饰要学会搭配着卖,服装与饰品搭配,裙子与鞋子搭配,新货与旧货搭配,搭配好会卖得让你心花怒放;
8. 上货不要跟风,卖货不要心急,把心态放平稳,急功近利可能会让你得不偿失;
9. 不管你的心情如何,不管前面发生了什么,对每一位进店顾客笑脸相迎;
10. 接待顾客不要急于求成,要学会换位思考,想顾客所想,说顾客喜欢听的,要做到生意不成人缘成;
11. 开店要关注天气,进货更需要提前预测后面一段时间的天气;
12. 服饰的流行周期短,变化快,刚开店的新手不能把握好规律,切记见好就收;
13. 空闲时少点钱,多点货,钱少点得迷茫,钱多点的陶醉,只有点货能让你清醒;
14. 想尽一切办法消灭过期库存,否则你将没有利润和流动资金;
15. 货就是钱,钱只有流动才能创造利润,即使利薄你能流动快,照样能赚大钱;
16. 方法比方向重要,方向不能天天改,方法可以天天改进;
17. 25.方法比困难多,好的方法来源于不断的实践,学习,思考,总结;
18. “天时、地利、人和”是成功的良好准备,开店也离不开这句古语;
19. 可以志比天高,但莫忘脚踏实地,每一步踩实了再跑;
20. 防骗子,防钞票,防小偷,这三者对新人情有独钟,这“三防”看过后还要牢记于心;
21. 不要轻信广告,不要加盟,不要网上进货,这“三不”同样要牢记于心,因为你还没有足够的鉴别力;
22. 从小处学起,从小事做起,从小量批起,记住这“三小”能让你在开店初期少栽大跟头;
23. 好店面,好货源,好口才,努力成为“三好”店主,这将让你离成功更近;
24. 开店是辛苦的,08年开店可能比以往更辛苦,快乐和成功属于能消化辛苦并迈过艰难的人;
25. 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方向,没有绝对好的方向,选择开店项目及经营类别等方向问题都要结合自己的定位;
26. 开店前记住“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开店后多想想另一句“没有不赚钱的行业和生意,只有不会赚钱的人和商店”;
27. 新手开店,自己亲自看店比你想一百个办法指导别人更有效;
28. 学点服饰方面的专业知识,比如面料区分,比如颜色搭配,开店可以不要学历,但不可没有学习力;
29. 没有绝对好的货源,店主家园也不会特别推荐任何货源,只有靠你自己寻找最适合你的货源;
30. 学会与批发商打交道,与好的批发商成为朋友,成为他喜欢的顾客,这将会对你有好处;
20条经典的教育格言
1、如果有人问我:我怎样能够以简单的公式概括我的教育经验的本质时,我就回答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2、教育的伟大目标不只是装饰而是训练心灵,使具备有用的能力,而非填塞前人经验的累积。
3、“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4、把美德、善行传给你的孩子们,而不是留下财富,只有这样才能给他们带来幸福: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男人最大的秘密往往告诉红颜知己,不是同性、家人或妻子。当红颜知己成了妻子,她的这部分权力马上被取消了。
Apart from tears, only time could wear everything away. While feeling is being processed by time, conflicts would be reconciled as time goes by, just like a cup of tea that is being continuously diluted.
5、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让它如何发光。
6、教育是把人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
7、如果你想要儿童变成顺从而守教条的人,你就会用压服的教学方法;而如果你想让他们能够独立地、批判地思考并且有想象力,你就应当取能够加强这些智慧品质的方法。
8、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
9、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
10、好的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使学生找寻真理。在第一种情况下,运动是由上而下进行的;在第二种情况下,运动是由下而上进行的。前者是学生由顶峰开始,努力走向基础;后者是从基础开始,学生站在基础上面,然后进到终点,升到顶峰。
11、教学要合一,有三个理由
第一,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第二,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
第三, 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
经验一:光鲜的招聘现场背后不一定代表一个正规友善、蓬勃向上的公司。比如20xx年初我经历过一个大型**超市,它很快就倒闭了,招聘现场非常热闹,招聘手法非常有现代感--但是,两个月后,这家公司倒闭了。所以判断一个公司的实力,最好还是上网查一下、到公司问一下,像这个公司的供货商或者合作伙伴打听一下,绝人不能看招聘时的场面或者招聘人员的自我宣传。
12、德性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
13、如果谁希望自己的儿子尊重他和他的命令,他自己便应十分尊重他的儿子。因为儿童应该很少受到鞭笞的惩罚,所以我觉得斥责过多,尤其是盛怒呵斥,结果,差不多也是同样的不好。它可以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时可以减少孩子对父母的尊敬。
14、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15、应该尽可能地避免一切可能引起学生对自己记忆丧失信心的因素,因为这种经常跟优柔寡断的性格结合在一起的不自信,往往会使得儿童记忆力衰退。
16、现代教育的重点在于指导活动和用活动型的教学程序。这种学习类型比正规课堂的学习类型更合理,这主要是因为由活动而学习比正规课堂情境下的学习更有意义,而且更易于迁移到新情境中去。
17、经验证明,小学首先应当教会学生学生怎样学习。小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授予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能力包括一系列与掌握知识有关的技能:会谈、会写、会观察周围世界中的种种现象、会思索、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形象地说,这些技能是工具,没有这些工具就不可能掌握知识。
工作就像爱人,虽然有时跟你闹矛盾,可是天天都要见面。兴趣就像情人,虽然让你燃烧,可是不能代替面包。
对骄傲的人不要谦虚,对谦虚的人不要骄傲。室内植物,例如菊花、常春藤、吊兰,是天然的空气清新剂。
18、你的举止应温和,即使惩罚他们,态度还是要镇定,要使他们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
19、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凡是身体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别的种种,也是徒然。
20、奉劝年轻的教师:不要急于处罚学生,要好好想一想,是什么促使他犯这种或那种过失的。要是设身处地为孩子们想一想,那末就可相信他们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正错误的。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
生意励志格言
1、先赚人心后赚钱。
2、肯动脑筋,善于琢磨。
3、机动灵活,真难辨。
4、争取主动,步步领先。
5、生意人的脑子最值钱。
6、累积你的人脉存折。
7、真诚是最好的合作态度。
8、创新也是一种竞争心态。
9、有钱一起赚才是硬道理。
10、做人要果断,做事要迅速。
11、坦诚相见,才能心心相印。
12、多一个朋友就多一条财路。
13、单干干不长,独行行不远。
14、顾客开了口,生意快到手。
15、和气生财,风物长宜放眼量。
16、做人要大气,合作不忘双赢。
17、以奇制胜,热门之中爆冷门。
18、胸怀有多广,人气就有多旺。
19、没有梦想的人,是最穷的人。
20、有钱大家赚,做人不要太贪心。
21、注重人品,学会选择合作伙伴。
22、合作是一门精深的人际关系学。
23、和气才能生财,竞争不是恶斗。
24、吃亏是福,生意人要大方一点。
25、心平气和,做生意要有好心态。
26、无德必无财,尔虞我诈难长久。
27、人脉决定财脉,左右逢源好赚钱。
28、良好的人际关系带来意外的财富。
29、用别人的水,浇自己的树。
30、气度就是风度,不骄不躁才和谐。
31、只有今天的埋头,才有明天的出头。
32、静心,才不浮躁;尽力,才不后悔。
33、得人心者得天下,得人气者得财气。
34、留条生路给别人,留条财路给自己。
35、浪费一张纸,也会使商品价格上涨。
36、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37、万事以和为贵,不要轻易与人翻脸。
38、朋友多了好办事,利用朋友做生意。
39、让一步换来和气,争一步惹来晦气。
40、用诚信美化心灵,用法治规范社会。
41、不可一直盯着顾客,不可纠缠罗嗦。
42、生意的利益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平衡。
43、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44、将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
45、善举带来人气,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46、做人要有新观念,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
47、有钱人会让自己身边围绕的都是有钱人。
48、人生需要时时提醒,责任需要时时敲打。
49、世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50、强强联手会更强,商人自我发展的战略。
51、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就是最差的主人。
52、不必忧虑资金的缺乏,该忧虑的是信用不足。
53、手牵手,与法治同行;心连心,将诚信同铸。
54、你的房子首先要足够坚固,然后才可以装修。
55、当你没有决定要成功时,你就已经决定要失败了。
56、朝着心中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在为他让路。
57、守法律己时时尽心报国,诚信待人处处竭力为民。
58、出售好商品是件善事,为好商品作宣传更是件善事。
59、自始自终把人放在第一位,尊重员工是成功的关键。
60、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做生意格言
做生意格言
1、用诚信美化心灵,用法治规范社会。
2、手牵手,与法治同行;心连心,将诚信同铸。
3、倡导法治,法治执根于社会;谋求诚信,诚信融汇于民心。
4、守法律己时时尽心报国,诚信待人处处竭力为民。
5、做生意,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做小生意,在于勤;做大生意,要看政治、观局势。潘洪江
6、经营有法有道,交往以信以诚。
7、没有诚信的坚强基石,法制便犹如是建在沙土上的高层建筑。
8、国家安定,商人才可能做生意。曾仕强胡雪岩的启示
9、法治与安定同在,诚信与文明共存。
10、诚信走遍天下,法治和谐人间。
11、诚信处世世界大,一奸一诈为格低。
12、个个互信,守法。
13、做人以诚信为本,治市以法律为基。
14、做人要诚信,做事要守法。
15、生命因诚信而美丽,生活因守法而一精一彩。
16、社会是由诚信与法律组成的双轮车。
17、诚存人自乐,法正民自安。
18、诚信不能只挂在嘴上,法律不能只写在纸上。
19、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
20、经常用诚信的尺子丈量自己,坚持以诚信的言行对待别人。
21、立警为公执法为民长霞一精一神耀神州,与时俱进诚信俱佳玉儒形象映中华。
22、铸诚信,万事兴;严法治,国必强。
23、诚信要靠法律维系,法律要靠诚信遵守。
24、信是为人之道,法是强国之本。
25、做诚信之人,铸法治之国。
26、心连心共筑诚信长城,手牵手齐建法制社会。
27、以诚待人,敬;以信办事,事事成。
28、以做生意来说,有时候三思而行不无好处。霍英东
29、参与,共铸诚信;个个努力,推进法治。
30、法纪为天平,岂容人情充筹码;诚信作准绳,不许利曲直。
31、送东送西送出良心与理智,诚实诚信成就道德与文明。
32、无信则人危,无法则国乱。
33、你诚信我诚信有威信,讲法治护法治个个能自治。
34、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助推器和安全阀。
35、记住,关系特别不可靠,做生意不能凭关系,做生意也不能凭小聪明。马云
36、做生意的唯一目的,就在服务人群;而广告的唯一目的,就在对人们解释这项服务。李奥贝纳
37、虚呈一时之得,诚信享一世之裕。
38、以诚取信心灵美,依法循规事业兴。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20条生意经典格言》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 生意场上正能量短句 专题。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谁?
1、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就是最差的主 人生大全人。
2、小心许下你的愿望,因为说不定它会实现。
3、一个生意人不想破产,好比一个将军永远不预备吃败仗,只自得半个商人 。
4、有钱人会让自己身边围绕的都是有钱人。
5、顾客开了口,生意快到手。
6、爱钱的人很难使自己不成为金钱的奴隶。多数人在有了钱之后,会时时刻刻为保存既有的和争取更多的钱而烦心。他的生意越大,得失越重,越难以找回海阔天空的心境。
7、成功=目标,其他有关成功的定义都只是在解决这句话而已。
8、当你没有决定要成功时,你就已经决定要失败了。
9、精明的商家可以将商业意识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件事中去,甚至是一举手一投足。充满商业细胞的商人,赚钱可以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10、精明的商人只有嗅觉敏锐才能将商业情报作用发挥到极致,那种感觉迟钝、闭门自锁的公司老板常常会无所作为。
11、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12、没有梦想的人,是最穷的人。
13、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14、人生意义的大小,不在乎外界的变迁,而在乎内心的经验。
15、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17、我从不间断读新科技、新知识的书籍,不至因为不了解新讯息而和时代潮流脱节。
经商处事名言 关于做生意有什么名言名句大全摘抄
1、心连心共筑诚信长城 ,手牵手齐建法制社会。
2、信是为人之道, 法是强国之本。
3、守法律己时时尽心报国,诚信待人处处竭力为民。
4、以诚待人,敬;以信办事,事事成。
5、诚信处世世界大,奸诈为格低。
6、没有诚信的坚强基石,法制便犹如是建在沙土上的高层建筑。
7、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
8、个个互信,守法。
9、诚信走遍天下,法治和-谐人间。
10、经常用诚信的尺子丈量自己,坚持以诚信的言行对待别人。
11、诚信经营,古今公理。取信于民,商贸繁荣。质量为上,老幼不欺。信守合同,买卖公平。价格公道,层次透明。以次充好,百姓不依。君子爱财,取之有理。见利忘义,天诛地灭。心善为诚,人言为信。货真价实,买卖满意。现代管理,科学经营。降低成本,以人为本。商品介绍,实事求是。言过其实,自毁声誉。用户至上,笑脸相迎。强买强卖,全民唾弃。挖潜创新,经营上升。质量向上,品牌生辉。诚信经营,发展之本。以心换心,终得民心。
12、货真价实,重诺守信;公平交易,守法经营;依法纳税,平等竞争。
13、诚信不能只挂在嘴上,法律不能只写在纸上。
14、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翩翩起舞。
15、诚信走遍天下,法治和谐人间。
16、性格决定命运,选择改变人生。
17、立警为公执法为民长霞精神耀神州,与时俱进诚信俱佳玉儒形象映中华。
18、守法律己时时尽心报国,诚信待人处处竭力为民。
19、法治与安定同在,诚信与文明共存。
20、诚信要靠法律维系,法律要靠诚信遵守。
21、做诚信之人,铸法治之国。
22厚德载物,诚实守信。履行合同,遵守合约。友好合作,公平竞争。有诺必践,言而有信。职工权益,优先保障。规范经营,以质取胜。求真务实,严格管理。创新技术,改进产品。信息发布,真实合法。促销产品,渠道正当。货真价实,确保安全。会计资料,真实准确。守法经营,依法纳税。维护信用,防范风险。遇有纠纷,协商解决。审计监督,自觉接受。脚踏实地,勤勉廉洁。注重环保,持续发展。尽心竭力,回馈社会。
23、依法守信,文明经营;以人为本,服务社会。健康和谐,你我同行;公平竞争,共谋双赢。
24、讲诚信、重经营;讲发展、重实效;讲诚信、重经营;讲民意、重人本;讲奉献、重清廉。
25、遵守商业道德,信守合同之约,坚守公平竞争,恪守友好合作。
26、诚与信是美德,古贤者倡百年;季布诺值千金,君子言重九鼎。言必信诺必践,千秋史留美名;今盛世商贾兴,做买卖重品行。货明码标实价,品自高有人夸;好评价贡献大,客信赖赢天下。
27、国有国法,行有行规。商贸经营,有矩可循。合同约定,意思坦诚。条款清晰,不设陷阱。货物质量,坚决保证。季布一诺,互相信任。如有失约,应表歉意。主动赔偿,讲究信誉。食品药品,质量第一。生产原料,千万谨慎。冒伪劣,丧失良心。安全卫生,不得越轨。守护商德,尊重生命。平等竞争,守法经营。偷税漏税,必须严惩。买卖禁品,害人害己。走私,末日来临。违法乱纪,社会唾弃。诚存永恒,信立天地。信用和谐,利国利民。
28、诚存人自乐,法正民自安。
29、千方百计请一个高招的专家医生,还不如请一个随叫随到且价格便宜的江湖郎中。管理学者詹姆斯柯林斯
30、钱不是目标,不是结果,也不是消费品,而是成就事业的工具。周成建
31、全世界没一个质量差光靠价格便宜的产品能够长久地存活下来。华硕总经理徐世明
32、人才是利润最高的商品,能够经营好人才的企业才是最终的大赢家。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
33、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控制人的物质欲望有利于磨练自己的意志。当企业家如果光会享乐,早上围着车子转,中午围着盘子转,晚上围着裙子转,企业家就不成为企业家,是败家。鲁冠球
34、管理就是决策。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
35、管理者的最基本能力:有效沟通。英国管理学家L威尔德
36、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美国自由党领袖大卫史提尔
37、如有一天我死去,在我的墓志铭里就写:这里躺着一个很努力为这个社会的繁荣进步贡献自己毕生精力的人。杨国强
38、将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管理学者詹姆斯柯林斯
39、将良品率预定为85%,那么便表示容许15%的错误存在。质量管理大师菲利普克劳斯
40、决不能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作出重大决策。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总裁李艾柯卡
41、可持续竞争的惟一优势来自于超过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著名管理顾问詹姆斯莫尔斯
42、法治与安定同在,诚信与文明共存。
43、手牵手,与法治同行;心连心,将诚信同铸。
44、倡导法治, 法治执根于社会;谋求诚信,诚信融汇于民心。
45那些俱乐部,协会之类的商业团体,是一些建立关系的地方。
46你的房子首先要足够坚固,然后才可以装修。
47培养利益同盟的根本理论就是:你认识谁并不重要,关键是你想认识谁以及谁认识你。
48人生需要时时提醒,责任需要时时敲打.
49生意的利益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平衡。
50我就像拔萝卜的小老鼠。在我之前,老爷爷、老奶奶都已经把萝卜拔松了,所以虽然我力气并不大,但仍然可以把萝卜拔出来。
51心态决定状态闭上眼睛就睡,睁开眼睛就吃,身体状态非常好,这就挺幸福。
52行动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
53严谨而不拘谨,自信而不自傲,平常而不平庸,随和而不随便,放松而不放纵,最后认真而不较真这才是企业家应有的风格。
54、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助推器和安全阀。
55、立警为公执法为民长霞精神耀神州,与时俱进诚信俱佳玉儒形象映中华。
56、做人要诚信,做事要守法。
57、用诚信美化心灵,用法治规范社会。
58、法纪为天平,岂容人情充筹码;诚信作准绳,不许利曲直。
做生意经典名言
1. 开店学习的不仅是做生意,还更应该学会做人;
2. 开店收获的不仅是钱,还丰富了人生的经验和阅历;
3. 开店再忙,也别忘关心自己的健康,关心你身边的家人,有身体才有一切,有爱才有幸福;
4. 感谢你的客户,感谢支持你的亲人,感谢帮助过你的人,不管生意好与坏,感恩的心要常在;
5. 关注报纸,关注电视,关注网络,关注你身边的人群,流行的趋势自在其中。
6. 选址时多跑点路,盘店时多问些人,开店后可以少费点心,
7. 服饰要学会搭配着卖,服装与饰品搭配,裙子与鞋子搭配,新货与旧货搭配,搭配好会卖得让你心花怒放;
8. 上货不要跟风,卖货不要心急,把心态放平稳,急功近利可能会让你得不偿失;
9. 不管你的心情如何,不管前面发生了什么,对每一位进店顾客笑脸相迎;
10. 接待顾客不要急于求成,要学会换位思考,想顾客所想,说顾客喜欢听的,要做到生意不成人缘成;
11. 开店要关注天气,进货更需要提前预测后面一段时间的天气;
12. 服饰的流行周期短,变化快,刚开店的新手不能把握好规律,切记见好就收;
13. 空闲时少点钱,多点货,钱少点得迷茫,钱多点的陶醉,只有点货能让你清醒;
14. 想尽一切办法消灭过期库存,否则你将没有利润和流动资金;
15. 货就是钱,钱只有流动才能创造利润,即使利薄你能流动快,照样能赚大钱;
16. 方法比方向重要,方向不能天天改,方法可以天天改进;
17. 25.方法比困难多,好的方法来源于不断的实践,学习,思考,总结;
18. “天时、地利、人和”是成功的良好准备,开店也离不开这句古语;
19. 可以志比天高,但莫忘脚踏实地,每一步踩实了再跑;
20. 防骗子,防钞票,防小偷,这三者对新人情有独钟,这“三防”看过后还要牢记于心;
21. 不要轻信广告,不要加盟,不要网上进货,这“三不”同样要牢记于心,因为你还没有足够的鉴别力;
22. 从小处学起,从小事做起,从小量批起,记住这“三小”能让你在开店初期少栽大跟头;
23. 好店面,好货源,好口才,努力成为“三好”店主,这将让你离成功更近;
24. 开店是辛苦的,08年开店可能比以往更辛苦,快乐和成功属于能消化辛苦并迈过艰难的人;
25. 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方向,没有绝对好的方向,选择开店项目及经营类别等方向问题都要结合自己的定位;
26. 开店前记住“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开店后多想想另一句“没有不赚钱的行业和生意,只有不会赚钱的人和商店”;
27. 新手开店,自己亲自看店比你想一百个办法指导别人更有效;
28. 学点服饰方面的专业知识,比如面料区分,比如颜色搭配,开店可以不要学历,但不可没有学习力;
29. 没有绝对好的货源,店主家园也不会特别推荐任何货源,只有靠你自己寻找最适合你的货源;
30. 学会与批发商打交道,与好的批发商成为朋友,成为他喜欢的顾客,这将会对你有好处;
做生意的名言有哪些
1、季节商品一溜烟,抓头去尾补中间。
2、有钱不置半年闲,有库不存冷背货。
3、要想壮志凌云,就须脚踏实地。
4、这个世界上,总是会突然冒出一个比你更有钱的人,而且能够一脚把你踢开。但是,如果你先占领了一小块领地,他至少得听听你的意见,甚至还允许你讲讲条件……我们可不能落得这个下场,做个连条件都不能谈的角色!
5、心态决定状态——闭上眼睛就睡,睁开眼睛就吃,身体状态非常好,这就挺幸福。
6、经商需用智,善谋方应市货卖当令不违时,货不停留利自生宁卖一拖,不卖一抢。
7、培养利益同盟的根本理论就是:你认识谁并不重要,关键是你想认识谁以及谁认识你。
8、大生意要常走,小生意要常守。
9、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10、这世界上的东西,管它是看得见的,还是看不见的,都有生意人敢卖,也都有生意人敢买。
11、那些俱乐部,协会之类的商业团体,是一些建立关系的地方。
12、一条领带虽小,但要是不合适,可能就要跟着换衬衫、换皮鞋。我不想为了一条领带把一身衣服都换掉。
13、只有今天的埋头,才有明天的出头。
14、只有巧算计,才能巧应市。
15、我就像拔萝卜的小老鼠。在我之前,老爷爷、老奶奶都已经把萝卜拔松了,所以虽然我力气并不大,但仍然可以把萝卜拔出来。
16、了解自己莫过于自我的人,才叫人物。如果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还叫人物吗?人物都是当局者清,旁观者迷的。
17、人生需要时时提醒,责任需要时时敲打。
18、市场认得清,商品买得精。
19、行动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
20、巨大的困难最能够考验合作伙伴的心态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21、给高贵的灵魂找个住所——迷途之返是好汉。
22、严谨而不拘谨,自信而不自傲,平常而不平庸,随和而不随便,放松而不放纵,最后认真而不较真——这才是企业家应有的风格。
23、经商不灵活,门前客不多。
24、朝着心中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在为他让路。
25、从谈判的技巧来说,生意场上绝对没有个人问题,都是大家的问题,都是大家生意上的问题,哪里有什么个人问题呢?虽然生意场实际还是个人的问题。
26、出门观风向,买卖看对象。
27、生意的利益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平衡。
28、严是爱,松是害。
29、打理关系,就应该集中精力去处理和生意伙伴的关系,而不是挖空心思地处理和竞争对手的关系。
30、你的房子首先要足够坚固,然后才可以装修。
31、欲要精于商,购货头一桩。
做生意格言
做生意格言
1、用诚信美化心灵,用法治规范社会。
2、手牵手,与法治同行;心连心,将诚信同铸。
3、倡导法治,法治执根于社会;谋求诚信,诚信融汇于民心。
4、守法律己时时尽心报国,诚信待人处处竭力为民。
5、做生意,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做小生意,在于勤;做大生意,要看政治、观局势。潘洪江
6、经营有法有道,交往以信以诚。
7、没有诚信的坚强基石,法制便犹如是建在沙土上的高层建筑。
8、国家安定,商人才可能做生意。曾仕强胡雪岩的启示
9、法治与安定同在,诚信与文明共存。
10、诚信走遍天下,法治和谐人间。
11、诚信处世世界大,一奸一诈为格低。
12、个个互信,守法。
13、做人以诚信为本,治市以法律为基。
14、做人要诚信,做事要守法。
15、生命因诚信而美丽,生活因守法而一精一彩。
16、社会是由诚信与法律组成的双轮车。
17、诚存人自乐,法正民自安。
18、诚信不能只挂在嘴上,法律不能只写在纸上。
19、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
20、经常用诚信的尺子丈量自己,坚持以诚信的言行对待别人。
21、立警为公执法为民长霞一精一神耀神州,与时俱进诚信俱佳玉儒形象映中华。
22、铸诚信,万事兴;严法治,国必强。
23、诚信要靠法律维系,法律要靠诚信遵守。
24、信是为人之道,法是强国之本。
25、做诚信之人,铸法治之国。
26、心连心共筑诚信长城,手牵手齐建法制社会。
27、以诚待人,敬;以信办事,事事成。
28、以做生意来说,有时候三思而行不无好处。霍英东
29、参与,共铸诚信;个个努力,推进法治。
30、法纪为天平,岂容人情充筹码;诚信作准绳,不许利曲直。
31、送东送西送出良心与理智,诚实诚信成就道德与文明。
32、无信则人危,无法则国乱。
33、你诚信我诚信有威信,讲法治护法治个个能自治。
34、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助推器和安全阀。
35、记住,关系特别不可靠,做生意不能凭关系,做生意也不能凭小聪明。马云
36、做生意的唯一目的,就在服务人群;而广告的唯一目的,就在对人们解释这项服务。李奥贝纳
37、虚呈一时之得,诚信享一世之裕。
38、以诚取信心灵美,依法循规事业兴。
关于商人做生意的名言
生意是为社会大众贡献服务的,因此,利润是它应得到的合理报酬。
出一售好商品是件善事,为好商品作宣传更是件善事。
一浪一费一张纸,也会使商品价格上涨。
不可一直盯着顾客,不可纠缠啰嗦。
商品售完缺货,等于是怠慢顾客,也是商店要不得的疏忽。这时,应郑重道歉,并说,“我们会尽快补寄到府上。”要留下顾客的地址。
地点的好坏,比商店的大小更重要;商品的好坏,又比地点的好坏更重要。
严守不二价。减价反而会引起混乱和不愉快,有损信用。
商品排列得井然有序,不见得生意就好,反倒是杂乱无章的小店,常有顾客登门。
要有这样坚定的自信和责任感:如果我不从事这种销一售,社会就不能圆满活动。
儿童是福神。对携带小孩的顾客,或被派来购物的小孩,要特别照顾。
只花一元钱的顾客,比花一百元的顾客,对生意的兴隆更具有根本一性一的影响力。
要不断创新。美化商店的陈列,也是吸引顾客登门的秘诀之一。
经常思考当日的损益,要养成不算出今天的损益就不睡觉的习惯。
既然要雇店员为自己工作,就要在待遇,方面订立合理的制度。
要得到顾客的信誉和夸奖:“只要是这家店卖的,就是好的。”
对批一发商要亲切。有正当要求,就要坦诚地原原本本地说出来。
推销员一定要随身携带一、两件商品及广告、说明书。
要一精一神饱满地工作,使店里充满生气活力,顾客自然会聚集过来。
每天的报纸广告至少要看一遍。不知道顾客订购的新产品是什么,是商人的耻辱。
商人没有所谓景气不景气。无论情况如何,非赚钱不可。
把交易的对象都看成自己的亲人。是否能得到顾客的支持,决定商店的兴衰。
销一售前的奉承,不如售后服务。这是制造“永久顾客”的不二法则。
即使赠品只是一张纸,顾客也是高兴的。如果没有赠品,就赠送“笑容”。
要把顾客的责备,当作“神佛的话”,不论是责备什么,都要欣然接受。
当着顾客的面斥责店员,或夫妻吵架,是赶走顾客的“妙方”。
不必忧虑资金的缺乏,该忧虑的是信用不足。
购要稳定,简化。
朝着心中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在为他让路.
从谈判的技巧来说,生意场上绝对没有个人问题,都是大家的问题,都是大家生意上的问题 ,哪里有什么个人问题呢?虽然生意场实 际还是个人的问题。
打理关系,就应该集中一精一力去处理和生意伙伴的关系,而不是挖空心思地处理和竞争对手的关系。
给高贵的灵魂找个住所.___迷途之返是好汉.
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一我为峰.
你的房子首先要足够坚固,然后才可以装修。
不要强迫推销。不是卖顾客喜欢的东西,而是卖对顾客有益的东西。
要多周转资金。一百元的资金周转十次,就变成了一千元。
遇见顾客前来退换货物时,态度要比原先出一售时更和气。
培养利益同盟的根本理论就是:你认识谁并不重要,关键是你想认识谁以及谁认识你。
人生需要时时提醒,责任需要时时敲打.
生意的利益不在于多少,而在于平衡。
我就像拔萝卜的小老鼠。在我之前,老爷爷、老一奶一一奶一都已经把萝卜拔松了,所以虽然我力气并不大,但仍然可以把萝卜拔一出来。
心态决定状态——闭上眼睛就睡,睁开眼睛就吃,身一体状态非常好,这就挺幸福。
行动是通向成功的唯一途径.
严谨而不拘谨,自信而不自傲,平常而不平庸,随和而不随便,放松而不放纵,最后认真而不较真——这才是企业家应有的风格。
严是一爱一,松是害.
很少有人能靠它赚钱,这就会是大生意;很多人都能靠它赚钱,这就肯定不是
静心,才不浮躁;尽力,才不后悔.
巨大的困难最能够考验合作伙伴的心态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要想壮志凌云,就须脚踏实地.
一条领带虽小,但要是不合适,可能就要跟着换衬衫、换皮鞋。我不想为了一条领带把一身衣服都换掉。
这个世界上,总是会突然冒出一个比你更有钱的人,而且能够一脚把你踢开。但是,如果 你先占领了一小块领地,他至少得听听你的意见,甚至还允许你讲讲条件……我们可不能落 得这个下场,做个
连条件都不能谈的角色!
这世 界上的东西,管它是看得见的,还是看不见的,都有生意人敢卖,也都有生意人敢买。
只有今天的埋头,才有明天的出头.
了解自己莫过于自我的人,才叫人物。如果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还叫人物吗?人物都是“当局者清,旁观者迷”的。
那些俱乐部,协会之类的商业一团一体,是一些建立关系的地方。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做生意的名言名句》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 做生意诚信句子 专题。
关于荣辱的诗句名言
道家创始人老子——
老子生平简介
生卒年不详。据《史记》中记载,孔子向老子问礼后,对弟子说过老子"其犹龙邪"这话,意为老子像龙那样雄伟,境界深不可测。其实这位世界级文化名人老子其人到底是谁,早在太史公时代已成了疑案。《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也就是说,当时有三位可能是道家的老子,一是李耳(早于孔子),再是老莱子(与孔子同时),三是太史儋(后于孔子)。太史公大致认为道家的老子便是李耳,但近代学者只有胡适、张煦、马叙伦几位继承了该说法。一般都认为是老子其人其书应当在在孔子之后,如、冯友兰、顾颉刚等学者。还有人折中前两者意见,如唐兰主张老聃与孔子同时。钱穆则明确指出老子应在战国晚期人。
老子出世传说
春秋时期,鹿邑县,名叫苦县。城东十里,有个村庄,叫曲仁里,这里松青柏翠,水秀山明,算得上一个风景佳丽的宝地。
单说村前有条赖乡沟,沟水清澈见底,两岸李树茂盛。在那李子树林深处有一户人家,这家闺女,年长一十八岁,模样俊俏,花枝招展,知书达礼,典雅温柔。爹娘把她看成掌上明。这闺女有个别脾气,发誓终身不嫁,一生守在二老身旁,安心攻读诗书,侍奉爹娘。
一天,这闺女到乡沟水边洗衣,在石头上搓了一阵,举起棒槌“梆!梆!梆!”刚几下,就见两个对肚儿长在一起的李子从对面不远的水面上漂了过来。她停下手中的活计,伸手把李子起来。只见两个李子都是一面鼓肚儿,一面偏平,象两个耳朵合在一起。这李子红里透黄,黄里透红,放鼻尖上一闻,喷香喷香!咬一口尝尝,蜜甜蜜甜!里面还有品不尽的后味儿。她几口就吃完了。
刚吃完李子,她就感觉心里难受起来,腹痛难忍,想呕吐,又吐不出来,下腰,捂着肚子,脸得象铜片一样。就在这时,肚里有人说起话来:“母亲大人,莫要难过,等孩儿坐正也就好了。”她大吃一惊:怎么李子变成胎儿啦!她红着脸,小声问肚里的小生命:“孩儿,你然已经会说话,就出来吧。”胎儿回答:母亲,孩儿眼下不能出去。我要在这里想事哩!”“想啥事?”“想啥?能使傻子聪明,笨人变灵,恶者向善,天下太平。”“那你啥时候出来?”“等到天长严。。。。。。牵骆驼的来。”往下不说了。
花落了,花开了,花又落了,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孩子还是没有降生,吃李子怀孕的闺女害怕了,她偷偷跑到一个背静的地方,小声问肚里的娇儿说:“儿啦,人怀孕了,都是十个月生,你都一年多了,咋还不出生呢?”胎儿问母亲:“天长严没有?牵骆驼的来了没有?”母亲说:“都没有。”胎儿说:“时候不到,我不能出世,出世就害了你。”
树叶青了,树叶了,又一个年头过去了。吃李子怀孕的闺女偷偷跑到村后大李子树下,求胎儿说:“儿啦,我怀你都两年多啦,应该生了?”胎儿说:“天长严没有?牵骆驼的来了没有?”母亲说:“天没长严,牵骆驼的没有来。你老是问这干啥?”胎儿说:“时候不到,我还不能出世”。
八十一年过去了,吃李子怀孕的姑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她走进了自己的屋子,坐在床前,问肚里儿子说:“儿啦,我的冤家,整整八十一年啦,你还不应该出生吗?”儿子又问那句老话。当母亲的心里想:“天还有东北角一块没长严,牵骆驼的至今没有来。他老问这两句,还说不能坑害我,到底是怎么啦?唉,管他坑害不坑害呢!我就说天长严了,牵骆驼的来了。”想到这,就对肚里儿子说:“天早长严了,牵骆驼的也来了,你快出生吧。”话音刚落,儿子就顶断母亲的右肋,从里边拱出来了!咦!原来是八上白胡子小老头!连头发和眉都白了!
母亲和右肋流血不。儿子见牵骆驼的没有来,一下子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慌了手脚,我也没法撕下骆驼补在您老肋上的,这该怎么办呢?”说着,双膝跪下,给亲磕了三个响头。母亲说;“儿啦,别哭了,我不埋怨你。你是为娘吃李子怀孕生下的,那李子又象两个耳朵合成的,娘给你指姓起名,唤李耳吧!临死之前我没别的话讲,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娘进入之后,你在尘世之上,做个好人,也就不枉我怀你八十一载了。”说罢,绝气身亡。李耳跪在母亲尸首旁边,好在痛哭一场。
因为李耳出生是老头模样,后来人们就把李耳称为老子。
孔子问礼
鲁国的孔丘苦苦钻研礼的学问,可终没有得出结果,为此,他感到十分苦恼。当他听说老子经过多年苦心探索钻研,知识渊博,已经求得天道的消息后,就决定拜访老子。他带了南宫敬叔一起来到周的都城洛阳。
老子看见孔子,便热情地问道:“你来了,我听说,你现在已经成了北方的贤者,可不知你是否已经懂得了天道?”
孔子回答说:“我还没有懂得天道。”
老子又问:“那么,你是如何去探求天道的呢?”
孔子回答说:“钻研‘礼、仁义’,以制度名数来寻求的。到如今已有整整五年的时间了,可是还没有得到。”
老子又问:“你又怎样继续去寻求呢?”
孔子回答说:“我是从阴阳的变化中来寻求,已有12年了,可仍然没有得到。”
老子说:“是啊。阴阳之道是眼睛不可看到,耳朵不可听到,言语不可表达,是通常的智慧所不能把握的。因此,所谓得道,只能是体道,如果试图象认识有形、有声之物一样去认识道,用耳朵听,那是听不到的,用眼睛去看是看不到的,用言语去表达,也是没有合适的言辞能够表述清楚的。”
老子稍微停了一下,看了看孔子,又继续说:“你说你寻求了十二年而不得,那是当然的。如果道是可以奉献的,那么,人们就没有不把它奉献给君王的;如果道是可以进贡的,那么,子女就没有不把它进贡给父母的;如果道可以告诉别人,人们就没有不告诉兄弟的;如果道可以给予他人,那么,人们就没有不给予子孙的。然而,这些只是设,是不可能实现的。原因就是道不可见、不可听、不可言、不可赠送。寻求道,关键在于内心的感悟。心中没有感悟就不能保留住道;心中自悟到道,还需和外界的环境相印证。因此,可以说,得道之人是无为的,是简朴而满足的,是不以施舍者自居,也无所耗费的。自己正的人才能正人,如果自己内心不能正确领悟大道,心灵活动便不通畅。”
临别时老子对孔子说;“富贵的人用钱财送人,有学问的人用言辞送人,我不算有学问的人,但还是送给你几句话吧。老子停了一会又说:“孔丘啊,你要恢复的周礼已失去生命力了。你时来运转时就驾着车去做官,生不逢时就象蓬草一般地随风旋转。要知道善于经商的人总是将货物藏起来,好象什么也没有;有高尚道德的人容貌谦虚的像个笨人。抛弃你的骄气和过高的欲望吧!这些东西对你没有什么好处。”
老子的一席话,对孔子触动很大,他对自己的学生说:“鸟,我知道它们善飞;鱼,我知道它们善游;兽,我知道它们善于奔走。对于鸟,可以用箭射它;对于鱼,可以用网捕捉;对于兽,可以用陷阱擒获。至于天上的龙,我不知道龙的形状,也不知道它是怎样乘着风飞上天的。我今天看见了老子,就象见到了龙一样啊!”
箴言名句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关于老子之道的几个问题
老子之道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阐述,因而,如果存在不同乃至相反看法,都是自然、正常的现象。不同看法之间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加深对老子之道的理解和认识。
一、老子之道是否实际的存在?
老子之道究竟是实际的存在,或者只是概念上的存在?这个问题是由陈鼓应先生提出来的。他自己回答说:“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直截了当地说,‘道’只是概念上存在而已。‘道’所具有的一切特性的描写,都是老子所预设的。”(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6页)这个回答恐怕并不符合老子作为一位中国古代先哲的思维特性。
按这种说法,老子关于“道”的一切特性的描写,就仿佛一位数学家在随意构造、推导关于纯数学方面的定理,而不受任何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若是如此,这个“道”不仅“可道”,而且是“恒道”;这个“名”不仅“可名”,而且是“恒名”。但是,老子不仅明确地指出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老子?1章》),而且说明观察、体悟“道”的方法,就在于“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老子?1章》)。这表明老子之“道”并非纯数学的智力游戏,而是反映了一种客观实在。事实上,尽管老子道论具有丰富内涵,但不管是哪一种意义的“道”,无不是从宇宙万物和社会人生中思考、体悟出来的。特别是,从修道、体道角度而言,这种“道”就更加离不开每个人的亲身实践和经验。牟钟鉴先生说得好,《老子》“段段饱蘸体验”(牟钟鉴等主编《道教通论》,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149页)。老子关于“道”之特性的描述,诸如自然、无为、虚无、清静、纯粹、素朴、平易、恬淡、柔弱、不争等等,无一不是“饱蘸体验”的。其中,“自然、无为”最具根本性意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道恒无为而无不为。”(《老子?37章》)这两条特性其实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可以归结为“自然无为”。这既是“道”本身的特性,因而具有哲学本体论意义,同时又具有修道的方法论意义。所以,老子之道不是一种所谓“预设”的模式。
二、老子之道是西方旧形而上学的本体范畴吗?
与上述“预设性”颇为类似的一个看法,是张世英先生提出的所谓“旧本体”说。他认为,老子所讲的关于本体论的“道”,是“常道”,是超验的普遍永恒的东西,因而基本上是一个“自柏拉图到黑格尔的旧形而上学的本体范畴”( 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3页)。这个观点也是不能成立的。
从天人关系角度看,作为本体化范畴的“天”(即“道”),一方面具有绝对性、无限性,同时又是发育万物,大化流行的过程;而人的本体取决于“天”,人禀受“天”所赋予之性,所以也具有绝对、无限的超越本性。故此,从本体上而言,“人”与“天”是合一的。尽管这种合一还只是潜在性、自在性的。另一方面,从人作为现实中的个体存在而言,又是有限的、相对的,与“天”是有所区别的。这种区别不仅是自然的客观存在,而且也反映到人的思维意识之中,这样就出现了“人自人,天自天”的相分情况。
但是,这种天人相分情况至多只能是暂时“遮蔽”那种潜在的、本体意义的天人合一,而不能从根本上取消它的合一性。人是一种特殊的存在,“按照中国传统哲学,人的存在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统一,是形神合一、身心合一的整体存在,并没有西方那种灵魂与肉体相分离、精神与物质相对立的二元论。”(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维》,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6页)所以,老庄道家哲学有助于探索、解决那种灵肉分离、天人相分的“异化”现象,使人“复归”于天,从有限中把握无限,在相对中达到绝对,从而达到安身立命、天人合一的目的,所谓“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庄子?大宗师》)。“”所达到的这种天人合一境界,是有其哲学根据的。首先,从本体论角度而言,“体道”的哲学根据是“道通为一”(《 庄子?齐物论》)和“万物皆一”(《 庄子?德充符》),即所谓“通天下一气”(《 庄子?知北游》);其次,从自然本性和存在方式角度讲,“自然无为”是“道”的存在特性,从而也应该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天地万物的自然本性及其存在方式。所以,“自然无为”作为一条基本的体道方法,其实正反映了人类“复归其根”的自然本性。总之,老子之道所具有的注重修道、体道,与“道”合一的特色,决定了老子之“道”不可能是西方哲学史那种“旧形而上学的本体范畴”。
三、老子之道的“有”“无”论是否矛盾?
有些论者认为,在宇宙生成论方面,老子认为具体存在的“有”总要有一个开头,而这个开头的东西就不能再是“有”而只能是“无”。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事实上万物都是以“有”为生的,有的都是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转变,决没有从绝对的“无”中产生出来的东西。老子为了克服这一矛盾,有时又把道说成是包含了物、象和精的一种混沌未分的最初物质,这样一来,道也就不再是“无”而是“有”了,从而又与“无”中生“有”的说法发生了根本的矛盾。总之,老子一说道有物,一说道无物,从而使自己陷入了自相矛盾之中。
这种看法值得商榷。笔者认为,关于老子道论的矛盾问题,其实并不是老子道论本身存在矛盾,而是后人的理解和认识产生了矛盾。理解和认识老子道论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在方法上要注意老子论道的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二是老子所谓“有”与“无”,均属宇宙本体论与生成论范畴,“有”与“无”不过是针对“道体”的存在及其演变、发展历程中的不同性状、状态而已。从存在论(即本体论)角度而言,老子讲的“无”并不是要否定掉宇宙万物的本体;从生成论角度来说,“无”也不是要否定掉宇宙万物尚未形成、阴阳二气尚未分化的混沌整体这一根源。董光壁先生指出,老子的“无”相当于现代物理学中的“基态量子场”。 现代物理学也改变了人们对“真空”概念的认识,它并不是指任何东西都不存在的虚空状态。“按照量子场论,各种粒子都是真空的激发态,现实世界的一切都是由真空激发形成的。‘真空’回到了老子的包藏着无限生机的‘无’。”(董光壁《道家思想的现代性和世界意义》,载《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8页)这个看法甚有科学研究的参考意义。庞朴先生从文字学角度指出,古人关于“无”的认识存在三个阶段:一是“亡”,指有而后无;二是“无”,指似无实有;三是“无”,指无而纯无。老子所谓“有生于无”的“无”,原为“无”字。(庞朴《说“无”》,见《一分为三》第271-282页)这也说明老子关于“有生于无”的说法并不存在矛盾。所以,不宜把老子哲学中的“无”理解为什么东西都没有、绝对虚空的“无”。 三是要把握老子关于“道”的描述的语言艺术,这一点牟钟鉴先生说得很透彻,所谓“道不是某物,它无形无象,不可感知,以潜藏的方式存在,玄妙无比,不可言说,只能意领,一旦说出,便落筌蹄,失却本真,只可寄言出意,勉强加以形容,也还须随说随扫,不留痕迹”( 牟钟鉴等主编《道教通论》第70-71页)。所以,应该把老子所谓“无”理解为一种正言若反的语言表达艺术。
四、老子之道不讲道德吗?
张世英先生认为,“《老子》的‘天地不仁’更明确地取消了道和天的道德意义”,“《老子》的‘道’是人道的对立物”( 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第364页)。很难想象,老子的《道德经》居然会取消道德意义、居然是人道的对立物!
在老子看来, “道”固然是万物的本根、根源,但宇宙万物的存在及其形成过程,还离不开“德”。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 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老子?51章》),可见,“德”对于宇宙万物的存在及其形成过程来说,亦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而“德”之所以具有这种重要作用与意义,是因为“德”与“道”有着密切关系,所谓“孔德之容,唯道是从”(《老子?25章》)。意谓“道”为主,“德”为从,“道”决定了“德”的特性,“德”体现了“道”的性质。《管子?心术上》也讲:“德者道之舍,……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以无为之谓道,舍之之谓德,故道之与德无间。”意思是说,“德”就是“道”的体现,万物依赖它而得以生长,心智依赖它而得以认识“道”的精髓,所以“德”就是“得”。所谓“得”,即是说所要得到的东西(“道”)已经实现了。无为叫做“道”,体现它就叫做“德”,所以“道”与“德”没有什么分别。正是由于“德”与“道”有着密切关系,决定了“德”对宇宙万物的存在及其形成过程的重要作用与意义。特别是,对“人”而言,在老子之“德”主要指人的纯粹本性(所谓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55章》))和修养境界(所谓“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老子?65章》))。
所以,老子之“道”不仅仅是一个自然哲学范畴,而且更是一个关于人的内在本体和价值的形上学范畴。“道”的本性是“自然”的,所谓“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老子?51章》)。这所谓“自然”,是指“道”的存在状态、方式与过程,并不是排斥人类之外的自然界,而是关系到人类生命的实践准则及其意义,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老子?25章》)。所以老子之“道”最终是要探究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根源,解决人的价值本体的形而上之根据,即所谓“安身立命”的问题。所以,对人而言,老子之“道”只是作为潜在的基础,要靠人的自觉实践、体验(即所谓“践道”、“体道”),才能把潜在变为现实,与“道”合一,获得自由。这就是老子之“道”作为本体论范畴所蕴涵的“人道”意义,从中显示出其独特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五、“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是否可信?
在《史记?伯夷列传》中,有一段常为后人所称道的话,即:“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耶?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回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早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雎,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尊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纵览古今,这段话很有代表性,道出了古往今来芸芸众生内心里共同的困惑。那么,应当如何深刻理解“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以及伯夷、颜回这类现象呢?
在老子看来,“天道”是自然无为的,故而“无亲”;之所以“常与善人”,是因为善人合于(或同于)道、合于德,而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老子?23章》),由此便可谓天道“常与善人”。需要强调说明的是,所谓“常与善人”,是指充实或丰富他这个人(善人)内在的道德品性,也即充实、光大他内在的人性之美,而非“与”(给予)他以别的什么东西。而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都是“善人”自为的结果,而非有一个人格化的上帝在暗中帮助他。我们还可借用《庄子?列御寇》中的一句话来解释:“夫造物者之报人也,不报其人而报其人之天。”所谓“造物者”,就是指“天道”;所谓“其人”,泛指某个人,引申为人在社会中的名利地位,祸福荣辱等;所谓“其人之天”,指人内在的自然天性、本性、德性等。综合起来,大意是说,上天(天道)对人的回报,不是回报他人间的祸福荣辱,而是回报他本人最内在、最本真的天性本性。总之,“善人”如果真善,那么“善”本身就是上天对他最好的、最真实的回报了。行仁得仁,何复他求?反之,“恶人”若真的作恶多端,那么,“恶”本身即是对他个人最内在、最本真的天性、品性的戕害和毁灭。他的心灵是污浊的,他的境界是卑劣的,毫无“天爵”可言。这就是上天对他最严厉的报应了。至于“人爵”再高,权极一时,或荣华富贵,显赫一生,亦何足道哉!伯夷、叔齐,积仁洁行如此,可谓善人矣!颜回好学,三月不违仁,可谓真能践道而成就其德性矣!这就是天道对他们最好的回报了!盗跖之徒,纨绔子弟,其或终身逸乐,富贵累世不绝,但终有命归黄泉的一天。不亦悲乎!何以为寿?何足为贵?
总而言之,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存乎其人,存乎德行!
庄子——
庄子生平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战国蒙(一说是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另一说是今安徽蒙城县)人,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哲学家。他以其代表作《庄子》(又被称为《南华经》)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使之成为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哲学流派。
庄子事迹
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他做过蒙城漆园(在今县城涡河北岸的漆园故址)吏的小官,但不久辞去。他布衣草鞋,糁汤野菜,安居陋巷著书。生活难以维持时,曾向监河侯借过粮食。楚威王闻境内庄周是有学识而贤德的人,就遣使备千金厚礼前来漆园(蒙城),请庄子为楚国宰相。使者言明楚王许以为相的旨意后,庄子笑谓楚使说:“千金可算是重礼了,相位可谓尊贵至上。可是,你没见祭祀时的牛吗?人们把牛喂养肥了,祭祀时披红挂彩,还不是牵到太庙杀了作祭品?我宁愿在淡泊无为中度日,不去做牺牛”庄子在谈笑中“喻牛辞相”,终未为楚国宰相。
战国初年,诸侯兵戎相见,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在这 样的社会背景下,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学术流派竞相而起,形成了他独特的哲学体系和思想畔,相距仅百里,故又称他们的学术思想为“老庄涡河之学”。
庄子晚年常垂钓于濮水(今城南芡河)、涡水,游于濠梁(今安徽凤阳临淮城西南)观鱼,与鱼鸟共乐,甘于清静闲居的生活。唐天宝元年(742年),玄宗皇帝颁布沼书,赐号庄子为“南华”,称其书曰《南华真经》。
后世评论(来自网友)
(1)诗的婉约、哲的彻悟尽现于庄子
庄子的思想在当时勿庸置疑带着些许色彩(此乃笔者浅见,如有不同意见,欢迎批评指正),例如“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太尖锐、太深刻、太恣意,亦因此不被各路诸侯所纳,尚幸他一不求位高权重,二不求锦衣玉食,于是乎依旧做他的漆园吏,依旧著他的《逍遥游》,依旧藏身于陋巷之中,咀嚼着那口饿不着撑不死的俸禄。庄周不若孟柯斗志昂扬地游说诸侯逞尽辩才,“他只在僻处自说”(朱熹答问是云)一径任满腹经纶跃然纸上,任才华横溢细水长流。
历史之流宛如滔滔江水,颇有一泻千里、永不回头之势。奴隶制的西周绝迹于诸侯割据的滚滚烟尘,继之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尔虞我诈、混战厮杀——大一统前的四分五裂是这方广阔而灵秀的土地在重生前最后的阵痛!
庄周并不是在这场撕心裂肺的阵痛中唯一挣扎的人,他能够在最终潇洒地淡出而不是狼狈地逃遁是我最初对他产生兴趣的原因之一。他曾用一只环来比喻社会,说人世间的一切冲突搏杀、你死我活、血溅泪洒皆在环上进行;环上的任何一点都可能成为斗争双方的立场;如你不想有危险,就只能悬浮在圆环的空虚处,环上的是非,你不必参与——对事物的演化,既不应去推动,也不应去抵制,最好是顺其自然。当时觉得这样的观点太消极、太圆滑,不像大丈夫所言。看过“文景之治”,才发现:对于没有太过丰厚物质积累的社会而言,无为而治似乎存在得更为合理。
有时觉得庄周难免是有些自相矛盾的。他一生渺看世事若过眼云烟,又时而对世情冷暖出言批驳,词锋锐利毫不姑息。庄周一次见梁惠王时身着麻布长袍,襟上补疤,提脚跨上阶陛时,袍带和鞋带都挣断了,惠王问:“庄先生为何如此窝囊?”庄周说:“不是窝囊,贫穷罢了。读书人有抱负没法施展,那才是真窝囊。读书人窝囊,皆因生不逢时,正如鄙人。你看那跳跃在树梢上的长臂猿,让它栖息楠梓樟一类的乔木林,攀缘高枝,往来自如。若斩尽乔木逼它逃入钩棘臭橘一类有刺的灌木丛,行动躲躲闪闪,一身战栗,难道是抽筋断骨了吗?当然不是。处境不妙,无法施展自己的本领而已。现如今,上坐昏君王,下立乱宰相(惠施),有抱负的读书人夹在中间,要不窝囊,谈何容易!”
如此这般的措辞,梁惠王自然不敢恭维,这大概也就是才高八斗的庄周为什么捞不到一官半职的原因了。
我又觉得庄周难免是有些无辜的。年轻时的才华外溢、不知韬晦竟曾引得知交惠施彻查梁国都城三昼夜搜捕之,只因担忧庄周要抢他相爷的肥差。惠施永远都不会相信——庄周只是基于一份真挚的友情、一腔念旧的热情,才远道赶来的——很久不见,想看看朋友——仅此而已。
诸子百家,缘何独独钟情于他呢?
也许是因为……他为人够傲,损人够酸,文章够辛辣,文够光芒。的确,他活得不够四平八稳,活得不够风光煊赫,但是,我要说,他活得够恬淡、够畅然、够舒逸、够内涵、够浪漫。灼人的烈焰是他的内核,绝对的洒脱是他的内在,嶙峋的怪石是他的风骨,碧空的游云是他的情怀!
论忠君爱国,他不如屈原——前者尽己之能辅佐怀王,受诽谤遭流放仍与楚国誓同生死——而庄周则譬如一羽散居在山林的野鹤;论劳苦功高,他不如孔子——前者历尽坎坷周游列国,虽真知灼见不为所用仍兢兢业业教书育人——而庄周则恰似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手抄报内容
1. 关于荣辱诗句
关于荣辱诗句 1.关于荣辱的古诗
宋·林升《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的游人醉,只把杭州做汴州
鉴赏:青山之外还是青山,高楼之外还是高楼;从北方避难而来的人们,整日在西湖上唱歌、跳舞,究竟到何时才会停止?“山外青山楼外楼”描写青山与高楼相连的美景,以衬托后句诗“西湖歌舞几时休”所描绘的欢乐情形。作者愤恨南宋的偏安、腐化,不思抵御外族侵略,收复北方的失地,只知苟且偷安,过着纸醉金迷,粉饰太平的日子,故作此诗讽刺无能的南宋。原诗中充分流露出作者的爱国情操,颇具深意。
2.与荣辱意思的诗句
“荣辱”开头的诗句
1、请从三已心,荣辱两都遣。——出自唐·张说《赠赵侍御》
2、老矣复何言,荣辱今两空。——出自宋·苏轼《次前韵寄子由》
3、穷通亦有命,荣辱迭相寻。——出自宋·张耒《感春十三首》
4、穷通皆是运,荣辱岂关身。——出自唐·徐谦《短歌二首》
5、是非境里有闲日,荣辱尘中无了年。——出自唐·杜牧《将赴京题陵阳王氏水居》
6、虚怀日迢遥,荣辱常保纯。——出自唐·张籍《献从兄》
7、一朝对狱吏,荣辱安可论。——出自唐·吴筠《览古十四首》
8、东台失路岐,荣辱事堪悲。——出自唐·罗隐《寄袁皓侍郎》
9、兴废阅青史,荣辱梦黄梁。——出自元·姬翼《水调歌头》
10、死生离骨肉,荣辱间朋游。——出自唐·沈佺期《从驩州廨宅移住山间水亭赠苏使君》
11、是非生倚伏,荣辱系悲欢。——出自唐·刘长卿《瓜洲驿奉饯张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却复宪台充贺…淮南幕府》
12、与君论心握君手,荣辱于余亦何有?——出自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荣辱”结尾的诗句
1、守道识通穷,达命齐荣辱。——出自唐·武元衡《安邑里中秋怀寄高员外》
2、可能董子之荣辱,乃在封侯得失间。——出自宋·张耒《有感三首》
3、全命甘留滞,忘情任荣辱。——出自唐·杜甫《写怀二首》
4、岂惟忘净秽,兼以洗荣辱。——出自宋·苏轼《安国寺浴》
5、心如顽石忘荣辱,身似孤云任去留。——出自南宋·陆游《解嘲》
6、亦知生世无工拙,久向人间耐荣辱。——出自南宋·陆游《上元夜作》
7、生死与荣辱,四者乃常期。——出自唐·聂夷中《短歌》
8、久矣忘荣辱,今兹一死生。——出自南宋·文天祥《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赋》
9、扫空身外闲荣辱,阅尽樽前旧辈流。——出自南宋·陆游《即事》
10、荣辱又荣辱,一何翻与覆。——出自唐·澹交《效古》
11、人间若算无荣辱,却是扁舟一钓翁。——出自唐·罗邺《旧侯家》
12、尝闻猎书史,可以鉴荣辱。——出自唐·苏拯《雉兔者》
13、不烦计荣辱,此丧彼有获。——出自宋·苏轼《次韵王郎子立风雨有感》
14、土花玩四时,未觉有荣辱。——出自宋·陈与义《八音歌》
15、世上闲荣辱,都付寒边翁。——出自宋·葛胜仲《水调歌头》
16、孰能俄顷间,将心系荣辱。——出自唐·白居易《归田三首》
17、百年不肯疏荣辱,双鬓终应老是非。——出自唐·杜牧《怀紫阁山》
18、受师炉中烟,无处著荣辱。——出自宋·陈与义《次韵谢天宁老见贻》
19、若人兼吏隐,率性夷荣辱。——出自唐·李峤《和同府李祭酒休沐田居》
20、相逢是遗人,当合识荣辱。——出自唐·元结《喻旧部曲》
21、淡薄齐荣辱,恢疏略怨恩。——出自南宋·陆游《杂书幽居事》
22、月色照荣辱,长安千万门。——出自唐·元稹《逢白公》
“荣辱”在中间的诗句
1、俗吏三年何足论,每将荣辱在朝昏。——出自唐·郭震《寄刘校书》
2、心期荣辱外,名挂是非中。——出自唐·许浑《寄天乡寺仲仪上人富春孙处士》
3、青嶂更无荣辱到,白头终没利名牵。——出自宋·无名氏《浣溪沙》
4、唯有禅居离尘俗,了无荣辱挂心头。——出自唐·杜荀鹤《题寺门阁》
5、心出是非外,迹辞荣辱中。——出自唐·许浑《送郑寂上人南行》
6、自嫌性如石,不达荣辱理。——出自唐·聂夷中《住京寄同志》
7、满壁存亡俱是梦,百年荣辱尽堪愁。——出自唐·薛逢《题白马驿》
8、贵门多冠冕,日与荣辱并。——出自唐·李山甫《山中答刘书记寓怀》
9、客爱往来何所得,僧言荣辱此间无。——出自北宋·范仲淹《游庐山》
10、荣辱不关身,谁为疏与亲。——出自唐·顾况《闲居自述》
11、饱谙荣辱事,无意恋人间。——出自唐·白居易《寻李道士山居,兼呈元明府》
12、一簇烟霞荣辱外,秋山留得傍檐楹。——出自唐·李咸用《山中》
13、人间荣辱不常定,唯有南山依旧青。——出自唐·段成式《醉中吟》
14、言下是非齐虎尾,宿来荣辱比鸿毛。——出自唐·许浑《泊蒜山津闻东林寺光仪上人物故》
15、争得荣辱心,洒然归西风。——出自唐·童翰卿《绝句
3.求有关荣辱/荣耻观的名诗名句
“八荣八耻”就以人格为观照的人生观、是非观和价值观而言,中华文化经典有以下四个方面与之相应。
现予摘录,谨供参考。(一)爱国:礼义兼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 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七》) 损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感思诗三十八首》) 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杜甫《再经照陵》)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李益《塞下曲》) 孤臣霜发三千丈,每岁烟花一万重(陈与义《伤春》) 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李清照《上枢密韩肖胄诗》)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陆游《夜泊水村》) 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辛弃疾《满江红》) 一门百指沦胥尽,唯有丹心天地知(陈子龙《元兵俘至合沙,诗寄仲子》)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人生富贵岂有极,男儿要在能死国(李梦阳《奉送大司马刘公归东山草堂歌》)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题东林书院联) ……。(八荣八耻之一) (二)利民: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学而》) 欲上民,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老子?六十六章》) 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全行为上(《史记?赵世家》) 轻摇薄赋,以宽民力(方勺《青溪寇轨》)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诗雅?大雅?民劳》) 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杜甫《有感五首》)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无花(龚自珍《已亥杂诗》其五) 更将散布人间世,化身万亿发光明(康有为《属草堂诸子汇刻其功课簿系诗》) ……。(八荣八耻之二) (三)乐群:(助人) 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墨子?兼爱中》) 度在身,稽在人。人爱我,我必爱人;人恶我,我必恶人。
(《列子?符》) 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欲人之从己也,必先从人。(《国语?晋语四》)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王勃《别薛华》)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李颀《送魏万之京》)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驴肩每带药囊行,村巷欢欣夹道行。
共说向来曾话我,生儿多以陆为名(陆游《山村经行因施药》) 豆花似解通邻好,引蔓殷勤远过墙(高翥《秋日》) (信义) 以仁安人,以义正我(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以仁为富,以义为贵(《三国志?魏书?文帝纪》) 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系辞上》)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枢言》) 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白居易《天可度》) ……。(八荣八耻之五、六) (四)修身:(崇实) 务为(伪)不久,盖虚不长。
(《管子?小称》) 无征不信(《礼记?中庸》) 修学好长,实事求是(《汉书?河间献王传》)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 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韩愈《桃源图》)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白居易《放言五首》) (勤俭) 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尚书?君陈》) 罔游于逸,罔滛于乐(《尚书?大禹谟》)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刘禹锡《台城》) (法治) 治民一众,不知法不可(《管子?七法》) 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有度》)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动(《韩非子?心度》) 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商君书?君臣》) 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吕民春秋?慎大览?察今》) 法简而人重,其弊也请谒公行,而威势下移。法繁而人轻,其弊也人得苟免而贤不肖均(苏轼《私策问》) (戒奢) 奢则不孙,俭则固。
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陆游《关山月》) ……。(八荣八耻之三、四、七、八)。
国学知识竞赛选择题及答案
5068儿童网 > 儿童教育 > 升学资讯 > 中小学 >
2020年民法典手抄报_民法典手抄报内容文字
2020-07-16 15:48:22|小黄
民法典的出台也是66年磨一剑。有了众多法学前辈的积累和沉淀,还有广大人民群众的踊跃提建议和意见,民法典是一部集思广益、众望所归的法学巨著。小偏整理了2020年民法典手抄报_民法典手抄报内容文字,谢谢您的认真阅读。
2020年民法典手抄报_民法典手抄报内容文字
民法典颁布的重大意义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新中国截至目前体量最为庞大的法律,民法典的编纂与出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中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断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一、民法典的颁布是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将编纂民法典作为重大立法任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变化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诉求,立足民生发展领域的迫切需要,民法典的立法宗旨和目的就是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保障私权,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
二、民法典的颁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特色凝聚
具体体现在:一是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立法目的。总则中明确提出“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思想保障人民权利。民法典对民主法治、人格尊严的保护、环境的保护、民事权利的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等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推进和创新。三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如对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制度相关问题的解释,新增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以自主决定依法取出租入股或者其他方式向他人流转土地经营权等规定。
三、民法典的颁布是新时代中国立法进程的重大工程
民法典的编纂,历时5年,先后10次公开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总共有42.6万人参与提意见,建议总数达102万条。除了公开征求意见,立法机构还面向各地方发函广泛征求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法学会等多个部委全程参与,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原则,从宏观的国家发展到微观的个益维护保障,从总则到各分编的修订完善,共完成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共1260条,创下新中国立法史的新纪录。
这部民法典颁布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现实需要,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增进人民福祉、维护最广大人民民事权利的一个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20年民法典手抄报_民法典手抄报内容文字 - 5068儿童网
民法典的出台也是66年磨一剑。有了众多法学前辈的积累和沉淀,还有广大人民群众的踊跃提建议和意见,民法典是一部集思广益、众望所归的法学巨著。小偏整理了2020年民法典手抄报_民法典手抄报内容文字,谢谢您的认真阅读。2020年民法典手抄报_民法典手抄报内容文字民法典颁布的重大意义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新中国截至目前体量最为庞大的法律,民法典的编纂与出台是新时代中
推荐度:
点击下载
一键复制文章
上一篇
|
下一篇
收藏
复制链接
2020《民法典》进校园手抄报大全
中小学|07-16
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手抄报大全
中小学|07-16
2020民法典手抄报
中小学|07-16
2020年关于民法典手抄报大全
中小学|07-16
2020年民法典手抄报_民法典手抄报内容资料版面设计大全
中小学|07-16
2020年民法典手抄报初中
中小学|07-16
热门推荐
关于小学生励志经典语录大全
中小学|12-27
旅游的优美句子有哪些 小学生描写旅游的句子
中小学|12-27
小学生描写秋天的句子 秋天的句子有哪些
中小学|12-27
小学生描写风景的句子 风景的优美句子大全
中小学|12-27
小学生描写爱祖国的句子 爱祖国的优美句子有哪些
中小学|12-27
描写春天的诗句有哪些 小学生描写冬天的名句
中小学|12-27
小学生描写冬天的诗句 冬天的名句有哪些
中小学|12-27
描写秋天的诗句有哪些 小学生描写秋天的名句
中小学|12-27
点击加载更多
Copyright @ 2010-2020 乾程互联科技(广州)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65803号-6
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国学知识竞赛选择题及答案
广义国学是指中国历代的文化传承和学术记载,包括中国古代历史、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狭义国学则是指中国古代学说。下面是我整理的国学知识竞赛选择题及答案相关内容。
选择题部分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 C )
A、《孟子》 B、《易经》 C、《论语》 D、《中庸》
2、经魏晋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 B )
A、阮籍 B、嵇康 C、刘伶 D、向秀
3、科举制在中国影响深远,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那么殿试录取者称为:( C )
A、“大元” B、“解元” C、“进士” D、“榜眼”
4、“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哪位诗人的作品?( D )
A、李白 B、杜甫 C、李商隐 D、李清照
5、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 D )
A、射 B、御 C、礼 D、武
6、“豆蔻”是指( A )岁。
A、十三 B、十五 C、十八 D、二十
7、中国的书院制度自唐代始,有官方和私人设置的两类,下列各书院属于官方创办的是:( C )
A、岳麓书院 B、嵩阳书院 C、集贤书院 D、白鹿洞书院
8、友谊的深浅,由下列那一个成语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 C )
A、莫逆之交 B、金兰之交 C、刎颈之交 D、点头之交
9、一提到书法中的草书,人们便会想到“颠张醉素”,请问下列属于颠张的作品的是:( B )
A、自叙帖 B、自言帖 C、中秋帖 D、黄州寒食帖
10、鲁迅先生称( A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 B、汉书 C、三国志 D、资治通鉴
11、郑谷有诗曰:“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钟在李先生。高吟大醉三千百,留着人间伴月明。”诗中的李先生指的是:( C )
A、李商隐 B、李贺 C、李白 D、李煜
12、“四羊方尊”是哪个朝代的文物:( C )
A、周 B、元 C、商 D、夏
13、张渭《别韦郎中》一诗中有“不知郎中桑落酒,教人无奈别离何”一句,句中所提到的“桑落酒”原产地在:( A )
A、永济 B、桑落 C、汾阳 D、绵竹
14、“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百家中那位思想家的观点:( C )
A、孟子 B、韩非子 C、荀子 D、老子
15、爵是一种典礼时用的酒器,那么爵有几只脚?( A )
A、三只脚 B、两只脚 C、四只脚 D、五只脚
16、魏晋时期,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下列属于建安七子的是:( D )
A、嵇康 B、曹植 C、山涛 D、阮瑀
17、南宋时期出现了中兴四大诗人,其中陆游声名最著,下列各诗句不是陆游所作的是:( C )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折腰曾愧五斗米,负郭元无三顷田。 D、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18、下列哪一个名称的由来与伍子胥有关?( B )
A、月老 B、千金** C、新郎 D、岳父
19、下列不属于中医别称的的是:( C )
A、杏林 B、悬壶 C、黄芪 D、歧黄
20、“茕茕子立,形影相吊”出自:( C )
A、《出师表》 B、《答司马谏议书》 C、《陈情表》 D、《报刘一丈书》
21、下列不属于“十三经”的是:( C )
A、周易 B、尚书 C、史记 D、尔雅
2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是由谁提出的:( A )
A、范缜 B、柳宗元 C、周敦颐 D、刘禹锡
23、( B )时期,国家设立五经博士。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汉高祖 D、光武帝
2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 B )
A、慧思 B、慧能 C、神秀 D、玄奘
25、宋朝著名的女词人除了大家所熟悉的李清照外,还有一位朱淑真。前者的词集叫做《漱玉词》,请问后者词集是: ( D )
A、《饮水词》 B、《花外集》 C、《梦窗词》 D、《断肠词》
26、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主要强调什么相结合:( B )
A道、术、势 B法、术、势 C道、法、势 D 道、法、师
27、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美术形式,我国存世最早最完整的国画作品是下列的哪件作品?( A )
A、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B、张僧繇的《梁武帝像》
C、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D、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
28、下列名句出处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 C )
①方今天下,舍我其谁。 ②朝闻道,夕死可矣。
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A、孔子 孟子 老子 庄子 B、孟子 孔子 老子 庄子
C、孟子 孔子 庄子 老子 D、孔子 孟子 庄子 老子
29、西汉哪位皇帝在位是昭君出塞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A )
A、汉元帝 B、汉武帝 C、汉高祖 D、汉明帝
30、“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位于现在哪个省:( B )
A、新疆 B、甘肃 C、宁夏 D、陕西
31、我国第一所创办国学研究机构的大学是:( A )
A、北京大学 B、清华大学 C、厦门大学 D、东南大学
32、“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一名言是我国哪一部著名古典的开头?( C )
A、《水浒传》 B、《封神演义》 C、《三国演义》 D、《七侠五义》
33、“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由谁提出的.:( A )
A、白居易 B、柳宗元 C、周敦颐 D、刘禹锡
34、“甲骨学”在近代语言文字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甲骨学史上,有四位学者做出过重大贡献,被钱玄同誉为“甲骨四堂”。四位之中,号“雪堂”的是下列哪位学者:( A )
A、罗振玉 B、王国维 C、董作宾 D、郭沫若
35、十三经是历史上十三部儒家经典的总称,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粱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十三经由汉代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最终形成于什么时期?( C )
A、唐朝 B、五代 C、南宋 D、明朝
36、下面有关佛教故事的画卷是:( D )
A.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B. 张僧繇的“梁武帝像”
C.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D. 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
37、中书令是唐代的重要的中央官员,由于唐太宗在即位前曾任这个职务,因此在唐朝此后的时期,这个官职轻易不授。安史之乱后,下列哪位曾经担任过中书令:( A )
A、郭子仪 B、杨炎 C、牛僧孺 D、李德裕
38、“金声玉振”这个成语是说哪位才德兼备的名人:( B )
A、孟子 B、孔子 C、庄子 D、老子
39、厦门大学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中的“止于至善”出自:( C )
A、《论语》 B、《诗经》 C、《礼记》 D、《太平经》
40、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在我国古代是哪家的丧礼?( B )
A、道家 B、儒家 C、佛家 D、墨家
41、民间有个习俗:过年时,把“福”字倒贴在门上;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也时有倒写“福”字的舞台背景。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是借“福倒了”的谐音“福到了”以图吉利,但从何时起倒贴“福”字?( B )
A.宋 B.明 C.清 D.民国
42、曾在厦大任教的史学家顾颉刚,不但是“疑古派”的代表,在其它方面也多有建树。他曾于30年代创立了:( B )
A、史地学报 B、禹贡学会 C、史料学派 D、甲骨学派
43、北宋是我国古代纂书、修书的繁盛时期,最能代表这一时期书籍事业成果的是四大类书。下列哪部书不是四大类书之一?( D )
A.册府元龟 B.太平御览 C.太平广记 D.佩文韵府
44、下面哪个不是《易传》的内容:( B )
A、彖传 B、谷梁传 C、象传 D、文言传
45、下面哪个不是卦的构成要素:( B )
A、 卦形 B、卦名 C、卦辞 D、卦爻
46、下面哪个选项是”四书”的构成:( B )
A、大学.中庸.论语.尔雅 B、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大学.孝经.论语.尔雅 D、大学.孝经.论语.孟子
47、将《孟子》由子部入经部的人物是谁?( D )
A、孙复 B、韩愈 C、王安石 D、朱熹
48、《春秋繁露》里,提倡的“张三世”不指下列哪个选项:( A )
A、传闻 B、所闻 C、所见 D、所识
49、下面哪句是道家语:( B )
A、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B、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C、然则旋岁偃岳而常静,江河竟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何复怪哉?
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50、唐代著作《五经正义》出自:( C )
A、韩愈 B、孙复 C、孔颖达 D、程颐
51、濠梁之辩的主人公是:( A )
A、庄子与慧施 B、庄子与公孙龙 C、公孙龙与慧施 D、孔子与颜回
52、“桑之未落,其叶若沃。”出自: ( D )
A、《王风· 黍离》 B、《小雅 ·鹿鸣》 C、《小雅·薇》 D、《卫风 ·氓》
53、《登高》是唐代哪位诗人所写: ( D )
A、李白 B、王维 C、岑参 D、杜甫
54、中华民族是最善于发现、发扬“美”的民族,音乐美和文字美都是很深的学问。而音乐和文字两者也是常结合,创造出美丽结晶。下列成语中和音乐有关的是:( A )
A、阳春白雪 B、顽石点头 C、醍醐灌顶 D、风声鹤唳
55、中国文学史上有“魏晋人物晚唐诗”的说法,魏晋人物的风度一直为后世人企慕。魏晋是士大夫的时代,士大夫们崇尚清谈,清谈便成为一种社会风气,而清谈又立足于三部著作,它们被称为“三玄”,请问“三玄”是指:( A )
A、《老子》 《庄子》《周易》 B、《太玄》《离骚》 《庄子》
C、《论语》 《周易》《老子》 D、《太玄》《庄子》 《老子》
56、出色的文人总是得到盛誉,我们称杜甫为“诗圣”,李白为“诗仙”,欧阳修为“文圣”,那么请问,下面哪位人物被称为“诗家夫子”:( B )
A、苏轼 B、王昌龄 C、陆游 D、李商隐
57、提倡在教育中积累丰富的知识,熟练运用方法后获得能力的提升,并求得心灵的飞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灵活运用、屈伸自如的古代教育学家是:( C )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孟子
58、关于《诗经》有“四始”之说,《关雎》为《风》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那么请问,《小雅》之始为下列哪一项:( C )
A、《薇》 B、《节南山》 C、《鹿鸣》 D、《雨无正》
59、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那么它是由谁提出的:( D )
A、 孔子 B、孟子 C、朱熹 D、董仲舒
60、下面哪个文学家被称为“太康之英”:( D )
A、 左思 B、潘岳 C、阮籍 D、陆机
61、现代教育十分注重启蒙教育,其实,从古代开始,就已出现了专门为学童编写的书目,当时称为“蒙养书”或“小儿书”。简称为“蒙书”。以下不属于“蒙书”的是:( C )
A、《三字经》 B、《千字文》 C、《诗经》 D、《千家诗》
6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诗句,请问,鹳雀楼在下面哪个省?( A )
A、山西 B、陕西 C、山东 D、江西
63、我们所谓的“小康”社会,这个“小康”,在下列哪部典籍之中出现过? ( A )
A、《礼记》 B、《周礼》 C、《论语》 D、《孟子》
64、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流派纷呈,其中有个影响特别大的诗派叫做“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有“一祖三宗”之说,请问是哪一祖?( A )
A、 杜甫 B、黄庭坚 C、苏轼 D、 贾岛
65、柳永的词作虽然一直很受欢迎,但是却不为士大夫所看重,甚至为他们所不耻,因为在他们看来,柳永的词很是俚俗。苏轼也对柳永持贬斥态度,但是柳永有一首词却受到苏轼的推崇,以为“高处不减唐人”,这首词是( B )
A、 《望海潮》 B、《八声甘州》 C、《雨霖铃》 D、《满江红》
66、古龙《圆月弯刀》中的青青的那柄魔刀上刻着一句诗“小楼一夜听春雨”,请问这是哪个诗人的哪首诗?( C )
A、陆游《游山西村》 B、 苏轼《新城道中》
C、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D、陆游《书愤》
67、被世人称为“梅妻鹤子”的诗人是哪一位?( A )
A、 林逋 B、梅尧臣 C、苏舜钦 D、王安石
68、“和谐”一词最早出现在:( D )
A、《庄子》 B、《论语》 C、《孟子》 D 、《管子》
69、我国最早的蕴涵丰富军事思想的著作是哪一部? ( A )
A、《周易》 B、《孙子兵法》 C、《孙膑兵法》 D、《山海经》
70、我们通常所说的“韩孟诗派”中的孟是指:( A )
A、 孟郊 B、孟浩然 C、孟光 D、孟云卿
71、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出自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一首词,请问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D )
A、《满江红》 B、《浣溪沙》 C、《蝶恋花》 D、《临江仙》
72、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一本词话著作名叫:( B )
A、《蕙风词话》 B、《人间词话》 C、《白雨斋词话》 D、《观堂林集》
73、被闻一多称为“诗中的诗,诗中的顶峰”的诗歌作品是:( C )
A、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B、杨广《春江花月夜》
C、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D、 李白《蜀道难》
74、我们通常将男女新婚之夜说成“一刻值千金”,其实这句诗是劝人们及时学习的。请问,这句诗出自何人之手?( A )
A、 苏轼 B、秦观 C、陆游 D、 杨万里
75、朱熹的学派被称为考亭学派,其学被称为:( D )
A、洛学 B、关学 C、象数学 D、闽学
76、“女娲补天”、“后羿射日”这两个古代神话,在下列哪些典籍中可以看到?( C )
A、《山海经》 B、《韩非子》 C、《淮南子》 D、《列子》
77、北宋五子是指:( B )
A、朱熹、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 B、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
C、朱熹、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 D、朱熹、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
78、佛、法、僧被称为佛教三宝,那么道教三宝是:( A )
A道、经、师 B道、法、师 C佛、经、师 D道、经、僧
79、唐三彩是指唐代铅釉陶器,唐三彩中最常见的三种颜色是:( A )
A、黄、绿、白 B、黄、绿、蓝 C、黄、蓝、红 D、黄、白、兰
80、《天论》是荀子阐述其宇宙观的重要论文,在这篇文章中,荀子提出了什么杰出命题:( C )
A、天人合一 B、天人之分 C、天行有常 D、存天理、灭人欲
81、“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出自:( A )
A、《管子》 B、《孟子》 C、《论语》 D、《大学》
82、黄老学派集大成著作:《淮南子》是以谁为首的一批黄老学派作者集体撰著的:( A )
A、刘安 B、董仲舒 C、扬雄 D、老子
83、“四书”中不包括:( B )
A.《大学》 B.《尚书》 C.《孟子》 D.《中庸》
84、《南华经》是( C )的别称。
A、《老子》 B、《周易》 C、《庄子》 D、《抱朴子》
85、“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 A )的名言。
A、张载 B、朱熹 C、程颐 D、王守仁
86、中国书法史上,有诸多不朽的佳作足以彪炳千秋,其中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 A )
A、王羲之《兰亭序》 B、米芾《蜀素帖》
C、苏轼《寒食诗帖》 D、颜真卿《祭侄文稿》
87、下列四个朝代中,时间最靠前的是:( C )
A、北魏 B、南唐 C、西晋 D、北宋
88、我国古代最早提出“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D )
A、李斯 B、荀子 C、朱熹 D、董仲舒
89、诗人获罪遭贬,在途中作诗抒发自己的情感。诗中有“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二句,其中“吾”是指:( D )
A、柳宗元 B、杜牧 C、孟郊 D、韩愈
90、《论语·为政》中,孔子所说的“而立”之年指的是:( B )岁。
A、20 B、30 C、40 D、50
91、中国古代哲学中,有“阴阳八卦”的理论,这一理论出自( C )一书。
A、《尚书》 B、《论语》 C、《周易》 D、《孟子》
92、下列传统节日中,( D )来源于二十四节气。
A、元宵节 B、中秋节 C、端午节 D、、清明节
93、“六礼”是指由求婚、说媒到迎娶、完婚的手续。下列不属于六礼中的哪一项是?( D )
A、纳彩 B、问名 C、请期 D、求婚
94、平常体育报道中经常用到“收官之战”一词,其中“收官”二字最初是( B )术语。
A、书法 B、围棋 C、绘画 D、音律
95、战国思想家荀子是( A )学派的集大成者。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名家
9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历来是中国文人的理想,这句话出自: ( C )
A、《论语》 B、《庄子》 C、《孟子》 D、《大学》
、《诗经》中的诗歌,共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属于民间歌谣的是:( B )。
A、大雅 B、国风 C、小雅 D、颂
98、苏轼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下列哪个节日有关? ( A )
A、中秋 B、重阳 C、清明 D、上巳
99、成都某著名古迹门口有这样一副名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它说的是:( C )。
A.杜甫 B.薛涛 C.诸葛亮 D.李冰
100、“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对我们提出修身养德的基本要求,这句话出自: ( A )。
A.诸葛亮 B.孔子 C.欧阳修 D.孟子
扩展: 生活常识国学知识竞赛试题题库
1.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
A、左雄右雌 B、左雌右雄
答案:A
2.“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
A、大草原B 、盛产羊毛的地方B 、众多宫殿 B、美丽的地方
答案:A
3.切脉是中医独创的诊法,中医把脉时摸的是:
A、静脉B、动脉
答案:B
4.“杏林”指代的是:
A、教育界B、医学界
答案:B
5.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面对大院的门口,你的左手边是什么方向?
A 、东B 、西C、南 D 、北
答案:B
6.中国人常说“五福临门”,下面哪一项是属于“五福”的?
A、品德高尚 B、子孙成群
答案:A
7.天干地支纪年始于汉代,请问这种纪年是以哪一天为起点的?
A、除夕 B、正月初一 C、立春 D、春分
答案:C
8.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
A 、通报消息 B、健身
答案A
9.“鼎”的最初用途是:
A、祭祀用礼器B、地位象征物 C、烹煮器具
答案:C
10.如果你想到图书馆借阅寓言性质的书,在下列书籍中应优先选择哪一本?
A 、《史记》B、《论语》 C、《庄子》
答案:C
11.“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几点?
A、21点至23点 B、23点至凌晨1点 C、凌晨1点至3点
答案:B
12.明朝永乐年间,从西洋归来的郑和船队带回了一只西方异域兽“麒麟”,就是现在我们所知的:
A、狮子 B、金钱豹 C、河马 D、长颈鹿
答案:D
1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其中一仞约相当于: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答案:A
14.如果李白去买酒,会付给店家哪种货币?
A通宝 B咸丰元宝 C永乐通宝
答案:A
15.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
A戊B戍C戌
答案:A
16.翡和翠是指同一种颜色吗?
A是 B不是
答案:B
17.下面那部书中最早用先生称呼老师?
A礼记 B论语 C战国策 D孟子
答案:A
18.孔子为自己的教学定下孔门四教,具体指的是:
A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B 文 行 忠 信
答案:B
19.被誉为万园之园的是:
A颐和园 B圆明园
答案:B
20.拍**时常用杀青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
A制作竹筒的一道工序 B加工新茶的一种方法
答案:A
21.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人物去世的虚龄。他们是:
A孔子和孟子 B老子和庄子 C汉高祖和汉武帝 D周武王和周文王
答案:A
22.我国古代称呼中,哪个用来称呼自己?
A不才 B足下
答案:A
23.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A左手在外 B 右手在外
答案:A
24.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
A令爱 B令正
答案:B
;孔子的主要思想分为:道德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教育思想、美学思想、史学思想、旅游观念、人生观念。具体内容如下:
道德思想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晚年时期的最高理想称之为“大同”,在大同的世界里,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为亲,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相互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怀,孤独的人与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天下没有欺诈,没有盗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讲信修睦,选贤举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传统较深的鲁国,这时周王朝的统治权力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相互争战不断,出现了“王道哀,礼义废,失,家殊俗”的社会现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个时代的特点。社会矛盾的激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精神和信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残。这些共同构成了孔子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条件,“仁”与“礼”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阴谋欺诈不兴,盗窃祸乱不起,这是一幅理想化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原始社会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会。“小康”社会是孔子主张的较低的政治目标。“小康”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隐没,“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与这种贫富不均、贵贱不等相适应,产生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道德,“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立田里,以贤勇知”,相应地还要设“城郭沟池以为固”,由是,“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这种社会显然没有“大同”世界那样完美,但有正常秩序,有礼、仁、信、义,所以称为小康。这种社会实际上描述了“私有制”产生后的阶级社会的“盛世”。
孔子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理想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后来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的思想家提出不同内容的憧憬蓝图和奋斗目标,这种思想对进步思想家、改革家也有一定启发,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和孙中山都受到其影响。
经济思想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他说:“见利思义”。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公元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他认为“义然后取”,即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孔子甚至在《论语·子罕》中主张“罕言利”,即要少说“利”,但并非不要“利”。《左传·成公二年》记载,干不符合道义的事而获得富贵,就如同浮云一样,不屑于用不义的手段取得富贵。孔子还认为,对待“义”与“利”的态度,可以区别“君子”与“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义”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养的“小人”,则只知道“利”而不知道“义”。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人认为孔子既然重“义”,则势必轻视体力劳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论语》中记载他对想学农的弟子樊迟十分不满,骂他是“小人”,这是因为孔子认为人要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要承担的是更大的责任。他要让他的学生成为价值的承担者而不是一个农民。[29]
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都可能受教育,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
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孔子保守的政治态度,因此对待经济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鲁宣公十五年(西元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从法律上承认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时代的重大经济改革;但是据《左传》说,孔子修《春秋》时记载“初税亩”,目的是批评其“非礼也”。而民众不富足,国君没有富足的。在《论语·尧曰》中还记载,孔子主张“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对民众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张赋税要轻一些,徭役的摊派不要耽误农时。《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还对当时的为政者进行说教,要求为政者不要过于奢侈,要注意节俭。他说:“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同时,还主张“节用而爱人”。这里面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运用于经济领域。
美学思想
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孔子在易学中明确提出了“美在其中”、“见仁见智”等著名美学命题。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问易》在易宗基础上提出了美宗——阳刚、阴柔之美;生命之美;自由之美;中和之美。认为“阴阳之美、生命之美、自由之美、中和之美可谓是美学之宗”。
史学思想
孔子治史思想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直”,即研究历史要实事求是,不但要重视根据,而且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他竭力反对那些狂妄不直的人,说:“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泰伯》)他这种一以贯之的主张,也反映到他的治史态度中。
孔子的治史观不仅反映到治史态度和治史主张上,而且还体现在历史发展观中。孔子认为历史在不断“损益”,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为政》),周代正是在总结夏、殷二代的基础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历史不是倒退,而是后来居上,是前进发展着的。尽管这种思想很朦胧,但却是我国史学史上进化论的可贵的开端。
旅游观念
孔子一生游历丰富。他从漫长的旅游生涯中悟出精辟的人生哲理,并形成对旅游的独特见解。孔子的“游”主要有三种形式:游览、游学、游仕。也就是说,孔子在游中问学教学,游中求仕入仕,游中生情怡情,游中悟道传道。他的旅游行为与修学、入仕是分不开的。孔子的旅游思想可大致概括如下:
孔子的远游观和近游观
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意思是君子不要留恋故土,应该通过游学四方来增长见识,实现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由此可知,孔子“重游”,反对“怀居”、“怀土”等心理和行为,甚而把贪恋安居、留恋故土作为君子与小人的分野标志。但是孔子也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明确表达了他提倡近游的思想。“父母在,不远游”也是儒家提倡推行孝道、侍奉双亲、注重人伦思想的体现。
那么孔子既“重游”,又反对“远游”、提倡“近游”,岂不是自相矛盾?实则非也。孔子的近游观和远游观并不矛盾,而是对立统一的,类似于“鱼和熊掌”的关系。远游与近游,实际上反映了儒家的“忠”与“孝”、报效国家与侍奉双亲的对立统一。孔子虽然提倡“近游”,但也不一味地排斥远游,虽然主张推行孝道,但更主张“治国平天下”。到底适宜远游还是近游,取舍标准就是是否“有方”。事实上,跟从孔子周游列国14年的弟子中就有不少双亲健在者。孔子反对的只是无正当目的却超出合理程度的“远游”。
孔子注重文化之旅、自然之游,倡导“山水比德观”
孔子一生行游天下,注重听乐观礼,开创了中国文化旅游的先河。据史书记载:“孔子曾西入周室,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观帝王之治。”醉翁之意不在酒,孔子入周之意在于向老聃学习乐礼。另外,孔子访齐,曾与齐太师交流关于“乐”的见解并达到忘我的境界。《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学之,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孔子行游四方中学习、欣赏古代的礼乐文明,这其实就是现在所说的文化旅游。
除了提倡听乐观礼的文化之旅,孔子还注重体悟山水的自然之游。对于山水自然景观,孔子更注重“美”的感受,比如为我们耳熟能详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在孔子看来,智者的聪明锐利和流动的水具有形而上的共通性;仁者的宽厚品格与庄重沉稳的大山相通。这就是“山水比德”的审美观、体验观。“比”指象征或比拟,“德”指道德或精神品质,意指在欣赏山水自然景观时,根据其特征类比联想到人的道德品格,即把自然山水人格化。
孔子主张旅游要健康有度,反对佚游
孔子曾说:“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也就是说,以骄傲为乐,以到处游玩、游手好闲为乐,以大小宴为乐,都是有害的快乐。可见,孔子反对游手好闲、放荡游乐、毫无节制的游玩等佚游行为。他认为佚游超出个人身心承受能力与社会礼制许可,佚游带来的快乐是暂时的、局限的,而且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损害。
人生观念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