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讲传统美德的名句

2.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名句

3.文化传承的名言名句

4.中华传统家训家风家规名言名句

5.古代名句及出自哪里

6.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名句

7.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名言名句

中华传统经典名句_中华传统经典名句摘抄

1、国学大美,美不尽言,美不胜收,美轮美奂,然大美无声,非虚妄浅薄者可闻,国学典籍含英咀华,默而无言,与你遥遥相对,无声的召唤令你心驰神往,当你怀一颗赤子之心走近国学,感悟国学,体味国学,践行国学多时,你会蓦然发现,国学大美,其实已在你心里。

 2、国学源自天地,从伏羲仰天俯地而悟易经,到屈原漫游天地而得九歌,再到竹林七贤隐居山林而通三玄,古之高士,欲有所得,无不与天地相交接。故我说:国学亦有大美。国学大美,美在境界,美在德操,美在文字,美在悲悯,美在轻盈。

 3、国学凝聚着中国数千年的文明,体现了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而成语堪称中国经典之经典。国学之核心命题乃现实人生,做这样的一个系列剧能一方面对国学文化能够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对青少年的成长和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使青少年在观影的过程中,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并通过这些正确的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这样的项目肯定能够让中华传统文化深入到每一个观众的心中。

 4、德操已得,又观文字。诗经文字简洁,以少总多,情貌无遗,读之可明道;楚辞文字沉郁,感情激奋,读之可养志;汉赋文字汪洋,规模宏大,读之可盛神;唐诗文字刚柔并济,气象万千,读之可立魂;宋词文字清丽,大美天成,读之可洗心;元曲文字激越,摇曳多姿,读之可通灵;明清文字典雅,描世间百态,读之可启智。

 5、研读国学,先悟境界。 孔子之美如一丝春风和煦而温暖,孟子之美如一阵夏雨热烈而强劲,庄子之美如一片秋叶淡泊而悠远,老子之美如一场冬雪晶莹而博大。境界已悟,续品德操。“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有超然之道;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昂然之德;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泰然之志;“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如鸿毛”,有豁然之明;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有浩然之气。

 6、国学悲悯难释,归于轻盈。“庄生晓梦迷蝴蝶,栩栩如生”,读之忘物; “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读之忘世;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读之忘情; “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读之忘机;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读之忘我。

 7、近年来,深邃、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重视。幼儿园里,“国学热”也在不断升温,各种国学补习班应运而生。其实,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如同一棵繁茂的大树,在这棵树上不仅有《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脍炙人口的国学经典,也有着在中国大地上发展了几百、甚至几千年的民族乐器。我们总是在语文课本里不断地听到“高山流水觅知音”,听到“雨打芭蕉落闲庭”,听到“春江花月夜”,听到“明月几时有”等等回味无穷的古诗词,可体会那古诗词中蕴含的无尽韵味以及千百年来时光沉淀的意境——音乐,无疑是最佳的传递方式。而学习民族乐器,正是打开这扇国学之门的钥匙。

 8、“菜根谭》囊括了5000年中国处世智慧的奇书。”这是世人对它的评价。“云中世界,静里乾坤;冷静观人,理智处世;水滴石穿,瓜熟蒂落。”人生就是这样,要能够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寻到快乐的因子,要能够在荣誉面前保持警醒,在挫折面前学会坚持。《菜根谭》,它充满了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无穷趣味。我觉得《菜根谭》它真的看懂了这复杂的社会,教会了我怎样面对生活,面对人生。

 9、国学源自天地。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国学之美,美在境界,美在德操,美在文字,美在悲悯,美在轻盈。国学如“像黄鹂一样动听,像狮子一样深具底气,像龙吟虎啸一样一言既出,满座皆惊,再出一言,如坐春风。”

 10、国学是先人用尽一生而总结的道理,那是对人生的品读,那里有人世的沧桑,有历史的痕迹,有生命的真谛,那些都是中国的骄傲,那些沉积着一个伟大的名族不变的精魂,国学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境界,使我们修身养性,教会我们如何做,教会我们分清美丑,明辨是非。国学使我们从圣人和智者的叮咛中品位人生的真谛,从一件小事,从一句话,从一个动作,从一个事物中,我们都能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怀。国学经典总是引领我们不断领悟到生命的意义,端正青少年正确的人生态度。国学,需要我们用一辈子去体会,而国学中的精华,一生也学不完。

 11、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

 12、 《道德经》是我体会最深的,它总能用一句短小而精辟的'话把我们领到另一种美妙的境界,那里都是真善美。这就是国学的力量,在国学中一旦看懂人生,便会使生活升华到另一个水平线——不计较得失,无论世事沉浮,每次都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看待,以一颗平静的心去面对。看轻人生的权势名利,看穿世间的繁华昌盛,看透人生的真谛,超然物外,你就会别有一番滋味。“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这句话,就是真善美的最高境界,这句话也是老子一生的坚守。权势名利都看轻了,世间就安静了。品读国学,就是在品读人生。懂得国学,你就懂得了人生!

 13、实际上,从《易经》到老子的《德道经》,这个脉络是非常清楚的,我相信国内、在座的专家们都可能还是认同这一点吧。在这个问题上,我想先把这一点说一下。在老子的学说没有出现之前是“黄学”——黄帝的学说。在“老学”出现以后,基本上在战国春秋时代以前,大家共同认同的都是“黄老之学”。“黄老之学”的核心,就是道德。演绎开来说,所谓国学就是中华传统的道德文化。把这个道德抓住了,我觉得我们中华民族的主史文化——文化之根就把握住了。在这个基础上相继诞生的儒学和后来引进别国的佛学,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根文化的三大支柱,也就是共同构成了我们的国学,这就是我们国家精神领域的根基吧——精神领域建设的一个根基。

 14、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瑰宝,传承国学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使人们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接受教育,提升境界。现在就请你跟着我们一起进入这诗歌的世界吧!通过诵读国学经典,让我在这很美好的春天里感受别一样的情怀。古代的诗人们也写了不少赞美春天的诗呢!我知道不少呢!比如说《咏柳》、《早春》等等。《咏柳》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于春天的赞美之情,借柳树来抒发春天的美。其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句是把二月的春风比作了剪刀,多恰当的比喻啊!

 15、 从全球联合祭孔活动到于丹在百家讲坛开讲《论语》,国学热正不断升温。在我眼中,国学是那么的遥远,是那么的不可企及。但是要问我读过哪些关于历史的书,我会毫不犹豫的说出很多,像《史记》,《西游记》,《东周列国志》,《资治通鉴》等等。原来啊,“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主要包括先秦经典、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以及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与明清并历代文学。另外,也包括了中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如此说来我早与国学结下了缘分。

 16、最近听一位国家领导说,他在新德里时亲耳听到印度总统引用中国《管子》关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话。在巴基斯坦他也听到巴基斯坦总理引用中国古书中的话。足征中华智慧已深入世界人民之心。这是我们中国人应该感到骄傲的。所有这一些中国智慧都明白无误地表露了中国的特色。它产生于中国的过去,却影响了中国和世界的今天,连将来也会受到影响。事实已经证明,连外国入都会承认这一点的。

 17、我上小学时,就与《资治通鉴》结成朋友,书里的很多故事都对我有很大启发。例如“商鞅变法”这个故事,商鞅为了树立威信,一诺五十金,很好的推进了改革。他的做法让我明白了,不管国家还是个人,都应用诚信的态度去做事,这样我们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还有“苏武牧羊”的故事,让我看到了一个顽强的爱国者,感受到了我们的祖先有何等的浩然正气。苏武说过:“臣子对皇上尽忠,就像儿子对父亲尽孝,虽死无憾。”《资治通鉴》这本书让我了解了国家的盛衰、民族的兴亡、统治阶级的政治……让我了解了唐太宗李世民和蜀相诸葛亮勤政爱民的故事;让我了解了“长平之战”等史实,感受中国历史上战争的波澜壮阔;让我了解了“指鹿为马”等成语的,体会其中的一些道理。上了初中后,我又读了老子的《道德经》和庄子的《南华经》,感受到了老子的哲学系统和老子的思想,感受到了庄子道法自然的观点,和先秦道家思想的传承与沿袭。

 18、我们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人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很难想象,世界上如果缺少了中华文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前几年,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号召一经提出,立即受到了目内外炎黄子孙的热烈拥护。原因何在呢?这个号召说到了人们的心坎上。弘扬什么呢?怎样来弘扬呢?这就需要认真地研究。我们的文化五色杂陈,头绪万端。我们要像韩愈说的那样:“沉浸酿郁,含英咀华”,经过这样细细品味、认真分析的工作,把其中的精华寻找出来,然后结合具体情况,从而发扬光大之,期有利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前进与发展。“国学”就是专门做这件工作的一门学问”旧版《辞源》上说: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话虽简短朴实,然而却说到了点子上。

 19、国学让我增长见识,我遨游在国学的海洋里,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对话。看到那一个个以少胜多的战役,那一个个为国捐躯的将领。我看到了秦朝的短暂,看到了唐朝的繁荣,看到了灿烂的宋元文化,看到了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

 20、国学简练的语言,丰富的字义,的故事,时时让人感觉到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中国文字的奥妙和魅力所在。国学涉及文学、历史、哲学、术数,等等,内容比较完备,文学大师的生花妙笔,史学家的考据论证,文人的思想火花,的神话故事,古老的笑话典籍,让人大开眼界。一些史书的作者都是当代名家,不论考据还是推演都很有分量,读起来很是过瘾。一些文言文的书,既有原汁原味的原文,也有翻译过来的白话文,不论你喜欢哪种都可以畅通无阻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讲传统美德的名句

1.中华传统文化的格言警句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8.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病起书怀》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2.弘扬传统文化名言

1.文化成就未来,遗产不容忘怀。

2.爱我中华,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3.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4.博览五千年,塑造当代贤。

5.传古今经典,树当代风范。

6.学古人的智慧,致今天的财富。

7.往事越千年,传承永不变。

8.破坏古迹,就是破坏你的未来。

9.弘扬传统美德,继承传统文化。

10.培养中国魂,树立中国心。

11.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创新精神。

12.扬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

13.先人神力绝技,鬼斧神工天姿。

14.秉承祖先智慧,传播华夏文明。

15.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土壤,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1.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2. 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

3.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内核,还有墨家、法家、名家、释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

4. 传统文化的全称是传统的文化,落脚在文化,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谓。

5. 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例如说民族服饰、生活习俗、古典诗文、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所谓的文化遗产。

3.关于传统文化的名言

你好,关于传统文化的名言: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3、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4、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8、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9、精忠报国。

1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1、列士之爱国也如家。

1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14、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

15、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1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干青。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23、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2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5、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7、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8、位卑未敢忘忧国。

2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平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1、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32、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

3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34、有志者事竟成。

3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3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7、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以上都是传统文化的名言希望你满意!

4.关于传统文化诗词名句有哪些

1、春节

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2、中秋

《月下独酌 》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3、重阳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4、清明

杜牧《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5.端午日赐衣(杜甫)

官衣亦有名,

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

香罗叠雪轻。

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端午

老 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6元宵节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7七夕

古诗十九首之一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5.有关传统文化的名人名言

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东汉·刘备《三国志·蜀志传》

白话译文:不要认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不要认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白话译文: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

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战国·孟子《尽心章句上》

白话译文: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白话译文: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5、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明·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白话译文:保国这类事只需由王帝及大臣和掌握权力的人去谋划。 但是“天下”的兴亡,则是低微的百姓也有责任。

搜狗百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搜狗百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搜狗百科-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

搜狗百科-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搜狗百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6.关于传统文化的名人名言

一、社会的文化是历史为思维活动提供的媒介物,它必然制约着思维活动在现时代的可能性,其必然性与任何时候自然界的不变规律给思维活动造成的限制一样。

出自:〔俄〕拉甫罗夫《历史信札》

介绍:拉甫罗夫是俄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民粹主义理论家。笔名米尔托夫。1870年加入第一国际。

二、在进行思维活动时,文化应该作为一种历史上产生的媒介物,而不是作为一种不变的规律来加以考虑。

出自:〔俄〕拉甫罗夫《历史信札》

三、人是有历史的动物。人的文化生活是一种世代相承愈积愈厚的历史联系:谁要想参加到这个联系中去通力协作,就必须对它的发展有所了解。

出自:〔德〕文德尔班,引自《当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著作选辑》

介绍:文德尔班(1848~1915),英文名Windelband,Wilhelm,德国哲学家。新康德主义弗赖堡学派的创始人。1848年 5月11日生于波茨坦,卒于1915年10月22日。

四、一切伟大的文化都是市镇文化……世界历史是市民的历史。

出自:〔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介绍: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著名哲学家、文学家。

五、一种文化的每个青春期事实上就是一种新的城市类型和市民精神的青春时期。

出自:〔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7.有关传统文化的诗句

传统文化:古诗词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韩愈《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杜甫《江南春绝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传统文化:节日类

1.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馨研绿一痪煞??

4. 《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5. 《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8.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

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

北宋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译文: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新年送走了旧年。人们正喝着屠苏酒,春风扑面而来。

北宋王安石《元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家家户户都贴上新桃符取下了旧桃符。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译文: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译文:去年元宵夜之时,花市上灯光明亮如同白昼。佳人相约,在月上柳梢头之时,黄昏之后。

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译文:今年元宵夜之时,月光与灯光明亮依旧。可是却见不到去年之佳人,相思之泪打湿了春衫的衣袖。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我独自一人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更加思念起家乡的亲人。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少了我一人。

9.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名言警句或俗语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针没有线长,酱没有盐咸。3、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4、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肠胃。5、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6、水深难见底,虎死不倒威。7、事莫做绝,话莫说尽。

8、人怕理,马怕鞭。9、走路怕暴雨,说话怕输理。

10、浇花浇根,交人交心。11、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12、人心要实,火心要虚。13、草若无心不发芽,人若无心不发达。

14、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说。15、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

16、有理不可丢,无理不可争。17、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18、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会说。19、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20、早起动动腰,一天少疲老。21、天才和懒惰结伴,等于一事无成。

22、刀伤易治,口伤难医。23、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24、在朝都是官,在席都是客。25、论旁人斤斤计较,说自己花好稻好。

26、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27、当着,别说话。

28、有钱难买老来瘦。29、门前出起青草墩,嫡亲 娘舅当外人。

30、物以类聚,人以群分。31、脚踏十字稳,不怕棒槌滚。

32、不是你的财,别落你的袋。33、走路不怕上高山,撑船不怕过限滩34、贪小失大,惜指失掌。

35、十里认人,百里认衣。36、是草有根,是话有因。

37、一瓶子水不响,半瓶子水乱晃。38、宁可一日没钱使,不可一日坏行止。

39、菜没盐无味,话没理无力。40、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41、耳听为虚,眼见为实。42、有事叫公公,无事脸朝东。

43、有势不可使尽,有福不可享尽。44、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45、狗咬人,有药治;人咬人,没药医。46、君子报仇三年,小人报仇眼前。

47、人要心强,树要皮硬。48、人不在大小,马不在高低。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49、有山必有路,有水必有渡。

50、邻居好,赛金宝。51、无梭难织布,无针难绣花。

52、一人说话全有理,两人说话见高低。53、发誓发得灵,监房无罪人。

54、爹不识耕田,子不识谷种。55、打人两日忧,骂人三日羞。

56、要知山中事,须问打柴人。57、门前有个讨饭棍,骨肉至亲不上门。

58、天上无云不下雨,世间无理事不成。59、小人自大,小溪声大。

60、知己知彼,百战百胜。61、自称好,烂稻草。

62、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说。63、知过不难改过难,言善不难行善难。

64、行船靠舵,赶车靠鞭。65、人靠心好,树靠根牢。

66、经得广,知得多。67、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68、送君千里,终须一别。69、只勤不俭无底洞,只俭不勤水无源。

70、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71、理不短,嘴不软。

72、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73、行船趁顺风,打铁趁火红。

74、小人记仇,君子感恩75、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76、只有人脏水,没有水脏人。

77、宁可身冷,不可心冷;宁可人穷,不可志穷。78、水大湿不了船,火大烧不了锅。

79、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80、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彼此有商量;81、要想长寿,先戒烟酒。

82、天无二日,人无二理。83、无理心慌,有理胆壮。

84、天下的弓都是弯的,世上的理都是直的。85、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86、有车就有辙,有树就有影。87、见强不怕,遇弱不欺。

88、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89、小时偷针,大了偷金。

90、有理摆到事上,好钢使到刃上。91、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步步歇。

92、一正辟三邪,人正辟百邪。93、真金不怕火炼,脚正不怕鞋歪。

94、真金不怕火烧。95、只中不管,打破金碗。

96、是好说不坏,是坏说不好。、一理通,百理融。

98、月缺不改光,箭折不改钢。99、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余。

100、团结一条心,黄土变成金。101、百日连阴雨,总有一朝晴。

102、一人修路,万人安步。103、天才出于勤奋,知识来自实践。

104、烧的香多,惹的鬼多。105、一问三不知,神仙没法治。

106、艺高人胆大。107、认理不认人,不怕不了事。

108、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109、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110、有理不在言高,有话说在面前。111、顺藤摸瓜,顺水求源。

112、做一行,怨一行,到老不在行。113、宁打金钟一下,不打破鼓千声。

114、谚语第二缉115、一夜不宿,十夜不足。116、手怕不动,脑怕不用。

117、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118、有理赢,无理输。

119、路是弯的,理是直的。120、吃要吃有味的,说要说有理的。

121、菜能吃,糠能吃,气不能吃;吃能让,穿能让,理不能让。122、一问三不知,神仙没法治。

123、文戏靠嘴,武戏靠腿。124、一有百有,一穷百穷。

125、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126、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

127、麻雀落田要吃谷,狐狸进屋要偷鸡。128、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129、省吃餐餐有,省穿日日新。130、失败是成功之母。

131、由着肚子,穿不上裤子。132、圆木平不稳,方木头不滚。

133、和气生财,忤逆生灾。134、小洞不补,大洞叫苦。

135、嘴上无毛,办事不牢。136、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137、三人同行,必有我师。138、手怕不动,脑怕不用。

139。

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名句

讲传统美德的名句如下:

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

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美德伴我成长

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6、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8、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9、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中华美德

10、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13、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1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传承美德

15、当志存高远,心怀天下。

16、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1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1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2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21、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文化传承的名言名句

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2、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5、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7、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8、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9、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10、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1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1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15、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中华传统家训家风家规名言名句

弘扬传统文化的名言警句

1、弘扬传统文化,守护精神家园。

2、纵有金山银山,难买文化遗产。

3、有历史才有现在,唯遗产才知兴衰。

4、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文明祥和社会氛围。

5、用心传承文明,用行成就未来。

6、秉承祖先智慧,传播华夏文明。

7、传播传统文化,修身美家平天下。

8、传承华夏文明,引领立志修身。

9、传承东方典藏,智育华夏儿女。

10、传播东方智慧,点睛中国商战。

11、培养中国魂,树立中国心。

1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3、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14、传承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15、传统文化播神州,华夏文明永流传。

古代名句及出自哪里

家训家风家规名言如下:

1、手持正义,肩挑道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2、与人为善,与邻为友,严己宽人,既往不咎。

3、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勤学苦练,努力登攀。

4、举止稳重,言语文明,团结友爱,永夺先进。

5、宁让人,勿使人让我,宁吃亏,勿使人吃亏。

6、爱护公物,遵纪守法,造福子民,服务社会。

7、勤为本,德为先,和为贵,学在前。

8、尊老敬贤,扶危济困,严以待己,宽以待人。

9、不做亏心事,不赚昧心钱,心里有盏灯,肚里能撑船。

10、人胜我,勿生嫉妒,人弱我,勿生鄙吝。

11、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兢兢业业读书,勤勤恳恳治家。

12、处世以谦让为贵,做人以诚信为本。

13、一日“三省”好处多,来日不唱悔恨歌。

14、少壮不努力,老大被人讥;少壮不立业,老大徒伤悲。

15、家有般好,好儿女多行孝,家有孝是希望,精心栽培生长旺。

16、攒钱聚财,取之有道,男女老幼,处之有方。

17、干本份活,行侠义事,做正直人。

18、和睦友善,勤俭节约,科技致富,读书为先。

19、积谷防饥,积德防老,送子读书,儿行孝道。

20、夫妻相敬,举案齐眉,婆媳相让,一家和气。

21、不做亏心事,不怕夜敲门,不怕树影斜,只要身心正。

22、手足贵相助,夫妻贵相从,长幼贵有序,邻里贵宽容。

23、有胆有识,有礼有节,有情有义,有失有得。

24、对贤当举,小人当疏,孝悌当崇,五毒当诛,志存高远。

25、吃不穷,穿不穷,人不读书一世穷。

26、勤耕苦作,正当,不搞迷信,不赌牌博。

27、尊师重道,谦恭礼让,忠孝并举,励志自强。

28、尊老敬贤,爱幼乐施,举止稳重,语言文明。

29、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两袖清风,浩气长存。

30、读书明理,修身养性,薄财重义,为国为民。

31、肩担道义,胸怀天下,诚实劳动,四海为家。

32、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3、有毒物莫吃,违法事莫做。

34、做了好事莫夸耀,做了错事敢担当。

35、子孝父严,母慈媳敬,兄友弟尊,妇温夫爱,睦邻亲友,家道始兴。

36、以德服人者昌,以理服人者顺,以信服人者智,以威服人者亡。

37、是非面前不含糊,原则问题守底线。

38、宁向直中取,莫向曲中求。

39、须知男女终有别,坚守道德莫超越。

40、无信不立,心诚则灵。

4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42、应视国事如家事,能尽人心即佛心。

43、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44、行要好伴,居要好邻,屋要好住,人要好心。

45、见利思仁,见财想义,勤劳生财,团结生义。

46、家庭和睦,邻里相亲,以德交友,以诚服人。

47、处世以谦让为贵,为人以诚信为本。

48、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勤劳为本,节俭家荣。

49、尽孝敬祖,尽忠报国,尽情交友,尽职创业。

50、债不可轻举,语不可轻言,行不可冲动,学不可半废。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名句

经典名句----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

爱 国

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2.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明 志

1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1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21.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2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3.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持 节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27.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28.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1.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3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3.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3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5.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36.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8.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竹石》

自 强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0.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4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4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

4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5.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46.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4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49.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5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5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诚 信

52.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53.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54.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5.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 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5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5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5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60.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61.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知 耻

62.记己有耻。——《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63.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6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65.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66.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6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68.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69.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70.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改 过

71.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72.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7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74.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7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

76.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7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78.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79.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80.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81.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82.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卷十

83.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8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厚 仁

85.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只有仁者才知道怎么爱人,怎么恨人。

86.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87.仁者寿。——《论语?雍也》

88.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8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90.宽则得众。 ——《论语?阳货》

9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9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君子最高得德行就是同别人一道行善。

9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94.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荣辱》

95.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96.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卷九十六 爱他的方式如果不正确,恰恰是害了他。

.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98.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正蒙?乾称》

贵 和

9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100.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01.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0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君子与人和谐相处,却有自己的主见;小人容易苟同别人,却不能与人和平共处。

103.君子和而不流。(流:盲从)——《礼记?中庸》

10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10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106.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107.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108.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10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11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纯洁的友谊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就像水一样清澈透明。) ——《庄子?山木》

敦 亲

112.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113.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114.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115.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116.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11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118.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119.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120.父不慈则子不孝。——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121.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122.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列传》

重 义

123.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124.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25.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126.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127.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义,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为自己分内的事。

128.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12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130.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131.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在灾难与危险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气节。

132.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133.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134.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 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尚 勇

135.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136.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137.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138.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139.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140.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141.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142.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班超列传》

143.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二》

144.初生之犊不惧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4回

好 学

14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14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4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14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49.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15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15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论语?子张》:广博地学习以坚定自己的意志,恳切的提问并且联系实际进行思考。

152.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离娄下》

15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54.学至乎没而后止。——《荀子?劝学》: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

15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5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15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5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59.善学者,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16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61.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德行由于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随声附和而毁掉。

162.圣人无常师。——韩愈《师说》

163.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16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6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八首》之一

16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

167.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168.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审 势

16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的33章

170.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第44章: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

17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第58章

17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64章

173.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形势解》

174.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175.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如果贪求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后句)

17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7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178.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179.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180.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18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凡事如果能预先充分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

182.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管子?牧民》:只有有远见的人才能够在祸患没有形成的时候就预防它。

83.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

184.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185.前车覆,后车诫。——《汉书?贾谊传》

186.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以放纵,不能让自己志得意满,不应该使自己乐到极端。

187.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贾谊《新书?审微》

188.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18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住传》

190.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吴兢《贞观政要?刑法》

19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求 新

192.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一天到晚谨慎做事,自强不息,和日月一起运转,永不停止。

193.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每天都有新的变化才是大德。

19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195.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天天除旧更新,不间断地更新又更新。

196.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担心) ——《宋史?王安石列传》

1.德贵日新。——康有为《论语注》卷九

198.惟进取也故日新。——《少年中国说》

19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200.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

——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

201.为学须觉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长进。——朱熹《朱子语类》卷八

20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鹊楼》

20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勤 俭

204.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205.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206.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207.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208.俭节则昌,*佚则亡。——《墨子?辞过》

209.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210.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21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212.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213.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214.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215.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奉 公

216.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以公心灭私情,民众才会心悦诚服。

217.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218.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2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20.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221.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惩罚有罪过的人,即使大臣也不能放过;赏赐做好事的人,即使平民百姓也不能漏掉。

222.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则政治黑暗。

223.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在圣人治理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

224.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贾谊《新书?阶级》

225.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

——《淮南子?主术训》:考察左右的人,任用没有偏私,才可以算作公平;监督朝廷内外,判别是非没有偏颇,才可以算作正直。

226.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泛论训》

227.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淮南子?修务训》

228.奉公如法则上下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29.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史公自序》

230.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刘向《说苑?正理》

231.圣人不敢以亲戚之恩而废刑罚,不敢以怨仇之忿而废庆赏。——徐干《中论?赏罚》

23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233.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234.发号施令,在乎必行;赏德罚罪,在乎不滥。——包拯《论星变》

235.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236.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237.好公,则天下太平;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

务 实

23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3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君子以说的多.做得少为耻。

240.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读书人虽然有学问,但是亲身实践才是根本。

241.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路程虽近,不走就达不到目的地;事情虽小,不做就成功不了。

242.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243.谨于言而慎于行。——《礼记?缁衣》

244.君子强学而力行。——杨雄《法言?修身》

245.实事求是。——《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246.百闻不如一见。——《汉书?赵冲国传》

24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248.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王充《论衡?薄葬》

249.名必有实,事必有功。——荀悦《申鉴?俗嫌》

250.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251.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名言名句

1、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2、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3、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4、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5、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6、内睦者,家道昌。——林逋

7、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8、长者问,对勿欺;长者令,行勿迟;长者赐,不敢辞。——周秉清

9、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10、一个人如果使自己的母亲伤心,无论他的地位多么显赫,无论他多么有名,他都是一个卑劣的人。——(意大利)亚米契斯

11、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12、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3、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14、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15、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16、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周秉清

17、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18、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19、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林语堂

20、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21、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庐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23、事亲以敬,美过三牲。——挚虞

24、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25、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26、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27、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德)歌德

28、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名言名句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2、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3、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列传》

4、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6、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7、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8、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策林》

9、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10、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11、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1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3、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17、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18、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1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0、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21、改过不吝。――《尚书·仲虺之诰》

2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2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6、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破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27、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28、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29、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30、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31、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3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33、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3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35、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3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3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3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39、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40、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42、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4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4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4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46、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4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48、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49、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50、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5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52、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5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54、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5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5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57、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

58、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59、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60、百闻不如一见。——《后汉书》

61、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62、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63、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64、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65、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66、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6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6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6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70、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7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7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73、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形势解》

74、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7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76、仁者寿。――《论语·雍也》

77、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78、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7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80、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81、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8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83、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84、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8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86、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87、人之有德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策》

88、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寸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

8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9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91、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92、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93、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9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95、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9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9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9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00、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101、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102、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颜氏家训·有事》

103、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104、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

105、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06、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民歌

107、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108、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0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10、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11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黄鹤楼》

11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11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114、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115、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1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11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118、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119、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

120、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121、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122、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123、善学者,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124、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125、轻诺必寡信。――《老子》

12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127、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128、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129、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130、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13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32、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133、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134、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13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136、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137、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138、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139、人必先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先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140、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141、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

142、俭节则昌,*佚则亡。――《墨子·辞过》

14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4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14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14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47、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14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49、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150、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151、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15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5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154、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155、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