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典的古诗词名句

2.适合初中生的课外古诗赏析

3.渔歌子古诗翻译及赏析

4.豪情壮志的古诗名句

5.初一下学期语文课外古诗词的意思和名句赏析

6.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名句赏析

7.赏析下列名句[古诗]

8.初中第一册古诗词名句赏析

初中古诗名句赏析_初中古诗名句摘抄大全

1、《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夸张手法虚写大海,表现大海包容天地的气概。这是诗人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出来的宏伟意境,更显示出诗人期盼祖国统一的宏大抱负和博大胸怀。  

2、《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此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同时在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中蕴含哲理写出了新旧事物之间相互交替的辩证关系,表现了诗人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景中出情,思乡而不低沉。  

3.《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是“以小景传大景之神”.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象表现出来了。  

4、《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野草才能没马蹄。”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这四句是此诗的核心部分,也是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用“乱花”、“浅草”来写西湖早春的美景。“渐欲”,渐渐就要;“才能”,刚刚能够,都表现出事物在发展变化之中。  

5《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诗人描写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动中寓静表现“惊鹊”和“鸣蝉”的情态,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6、《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不是人,而是一片蛙声,词人自己陶醉在丰收在望的欢乐之中,于是觉得青蛙似乎也在为丰年而欢唱了。侧面烘托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7、《天净沙 秋思》---“秋思之祖”“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12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景。“古道西风瘦马”,则描绘了一种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加一层荒凉感。 “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诗人把十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的寓于图景中。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刻画了这样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满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这首小令是取寓情于景的手法来渲染气氛,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道尽天涯游子之悲”。  

8、《望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钟”字将大自然写的有情。“割”字突出了山高大。用字“奇险”,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9《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家书的珍贵,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这是心中会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10、《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通常解释为: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诗人触景生情,移情于物,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  

11、《归园田居》“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句话看似平淡,但对“愿无违”强调得很充分,蕴含了不要在那浑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  

12、《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段话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大”字,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那里宽阔无边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下面一个“直”字则表现出了他的劲拔和坚毅之美。那荒漠上没有任何山峦林木,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得用“长”来形容才算准确。另外,落日本来给人是一种凄楚苍凉的印象,而在此处诗人却把它写“圆”了,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诗人不仅实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还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到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去,正如王国维所评价的那样,这是“千古壮观”的名句。  

13、《渡荆门外送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随”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入”字仿佛江水流碧空,流入荒漠辽阔的原野,流入大海之外,短短十字,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画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  

1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干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之侧千帆竞过,病树前头万木争春,以物喻人,一改前面低沉的情调,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15、《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反说其事,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讨寄希望于侥幸,暗含自己生不逢时、才能无法施展的怨怅之情。  

16、《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报国的决心,充分体现了诗人崇高的民族气节。  

1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词人把酒问月,问人生,借月之盈亏终于得到人生哲理的启迪:世事自古就难以完美无缺,人们应当以豁达的胸襟去面对。  

1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两人平平安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这两句诗可用来向离别亲友表达诚挚的慰问及祝愿。“道尽千载离人之心”,是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句。  

19、《山坡羊 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此三句描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然后用“表里山河”一语收住,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由此自然引出下文的感慨与议论。  

20、《山坡羊 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道出了作者对历史的评判,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21、《饮酒》:“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也僻静了。这句诗妙就妙在它所包涵的哲理:人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处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嘈闹是客观上的存在,谁也无可回避。要逃避它惟有从自我心灵上摆脱它,只要心灵脱俗,主观上便能够超脱现实,闹中取静。  

22、《饮酒》:“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菊之时无意间山的形象映入眼帘。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了。表现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  

23、《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尽管前路阻碍重重,但总有一天,可以乘风破浪,到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诗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倔强的个性和执著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后人常以这两句诗自勉或鼓励他人执著追求理想。  

24、《望岳》“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具有一定的生活哲理。这两句诗至今还被人们广泛用来勉励自己——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绝顶”。才能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  

2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在这狂风暴雨袭击的秋夜,诗人不仅仅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哀叹,他发出的是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疾呼。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伟大品质。  

2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风怒号”三字起势迅猛,音响宏大,读之如闻秋风咆哮。一个“怒”字,把秋风拟人化,从而使下一句不仅富有动作性,面且富有浓烈的感彩。诗人好不容易盖了这座茅屋,刚刚定居下来,秋风却故意同他作对似的,怒吼而来,卷起层层茅草,怎能不使诗人万分焦急?2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写雪后美景。以梨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动人.一片银白的世界.变成一片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明丽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欣喜和暖意。“忽”字表现了诗人之喜。写出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  

28、《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两句诗被人广为传诵。意思是说落花并非无情物,它能化作肥沃的春泥而重新培育出美丽的花朵,以自己的生命换来又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诗中的“落红”分明是作者自喻,表示自己虽然仕途失意,但不甘沉沦,仍要为国家与民族贡献力量。表现诗人甘愿奉献,牺牲自己的情怀。  

29、斜晖脉脉水悠悠。(《梦江南》)表面写水,实际上暗示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的注目的眼神,情景交融。  

30.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这两句写出了塞外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凄凉萧条的意境。展现了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境界开阔。“孤城闭”三字反映了宋朝守军军事力量的薄弱。  

31《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杯浊酒,怎能排遣这离家万里的乡愁呢?但自己还没有像窦宪那样打败匈奴勒石记功,所以还没有回家的打算,深刻展示了戍边战士的内心世界。写出了边防将士以国事为重,勇敢保卫边疆的高度责任感。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宋朝“安内虚外”忍辱求和政策的不满,以及功业未就、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32、《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通过拟物,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形象,以奇特的夸张手法表现浓重的哀愁。  

3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作者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以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国和雄心壮志。  

34、《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此句作为<诗经>首篇首句,流传千古,尽人皆知。 “好”字为第三声,是美好优秀的意思,并不是喜好;“逑”是配偶,并不是追求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雎鸠在水中欢快鸣叫,成双成对。容貌美丽、品德善良的女子,正是君子的好伴侣。以雎鸠鸣叫起兴,引出所咏内容;以“窈窕淑女,君子好求”统摄全诗。  

35、《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哪一天在西窗之下同你一道深夜秉烛长谈,诉说我在巴山这天晚上看雨时想念你的心情。这两句是作者身在巴山设想回长安、晚上与妻(一说友)剪烛夜谈的情景,表达了相思之情。“剪烛西窗”已作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成语。  

36、《相见欢》:“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即使有千丝万缕的离愁,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是离别愁情。这几句话直抒离愁之苦,抒发了作者一腔怀旧之情。现在多用来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  

37、《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识。用“来”与“去”对比,以“来”反衬“去”,表现诗人惜春的心理,也让人他生活的空虚、无聊。此二句用景物描写把诗人的感情表现得很细腻,很生动。  

38、《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这是动中即景,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的境界。后常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比喻人在困难时会出现新的转机和希望)  

39、《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两句诗含蓄委婉而感情炽热,诗人以“春蚕”、“蜡炬”为喻,并运用谐音的方法,创作出了这脍炙人口的名句。此二句一说内心状态,一说外部表情,以形象语言来表达海枯石烂而矢志不变的爱情。同时,也用来讴歌无私奉献的精神。  

40、《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通过丰富的想象,借月传情。深切的抒发了对友人的牵挂之情。  

4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只要四海之内有你的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仍像是近邻。这是诗人劝慰友人不要为离别而悲伤,而要心胸豁达,坦然对待。这两句诗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于哲理,一洗以往送别诗黯然消魂的感伤情调,而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鼓舞和安慰。  

42、《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写山村风光。由近渐远,景色越来越开阔,写出了一派清幽恬静的气氛,抒发了一种愉快的心情。  

43、《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使人的心境复归于渺然的忧思而益发深沉。不能自已。由上联的写景引出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愁绪。  

44.《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面批评歌女,实际上批评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颓靡世风,批评了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  

45.《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年老力衰的千里马虽伏在马槽上,但它的志向仍是日行千里;怀有雄心壮志的人虽到晚年,但雄心壮志不改,慷慨依旧。用“老骥”作比喻,表达了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老当益壮的进取精神和豪迈气慨。后人常用这几句比喻人面对暮年,仍保持一种生命不息、斗争不止、奋发有为的精神境界。  

46.《观书有感》”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诗句通过明净的池塘和流动的活水之间的关系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人只有不断地学习、接受新知识,思想观念才能不断更新,头脑才能保持清醒,才能取得新成绩。  

47.”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赖”即“无赖”贬词褒用,表现小儿活泼可爱的情状,充满爱怜之情。“卧”字使小儿剥莲蓬时的天真、顽皮跃然纸上。  

4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不怕浮云遮住了远望的眼光,只是因为身在最高层。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博大胸怀和不怕困难的豪迈气概与坚强意志。  

4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论诗》)国家代代都有有才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只有几百年而已,这实则表达了诗人主张诗歌创作要有时代精神与个人独创,反对泥古不化,盲目崇古守旧。  

50、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一反过去描写秋景萧瑟的感伤情调,以为秋日胜过生气盎然的春天,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5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浣溪沙》)由西流的溪水,想到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人生衰老叹息,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豁达胸襟。52、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幽”、“深”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描绘出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二句暗示的意义多于写实的意义,不仅描摹景物精美,而且表现了华夏文化那种对曲折美、摇曳美的追求,易于唤起了读者的生活体验。  

5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有身家无寄的渺茫感,有被逐于朝廷失意感。而后一句则是借景以寓深情,表面看,好象马不愿前行,实际正是人不愿前行的外化描写。这两句将眼前景与心中情完美统一。  

55、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别云间》)深沉、强烈地表达了英雄失路之悲。  

5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道出了人月无常,自古皆然的生活哲理,给人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唤起了人类普遍情感体验。  

57莫道不消魂,帘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莫道不消魂”,意思是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运用发问法,醒人耳目。“帘卷西风”。既写人又写景.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境界。“人比黄花瘦”,既摹形又传神,具有深入人心的力量。  

58、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雁门太守行》)“黑”、“金”等凝重的色彩,渲染了危机将至,背水一战、戒备森严的悲壮气氛。第一句可引申为情况危急。  

59、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风吹雨”既指自然界中的风雨,也象征着风雨飘摇的宋王朝,“夜阑”指夜深,标志了“思”的时间长度。表达了诗人日夜不忘恢复国土,报效国家的爱国热情。  

60、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蒸”显示出洞庭湖丰厚的积蓄,仿佛广大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才显得那样郁郁葱葱。“撼”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这两句诗写出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和湖波的声势。因此,它被世人誉为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并举的吟咏洞庭湖的名句。  

6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这两句诗把愁苦的心情通过比喻表达得非常生动形象。用刀切断水流,结果水反而流得更急.暗示愁绪难消:用饮酒取醉的办法去解除忧愁也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酒醉后反而更引发内心的愁苦、愤懑,  

6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无言”而又“独上”,使人看到一个孑然一身、“斯人独憔悴”的孤影。连月也不是圆月.而是残缺之月,这是仰望之景、天空之景,是使人愁上添愁的景.意境凄清。  

63、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诗人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的精神。  

64、《滁州西涧》 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用典的古诗词名句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赏析

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象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吕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象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这首诗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诗的一开头,“金樽美酒”,“玉盘珍羞”,让人感觉似乎是一个欢乐的宴会,但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就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中间四句,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仿佛看到了吕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急遽变化交替。“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肖地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通过这样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这首诗在题材、表现手法上都受到《拟行路难》的影响,但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两人的诗,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才的压抑,而由于时代和诗人精神气质方面的原因,李诗却揭示得更加深刻强烈,同时还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的品格。因而,和鲍作相比,李诗的思想境界就显得更高。

适合初中生的课外古诗赏析

用典的古诗词名句有: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锦瑟》;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刘禹锡

赏析:这两句诗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闻笛赋”,指曹魏后期向秀的《思旧赋》。向秀与嵇康、吕安是好友,嵇康、吕安为司马氏,向秀经过两人旧居时,听到邻人吹笛子,其声“慷慨”激昂,向秀感音而叹,写了《思旧赋》来表示对嵇康、吕安的怀念;

另一是“烂柯人”,据《述异记》所载,晋人王质入山砍柴,见二童子对弈,他观棋至终局,发现手中的“柯”已经朽烂了。王质下山,回到村里,才知道已经一百年过去了,同时代的人都已死尽。

“怀旧”句表达了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用典贴切,感情深沉。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作者:李商隐

赏析:李商隐以“庄生梦蝶”的典故入诗,又巧妙地设计了“晓”与“迷”两个字,深层喜悦譬喻溢于言表。

诗人设字绝妙精巧,赋予典故以新的喜悦哲理,让读者有感于物,有悟于心,再现了诗人为不可割舍的理想进行了不懈追求,无奈却挣扎于权势争夺之中,左右为难受尽欺凌终不得志,到头来只是一场悲苦的梦幻而已。

3、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作者:孟浩然

赏析:“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两句诗,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

渔歌子古诗翻译及赏析

初中课外古诗赏析

一、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水墨画的梅花。②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1、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2、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二、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①董大:指唐代著名的琴师董庭兰。②黄云:乌云。③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1、“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个字更好?为什么?

2、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

三、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逃归途中。

1.诗歌前两句里的“断”和“复”反映诗人怎样的贬谪生活?

2.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作“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这里的“怯”和“不

敢”反映了怎样的心理?

四、山行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注释①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②便拟归:就打算回去。

1、首句的“弄”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上品味这个炼字。

2、诗中哪两个字说明客人要回去的原因?哪一句以退为进,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与希望同友人共赏美景的愿望?

五、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1.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画了春天的景象?

2.后两句中的“泥融”、“沙暖”呼应了前面哪两个字?一“飞”一“睡”有着怎

样不同的情态?

六、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①渔者:的人。②但:只。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1.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联系《岳阳楼记》的名句,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七、送友游吴越

杜荀鹤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

有园多种桔,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注释①吴越,指今苏杭一带。

1.这首诗表现了吴越之地哪些特色?

2.“夜市桥边火”,请赏析“火”这个字的妙味。

八、江陵愁望有寄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注释①⑴江陵:今湖北江陵县。②掩映:时隐时现。

1、“千枝”“万枝”与后面哪个词呼应?“枝”字的重复有什么表达效果?

2、“江桥掩映暮帆迟”,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请展开联想和想象,作具体的描绘(30字左右)

九、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解 雪:指梨花。

1.除了以“雪”比喻梨花,诗歌还用了哪些词来描绘梨花?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

2.看着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回答),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一)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两首诗里“远行人”、“一人”分别指谁?

2.诗的后两句都是诗人的想象,这从哪两个词语上看得出来?

3、“抱膝灯前影伴身”,这句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古诗赏析

十一、春 游 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

小舟撑出柳阴来。

1春游湖的夹岸桃花蘸水开的"蘸"用的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2"小舟撑出柳阴来"一句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

十二、十 五 夜 望 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 有人认为“桂花”一词,有点题之妙,你同意吗?作简要说明。

2、 将末句的“落”字改作“在”字,你认为哪一个更有表现力?为什么?

十三、移家别湖上亭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写了哪些景物?

2、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四、东 栏 梨 花

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 前两句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找出能体现季节特点的词语。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五、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1、诗中写景从 写到 ,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2、 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描写自然景物?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十六、渡 汉 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本诗系作者从被贬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时所作。

1、 赏析首句中“断”字的表达效果。

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表达作者怎样的心情?

十七、夜 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这首诗是从哪些角度描写夜雪的?

2、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样的心境?

十八、菊 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1、诗中第二句中“ 遍绕”“日渐”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2、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这首诗寄托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十九、雨 后 池 上

刘 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 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

二十、江郎山和韵①

宋?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②。

正直相扶无倚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①和韵:唱和别人诗词,仍用原诗的韵。 ②干:求取,这里指接触的意思

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 、 的特点。

2、 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豪情壮志的古诗名句

渔歌子翻译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江岸桃花盛开,春水初涨,水中鳜鱼肥美。渔翁头戴青色的箬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乐然垂钓,用不着回家。

渔歌子赏析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是唐代诗人张志和创作的一首词。

这首词开头两句写垂钓的地方和季节。这两句里,出现了山、水、鸟、花、鱼,勾勒了一个垂钓的优美环境,为人物出场作好了铺垫。词的后两句写烟波上垂钓。尾句里的“斜风细雨”既是实写景物,又另含深意。这首词通过对自然风光和渔人垂钓的赞美,表现了作者向往自由生活的心情。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吴兴县境内的西苕溪上,从前叫道士矶,是一座突出在河边的大石岩。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邻莫干山,风景很优美。张志和这首词描绘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乡的可爱。

白鹭就是平常人们叫做鹭鸶的那种水鸟。远远望去,它的外形有点象白鹤,腿和脖子特别长,便于在水中寻找食物。"西塞山前白鹭飞",它们在西塞山前,展翅飞翔,使这个鱼米之乡更显得生趣洋溢了。"桃花流水"就是桃花水。南方每年二三月间,桃花盛开,天气暖和,雨水比冬天多,下几场春雨,河水就会上涨,于是逆水而上的鱼群便多起来了。作者没有简单地说春汛到来,而是用"桃花流水鳜鱼肥"来描写,这就更能勾起读者的想象,使人们似乎看见了两岸盛开的、红艳艳的桃花;河水陡涨时,江南特有的鳜鱼不时跃出水面,多肥大呀。"鳜鱼"是一种味道特别鲜美的淡水鱼,嘴大鳞细,颜色呈黄褐色。春汛来了,渔夫当然不会闲着,他们也忙碌开了。"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都是他们。"归",回家。"不须归",是说也不须回家了。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读者便可以体会到渔夫在时的愉快心情。

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鲜明,构思巧妙,意境优美,使读者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

这首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作品原文

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诗词注释

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鳜鱼:俗称“花鱼”、“桂鱼”。扁平、口大、鳞细、黄绿色,味道鲜美。

箬笠:用竹篾、箬叶编的斗笠。

蓑衣:用草或棕麻编织的雨衣。

创作背景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九月,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张志和驾舟往谒,时值暮春,桃花水涨,鳜鱼水美,他们即兴唱和,张志和首唱,作词五首,这首词是其中之一。这首词于宪宗时一度散失,长庆三年(823),李德裕访得之,著录于其《玄真子渔歌记》文中,始流传至今。

艺术手法

这首词的前两句勾勒出一幅江南风景长卷。"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夫的悠闲自得。"桃红"与"流水"相映,显现了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

末两句描写渔父的情态。与富有诗情画意的大自然完全融合在一起,令人神往。作者虽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夫的生活,但从词的言外之意中,读者不难发现作者对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的向往。

这首词构思巧妙,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格调清新,寄情于景,显现出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清纯和淡泊,成为一首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词作。

名家点评

清刘熙载《艺概》:"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一阕,风流千古。东坡尝以其成句用入《鹧鸪天》,又用于《浣溪沙》,然其所足成之句,犹未若原词之妙通造化也。黄山谷亦尝以其词增为《浣溪沙》,且诵之有矜色焉。"

清黄苏《蓼园词评》:"数句只写渔家之自乐其乐,无风波之患。对面已有不能自由者已。隐跃言外,蕴含不露,笔墨入化,超然尘埃之外。"

近人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自来高洁之士,每托志渔翁,访尚父于硒溪,讽灵钧于湘浦,沿及后贤,见于载籍者夥矣。而轩冕之士,能身在江湖者,实无几人。志和固手把钓竿者,而词言'西塞'、'巴陵'、'松江'、'雷溪'、'钓台',地兼楚越,非一舟能达,则此词亦托想之语,初非躬历。然观其每首结句,君子固穷,达人知命,襟怀之超逸可知。'桃花流水'句,犹世所传诵。"

后世影响

苏子瞻极爱此词,患声不可歌,乃稍损益,寄《浣溪纱》曰:"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蔽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黄鲁直闻而继作。江湖间谓山连亘入水为矶,太平州有矶曰新妇,池州有浦曰女儿。鲁直好奇,偶以名对而未有所付。适作此词,乃云:"新妇矶头眉黛愁,女儿浦口眼波秋。惊鱼错认月沉钩。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斜风细雨转船头。"子瞻闻而戏曰:"才出新妇矶,便入女儿浦,志和得无一浪子渔父耶!"人皆传以为笑。前辈风流略尽,念之慨然。小楼谷隐,要不可无方外之士时相周旋。余非鲁公,固不能致志和,然亦安得一似之者而与游也。(叶梦得《岩下放言》)

山谷(黄庭坚)晚年亦悔前作之未工,因表弟李如篪言《渔父词》,以《鹧鸪天》歌之甚协律,恨语少声多耳。因以宪宗遗像求玄真子文章,及玄真之兄松龄劝归之意,足前后数句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欲避风波险,一日风波十二时。"东坡笑曰:鲁直乃欲平地起风波也。 (摘自《白香词谱笺》)

国外影响

此词吟成后,不仅一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嵯峨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

作者简介

张志和(732年-774年),字子同,初名龟龄,号玄真子,祖籍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先世因"不忍坐视民患",弃官隐居黟县赤山镇(今祁门县祁门镇)石山坞,又迁润田张村庇。唐代诗人。

张志和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官弃家,浪迹江湖。唐肃宗曾赐给他奴、婢各一,称"渔童"和"樵青",张志和遂偕婢隐居于太湖流域的东西苕溪与霅溪一带,扁舟垂纶,浮三江,泛五湖,渔樵为乐。

唐大历九年(774年),张志和应时湖州刺史颜真卿的邀请,前往湖州拜会颜真卿,同年冬十二月,和颜真卿等东游平望驿时,不慎在平望莺脰湖落水身亡。

著作有《玄真子》十二卷三万字,《大易》十五卷,有《渔夫词》五首、诗七首传世。

初一下学期语文课外古诗词的意思和名句赏析

豪情壮志的古诗名句如下: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翻译:将来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纵目四望,方能看出群山是那么的低矮渺小。

赏析:“会当”是“一定要”的意思。这两句是诗人望岳所产生的意愿,抒发了诗人定登绝顶的豪情,是奋发有为的象征。既表现了诗人豪迈不羁的审美情怀,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那种匡时济世、建功立业的气概和抱负。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大春。

翻译:沉舟旁边,有千帆争先竞发;病树前头,有万木竞相争春。

赏析: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反而劝慰朋友(白居易)不必为他忧伤。对世事的变化和什官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这两句诗的形象比喻远远超出了诗人的主观意图,借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和向前看的乐观精神,蕴涵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翻译:自古以来,每当秋天到来,人们就为那寂寞孤独的日子而感到悲伤,我说秋天的日子远远好于春天的日子。

赏析:这两包诗以议论发端,警策有力。诗人针对志十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的实质,强调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还要好,进而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名句赏析

《山中杂诗》这首诗描写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表达了诗人陶醉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竹里馆》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峨眉山月歌》描述了一幅优美的峨眉山夜间景象,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春夜洛城闻笛》借在客居洛阳的夜晚听到笛子吹奏《折杨柳》曲调,抒发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思想感情。《逢入京使》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

怀亲之情。

赏析下列名句[古诗]

1、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南朝·吴均《山中杂诗》

这两句诗大意是: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

2、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唐·王维《竹里馆》

诗句的大意是:篁林幽深,别人都不了解自己,只有明月与自己相伴。写出了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高雅、优美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3、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诗句的大意是:这个夜晚听到了这支《折杨柳》的曲调,谁能不涌起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呢?写出了听者共同的感受,点明了诗歌的主题。

4、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岑参《逢入京使》

诗句的大意是:我骑马奔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了骑马回京城长安的使者,没有纸笔可以让我写一封家书,就拜托使者捎口信给长安的亲人,告诉我平安的消息。诗句率性而成,用语自然本色,韵味醇厚隽永。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5、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诗句的`大意是:春雨绵绵,河水上涨,到傍晚雨下得更大,河里的水流更急。郊野的渡口空无一人,只有空空的渡船自在地漂浮着。这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

6、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唐·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诗句的大意是:正是江南风景最美好的时候,在落花飘零的时节又与君相逢。诗句写出了时势之衰,抒发了无穷的感慨。用美丽的江南美景反衬时世之凋敝丧乱,用落花暗喻人生之凄凉飘零。

7、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诗句的大意是:江南夏初,黄梅时节的雨夜,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诗用对句的形式写景,富有时令与地方特色。

8、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

诗句的大意是: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们都能引领诗文创作几百年。通过诗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主张诗歌创作贵在创新,诗歌要随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时也应求新求变,并非只有古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

9、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这是两句很工整的对偶句。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跃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

10、 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描写了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刁斗的打更声,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

11、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此句概述了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

12、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此句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雄雌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地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初中第一册古诗词名句赏析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原意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现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不是东风的援助,江南已是一片废墟;美丽的二乔,只有永远被锁在铜雀台里.

首先两句都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东风和铜雀台人性特征,拉近了与人之间的感情,使人感觉遥远的三国鼎立就在眼前.

其次这两句还用了设的方式,当初周渝能赤壁打破曹军全仗东风,而曹操修了铜雀台,在南下攻江南时曾立志要把大乔小乔抓来锁在铜雀台里,供自己玩耍.可是历史是东风如期而至,铜雀台也没能锁上二乔.实则在暗示自己怀才不遇,但事实就想自己的设一样,仅仅是设!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此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那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

1《归园田居》:“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了。能达到这种境界,正是心灵自由而平静的美好结局。

 2“但使愿无违”的“愿”如何理解?

 从字面上看是“我的意愿”有个好收成,其实更蕴含了不要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的意思。

 3、 《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是描写山村风光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同时也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4、《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野草才能没马蹄。”

 这四句是白居易此诗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最为抢眼的句子,同时也是白诗描写春光特别是描写西湖春光的点睛之笔。几处,是好几处,甚至也可以是多处的意思。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而不知是谁家屋檐下的燕子,此时也正忙个不停地衔泥做窝,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黄莺是公认的春天歌唱家,听着她们那婉转的歌喉,使人感到春天的妩媚;燕子是候鸟,她们随着春天一起回到了家乡,忙着重建家园,迎接崭新的.生活,看着她们飞进飞出地搭窝,使人们倍加感到生命的美好。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用乱花浅草来写西湖早春的美景。“渐欲”,渐渐就要;“才能”,刚刚能够,都表现出事物在发展变化之中。

 5、《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暗含着克服重重困难最后终于实现理想愿望的深刻哲理。

 6、《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将眼前海上的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宏大的意境。

 7、《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在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中蕴含哲理。“生”说明旧事物中已孕育了新的生命,景中出理。“入”,是说新春提前闯入旧的一年,景中出情,思乡而不低沉。

 8、《望岳》:“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的雄姿,引发诗人登临高峰的愿望,他要临绝顶,将天下群山尽快收入眼底。联系到诗人当时实情,这句诗更可理解为:他不计落第得失,坚信自己出众的才情,坚信自己一定能脱颖而出。至此,泰山的隽秀磅礴之气与诗人凌云壮志之豪情自然地溶为一体,情景交融,浑然天成。

 9、《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及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枝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正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感到特别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